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集團發布2023一季報:利潤強勢復蘇,多項新業務進展順利,歡迎閱讀。
5 月 24 日 ( 晚間 ) ,小米集團(1810.HK)發布 2023 年一季度财報。報告期内,小米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 595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超 32 億元,同比實現 13% 的增長,環比增幅更達到 121%,遠超分析師預期。同時,集團毛利率達到 19.5%,創下歷史新高,各業務板塊毛利率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利潤指标全面上揚
" 規模與利潤并重 " 策略高效落地
今年以來,受通貨膨脹等外部環境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消費需求仍顯疲軟。據 Canalys 數據顯示,2023 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 13.3%,跌幅甚至高于 2022 年同期,顯示行業仍處于承壓狀态。在國内,盡管消費復蘇的勢頭已經顯現,但消費電子行業修復呈現一定滞後性,一季度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仍同比下降 13.1%。
在智能手機主營業務承受國内外雙重壓力的不利環境下,盡管小米集團的手機出貨量和營收遭遇下滑,但利潤指标卻全面上揚。報告期内,小米集團毛利率達到 19.5%,智能手機、IoT、互聯網三大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分别為 11.2%、15.7% 和 72.3%,與 2022 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集團經調整淨利潤也達到 32 億元,同比增長 13%。這也是過去五個季度以來,小米季度經調整淨利潤的首次增長。
這表明,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年初提出的 " 規模與利潤并重 " 的新經營策略,已經初見成效。
盡管在新的經營策略下,規模和利潤的關系被重新錨定,但小米集團的規模優勢仍然存在。手機方面,Canalys 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小米仍以 3040 萬的出貨量,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三。IoT 業務方面,小米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 3 月,小米 AIoT 平台已連接 IoT 設備數增至 6.2 億,同比增長 29%,米家 App 月活躍用戶 7810 萬,同比增長 18.8%。同時,截至 2023 年 3 月,MIUI 全球月活躍用戶達 5.95 億,同比增長 12.4%。
不難看出," 規模與利潤并重 " 這一新的經營策略,其目标是實現規模與利潤的均衡發展。在全球智能硬體行業整體疲軟的大環境下,這樣的策略顯得尤為理性。
高端化+降本增效驅動
構建長期發展新内核
利潤指标上揚的背後,一方面是得益于高端化戰略的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則是降本增效措施的有效實施。
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副總裁、CFO 林世偉明确表示,高端手機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對毛利率有幫助。具體到銷量上,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 4000-5000 元價位段中,一季度小米的市占率達 24.1%,同比提升 7.7 個百分點,在安卓廠商中排名第一。盡管一季度全球 ASP(平均售價)受海外市場清庫存等因素影響有所下滑,但中國大陸市場 ASP 卻同比增長 18%。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機構 QuestMobile 的一份報告則顯示,2023 年一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激活量前十名的手機中,2022 年 12 月發布的小米 13 排名第三,激活量達 453.5 萬台,是前五名中唯一處于 4000 元以上價位段的產品。
随着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進展,小米的高端化戰略也開始向海外市場延伸。2023 年 2 月,小米 13 和小米 13Pro 月在海外發布。盡管推薦零售價比國内高 3000 元以上,但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介紹,這兩款產品在海外也復制了中國市場口碑和銷量 " 雙赢 " 的局面,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盈利能力提升的另一面,是降本增效措施的有效實施。一季度,小米成立了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專業委員會。在内部郵件中,雷軍特意強調,這兩個委員會的成立,将 " 有助于提升決策質量和效率 "。從結果上來看,财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小米銷售與推廣開支同比下降 21.9%,行政開支同比下降 8.8%,降本舉措卓有成效。
研發投入增速加快
披露多項新業務進展
從财報中可以看出,研發是一季度小米唯一保持增長的成本支出。當季小米研發支出 41 億元,同比增長 17.7%,也追平了 2022 年一季度以來的峰值。
自雷軍提出 " 五年研發投入 1000 億 " 的目标以來,即使在營收和盈利雙雙承壓的 2022 年,小米研發支出也達到約 160 億元,同比增長 21.2%。2023 年,小米研發支出預計将達到 200 億元,這也意味着,其同比增幅将提高至 25%左右。
無論芯片、汽車等已經多次被披露的新業務,還是 2023 年炙手可熱的大模型產品,都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來支撐。盈利能力提升,無疑使小米能夠在新的領網域研更加從容。
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盧偉冰介紹,小米 AI 團隊的規模已經超過 1200 人,但小米不會做通用大模型,而是會與小愛同學、MIUI 等自身業務深度結合,讓小米的服務更智能。這是繼雷軍宣布小米 " 正在研發一些有趣的技術和產品 "、成立 AI 實驗室大模型團隊之後,小米在大模型領網域的又一次公開表态,也是首次涉及產品方向。
對外界普遍關心的汽車和芯片業務,小米也做了披露。汽車方面,盧偉冰用 " 符合預期 " 來描述業務進度,并重申了 2024 年上半年上市的目标不變。芯片方面,盡管沒有披露業務的具體進展,但盧偉冰表示,小米會堅定不移的投資芯片,并且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盧偉冰和林世偉反復提到,2023 年将堅持 " 規模與利潤并重 " 的經營策略。對小米而言,這無疑意味着新發展周期的到來。可喜的是,進入新周期的小米,已經驗證了新經營策略的有效性。随着高端化戰略的穩步推進、新業務的逐步落地和外部環境的逐漸好轉,小米将在新周期裡赢得更有利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