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中國最美童星,殺回來了,歡迎閱讀。
内娛有個詞很流行:
腥風血雨體質。
指的是某些明星不管做什麼,都會引起争議,吵上熱搜。
不過魚叔覺得,真正稱得上腥風血雨體質的,不是什麼明星。
而是,「媽媽」。
她們頻繁地被推上風口浪尖。
江歌媽媽為女兒維權,被人罵瘋魔。
将賠款全數捐出,又引來各路網絡乞丐道德綁架。
被害的吳謝宇媽媽成了輿論焦點。
武漢被撞小學生的媽媽遭到網暴。
影視劇裡類似的論調也屢見不鮮。
《隐秘的角落》王瑤是瘋婆子。
《漫長的季節》美素太軟弱 ……
似乎,不管媽媽做什麼,都有這樣那樣不符合人們期待的「黑點」。
這種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
奇案專欄第四期,魚叔想推薦一部陣容豪華的港片。
同樣聚焦于悲劇事件中的母親形象。但卻完全是——《不一樣的媽媽》
主演馮寶寶,一個現在不常被提起的名字。對于年輕觀眾來說,她的代表角色可能是《大富之家》裡的大嫂。
但在上個世紀,她的名字可謂無人不曉。兩歲半就出道,被稱為「天才童星」。三年演了 150 部電影,至今仍保持着華人童星拍片紀錄,據說她當時的片酬可以買下香港整條街。她不僅紅透香港,還火到了全球。被評是「中國影史上唯一可以挂着頭牌賣座的童星」,美國舊金山市市長還曾為她設立了一個「馮寶寶日」。
更難得的是,馮寶寶不僅「等比例長大」,戲路也并未受限。80 年代又拍攝了多部歷史古裝劇,把武則天、孟姜女、貂蟬、西施、楊玉環等名人演了個遍。
不惑之年,馮寶寶仍在尋求演技突破。出演《不一樣的媽媽》,便是又一個踏出舒适圈的選擇,因此提名金像獎影後。這次,她化身一個「變态」母親。林姑娘(廣東話中稱護士為「姑娘」),平日按部就班做着護士工作,待人态度親和。下班就操心給孩子做飯,督促學習。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普通的中年婦女,居然是個殺人狂。她居然謀劃着要滅掉一個警察全家。劉青雲飾演的警察張 sir,自認和林姑娘只是普通朋友。但在他結婚當天,林姑娘不請自來。
她聲稱自己只是碰巧路過,卻在送上祝福後留在了宴廳。全程參與了婚禮儀式。主動與張 sir 的親朋好友攀談,混了個臉熟。還異常親熱地拉着張 sir 老母親的手,說了不少體己話,哄得老太太很是開心。
表面和樂融融,殊不知,背後已是殺機四伏。婚禮結束當晚,張 sir 和新婚妻子開車回家。開開心心聊着天,随手從後座拿了盒禮物來拆。怎料,禮盒裡傳出滴滴答答的聲響,打開一看——是林姑娘送的「鍾」。
諧音梗迷信應驗了。厄運來得如此之快。突然間,前方一輛運沙貨車來了個急停。張 sir 猛打方向盤,卻還是撞了上去。蹊跷的是,貨車司機不僅沒下車,還開始向他們的車上傾倒泥沙 ……
張 sir 再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撿回條命。而妻子已經搶救無效去世。
經查,運沙貨車是偷來的,現場沒留下任何指紋,警方毫無頭緒。沒人能想到始作俑者是林姑娘。她很是得意,甚至明目張膽地挑釁。主動提出在醫院值夜班照顧張 sir。深夜,正當張 sir 萬念俱灰地感嘆世事無常時。林姑娘一邊削着橙子,一邊冷不丁地附和了句——「好難預料的,我都想不到運沙車會這麼難開 ……」
張 sir 瞬間毛骨悚然,這才看清了林姑娘的真面目,一有機會就告知了警局同事。但這林姑娘,比他們想象中更毒辣。她竟不斷向警察出手。先反殺了追她的女警。給她注射過量胰島素,五分鍾後就因腦部缺氧死亡。
