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15年過去了,那個摔成終身殘疾、讓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劉岩還好嗎?,歡迎閱讀。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後,總導演張藝謀沒來得及參加慶功宴,便匆匆趕往醫院。
他來到病床前,對床上的女孩說——
在開幕式中,我第一個要感恩的人是你,你把一切都給了開幕式,你是英雄。
這個女孩不是别人,正是在彩排中受重傷的舞蹈演員劉岩。
她天資聰慧,被譽為 " 舞台精靈 ",卻因為排練中意外的墜落,下半身癱瘓,再也無法翩翩起舞。
劉岩天生是吃舞蹈演員這碗飯的。
9 歲那年,瘦弱得像一片羽毛的劉岩被母親送進了舞蹈班,本想鍛煉下她的身體,誰也沒想到愛哭的她,竟會創造出中國舞蹈界的奇迹。
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舞附中。
10 年裡,她以驚人的毅力将淚水轉化為汗水,完成一個又一個高難度動作。
老師回憶說:" 她總是一邊哭一邊加練,但第二天交出的動作永遠完美。"
就這樣,2004 年 21 歲的劉岩以《胭脂扣》征服 CCTV 舞蹈大賽,評委都驚嘆她有能用腿講故事的能力,她也就有了 " 劉一腿 " 的稱号。
劉岩迅速在舞蹈圈成名,還與楊麗萍、譚元元一起被節目組邀上春晚的舞台。
在《歲寒三友》中,她的旋轉如雪落青松,被認定為古典舞的标杆。
正是這場演出,讓當時正在為奧運會開幕式選角的張藝謀,當即拍板,《絲路》的 A 角非她莫屬。
劉岩是開幕式表演中唯一的 A 角舞蹈演員。
為了盛大的開幕式,劉岩沒日沒夜的練習,在封閉訓練營,每天兩點一線,和團隊努力磨合。
然而 ......
誰都沒想到,在距離奧運開幕僅剩 12 天的時候,劉岩在彩排中完成最後一個騰躍,本該同步移動的車台卻提前了 1 秒。
這細微的誤差,讓她從 3 米高台直墜地面。
劉岩陷入了昏迷中,她被緊急送醫,盡管醫生竭盡全力的搶救,但她的傷勢實在太重了。
12 節脊柱全部斷裂,裡面摻雜着碎骨,她再也無法回到舞台上了。
8 月 8 日晚,全球 40 億觀眾為《絲路》的唯美屏息,而病床上的劉岩盯着電視裡替自己上場的演員,第一次感受到命運的無常——
煙花照亮了整個北京,但我的世界突然黑了。
不過,劉岩的身上有着舞蹈家的韌勁兒,在經過調整之後,她認清了現實,也接受了現實。
當張藝謀帶着愧疚走進病房時,劉岩卻安慰他——
導演,我的腿不能動了,但我的手還能跳舞。
這句話不是空話,而是她涅槃的起點。
她的健康狀況好轉後,便回到北舞的教職崗位上,她把古典舞的 " 圓、曲、擰、傾 " 轉化為上肢語言,編撰出中國第一部《手部舞蹈訓練體系》。
甚至,她坐在輪椅上完成了話劇《生之代價》首演。
舞台下,觀眾因她絕美的舞姿驚嘆不已。
2016 年,她創作的輪椅舞劇《26 分貝》走出國門,到歐洲巡演,外媒評價——
這是對舞蹈定義的颠覆。
原來輪椅旋轉的弧線比腳尖更震撼。
如今的劉岩,依然蕩漾在舞蹈的海洋裡。
她的腿雖然不能跳了,但她 " 走 " 出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她創立公益基金會,資助殘障舞者,助力他們登上殘奧會開幕式;在北師大開設《舞蹈與療愈》課程,讓藝術成為心理重建的良藥;擔任巴黎殘奧會的藝術顧問 ......
17 年過去,劉岩的輪椅碾過無數舞台,留下的軌迹比任何舞步都要深刻。
當記者問她是否遺憾錯過奧運時,她的回答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明媚——
我失去了站在畫軸上的 3 分鍾,卻找到了更遼闊的舞台。
在這裡,每個不屈的靈魂都能起舞。
是啊,舞蹈從來不在腳下,而在仰望星空時,那顆永遠燃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