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東風汽車2024财報:淨利潤轉正,自主品牌崛起,歡迎閱讀。
25/04/03
導語
新能源躍遷成果初顯,老牌車企邁向二次崛起。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嚴旭霞
日前,東風公司的港股子公司東風集團股份發布了最新财報,其 2024 年财報表明,公司在全年實現了 1061.97 億元的營業收入,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 6.9%。同時,毛利達到了 135.85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 38.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歸母淨利潤實現了 0.58 億元,成功扭轉了 2023 年虧損 38.87 億元的局面,這一成績的取得主要歸功于公司在新能源、自主品牌以及國際化戰略方面的持續投入。
然而,盡管實現了扭虧,但稅後虧損仍然達到了 12.22 億元,雖然相較于 2023 年的 67.03 億元有所減少,但公司仍面臨着不小的經營壓力。
在關鍵财務指标方面,東風集團股份展現出了積極的态勢。公司的收入結構得到了優化,乘用車收入增長了 22.9%,達到 522.97 億元,這一增長有效抵消了商用車收入下滑 4.7% 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銷售成本的增速僅為 3.4%,遠低于收入增速,使得毛利率從 9.9% 提升至 12.8%。此外,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也得到了改善,經營現金流淨流入達到 174 億元,同比增加 88%,為公司的研發活動和債務償還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
盡管虧損有所收窄,但東風集團股份仍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公司的總資產縮水了 3.4%,淨資產減少了 3.7%。雖然資產負債率 52.4% 處于行業中等水平,但流動比率 1.23 表明公司短期内的償債壓力仍然不容忽視,需要公司保持警惕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0
1
新能源與自主品牌成亮點
在東風集團股份 2024 年的業務板塊表現中,新能源與自主品牌無疑成為了最耀眼的亮點,為公司的整體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乘用車領網域,自主品牌實現了逆勢增長,新能源滲透率顯著提升。具體而言,自主乘用車銷量達到了 43.89 萬輛,同比增長 26.4%,這一成績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
同時,自主乘用車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也提升至 49.2%,相較于 2023 年的 42.8% 有了顯著進步。岚圖、奕派等高端新能源車型更是功不可沒,它們不僅貢獻了可觀的銷量,還推動了單車均價的提升,從 2023 年的 9.8 萬元提升至 11.9 萬元,彰顯了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競争力。
在新能源布局方面,東風集團股份全年新能源車銷售 39.46 萬輛,同比增長 13.4%,占總銷量的 20.8%。公司還推出了岚圖夢想家、e π 007 等 7 款新車型,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值得一提的是,固态電池、氫燃料技術等前沿科技也進入了產業化階段,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商用車領網域,盡管市場疲軟對業績造成了一定拖累,但東風集團股份仍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商用車銷量微增 2.4% 至 35.18 萬輛,然而收入卻下降了 4.7% 至 472.2 億元,這反映出終端價格承壓的嚴峻現實。
不過,公司在技術儲備方面依然深厚," 龍擎 " 動力品牌市占率保持領先,只是由于行業需求疲軟,產能利用率未能充分發揮。
合資業務方面,轉型陣痛仍在持續。合資品牌銷量達到 110.52 萬輛,但市場占比下降明顯,且未披露同比數據,透露出一定的市場壓力。特别是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東風日產、本田的新能源車型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燃油車基盤也在逐步收縮,這要求合資雙方必須加快轉型步伐,以适應市場變化。
金融業務板塊,雖然收入有所收縮,但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業務收入為 56.19 億元,同比下降 9.6%,主要因貸款餘額減少所致。然而,資產減值損失下降了 55%,顯示出公司在風控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為公司未來金融業務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術驅動與全球化布局
在當今競争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東風集團股份憑借技術驅動與全球化布局的轉型戰略,正穩步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在新能源躍遷方面,東風集團股份實現了技術突破與產品矩陣的完善。核心技術上成果斐然,馬赫混動發動機熱效率高達 47.06%,這一數據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為車輛的高效節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固态電池中試線的啟動,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電池技術領網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有望引領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氫燃料商用車示範量行業第一,展現了公司在氫能源商用車領網域的深厚積累和強大實力。
產品矩陣覆蓋 MPV、SUV、轎車全品類,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其中,岚圖夢想家以 39 萬元均價樹立了高端标杆,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為公司帶來了更高的利潤空間。
智能化加速是東風集團股份轉型的另一重要方向,實現了從 " 制造 " 向 " 智造 " 的跨越。智能駕駛領網域成績突出,L2 + 級自動駕駛搭載率達到 77%,讓駕駛更加安全便捷;L4 級自動駕駛在多城試運營,為未來的自動駕駛出行奠定了基礎。
自研車規級芯片 DF30 填補了國產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公司在智能駕駛核心技術領網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數字化運營方面,成立一體化委員會,優化了研發、采購、營銷的協同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市場響應速度。
國際化布局上,東風集團股份出口創歷史新高。海外銷量達到 19.5 萬輛,同比增長 15.5%,占集團銷量 10.3%。東南亞、中東市場表現突出,成為公司海外業務的重要增長點。為了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公司實施本地化戰略,在印尼、土耳其等地布局 KD 工廠,降低了貿易壁壘的影響,提高了產品的本地适應性和競争力。
在資本開支方面,東風集團股份聚焦未來。全年投入 177.65 億元,同比增長 38.9%。其中,64 億元用于新能源乘用車研發,30 億元投向商用車技術更新,這些投入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助力公司在未來的市場競争中占據有利地位。
可以說,東風集團股份發布的 2024 年财報,清晰地勾勒出傳統車企在轉型浪潮中的典型路徑,其中既有轉型帶來的陣痛,也蘊含着希望。
在過去的一年裡,東風集團股份通過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以及新能源技術的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階段性的扭虧為盈。自主品牌的車型憑借出色的品質和創新的設計,赢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睐;新能源技術領網域的不斷深耕,也讓東風在新能源賽道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商用車市場持續疲軟,銷量和利潤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合資品牌在市場競争中逐漸式微,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這些問題如同沉重的包袱,需要時間去慢慢化解。
面對已經過去四分之一的 2025 年,這無疑将是檢驗東風集團股份轉型成敗的關鍵一年。
在這一年裡,東風集團股份若能繼續鞏固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優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擴大海外份額,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那麼,這家擁有深厚底蘊的老牌車企,極有可能在新能源賽道上實現 " 二次崛起 "。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