又在被男警跟蹤時,裝作沒事人一樣上前搭話,「你脖子上怎麼有灰啊?」對方還沒反應過來時,手術刀已經抹了過去。
很快,林姑娘又盯上了張 sir 的母親。老太太還蒙在鼓裡時,她殷勤地上門慰問,送去昂貴的補品。幾天後,老人也過世了。
就連張 sir 的朋友,她都不放過。
林姑娘實在狡猾,不僅不留痕迹,還會精心布局不在場證明。警方只能設局請君入甕,讓張 sir 去赴林姑娘的約,收集有效證據。沒成想,反被擺了一道。林姑娘也是有備而來,不僅沒露任何破綻,還一再激怒張 sir。把他氣得原地暴走,最後甚至揮刀相向。
到頭來,林姑娘反而用高超的演技洗清了嫌疑,張 sir 倒被誤認為精神出了問題。畢竟,自始至終,林姑娘變态的樣子只有張 sir 一個人見過。她會穿着兒子的衣服、戴上假發,假裝中學生,和鏡子裡的自己對話。
還會在桌子上多擺一副餐具,瘋狂夾菜。菜放好幾天,蟑螂竄行。笑眯眯地說,「是不是不合胃口?再弄碗面給你吃吧。」
大家可能猜到了。林姑娘之所以大開殺戒,與她的兒子有關。她認定,張 sir 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她想讓他也嘗嘗失去親人的痛苦。
可真是如此嗎?來龍去脈,沒那麼簡單。事情始于一次意外。林姑娘的兒子文文在學校踢球時,遭遇霸凌。他為自衛,随手抄了根木板打了過去。但沒注意到,木板上有個釘子,直接扎進了對方的脖子。
後來,傷者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也有同學作證,文文不是挑起是非的人。但文文卻惶恐不安,因為欠缺法律常識,他覺得自己要坐一輩子牢了。大哭大叫,不願跟着媽媽去道歉認錯。
警察上門找他,他立馬覺得自己的人生要毀了。火速撺到室外護欄上,以死相逼。
這還沒完。在醫院治療時,警察不知一旁的護士是文文的母親。當面嚼舌根,說文文這麼調皮,肯定是家裡沒教好。惹得文文氣急敗壞,衝過去與警察扭打,最後竟搶過警槍打死了警察。
事情鬧大了,大批警察趕來。文文在媽媽的幫助下,演了出劫持人質的戲碼。
他們一步步退至無人處,正要放松警惕時,又有警察從背後突襲。文文再度應激,衝警察開槍。說時遲那時快,他突然被一發子彈擊斃。對面開槍的警察,正是張 sir。
一個好好的母親,為什麼會變成殺人魔?影片已經給出了答案,「為了兒子」。雖然,表面上看,片中處處流露着母親咎由自取的意味。不像《誤殺瞞天記》《一個母親的復仇》等有着鮮明的懲惡揚善主題的影片。片中的林姑娘并不是一個能帶來爽感的復仇母親。反倒是最後,張 sir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撕毀了文文所有照片,抹去了所有幻象。他讓林姑娘看清現實,承認罪行,锒铛入獄,才大快人心。
一連串悲劇背後,最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林姑娘有時過于嚴苛,太看重孩子的學習,缺乏對其心理的關心。回家看到文文一身傷,就認定他與人打架。不分青紅皂白,先揍一頓再說。
有時又過分寵溺。明知文文犯了錯,他一哭一鬧,媽媽馬上随着他的性子來,答應他不去警局。甚至決定替他背襲警的鍋。
和很多中國父母一樣,她一廂情願把人生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形成了一種畸形病态的依戀關系。失去孩子,她就失去了活着的意義。為孩子復仇成了唯一動力,由此一步步走上了黑化之路。
但,這又完全是母親的過錯嗎?很容易被忽視的是,片頭片尾都有一大段林姑娘的獄中獨白,絮絮叨叨自己的生活。這段獨白一再強化着林姑娘的身份。她不僅僅是一個媽媽,她還是一個離異的單親媽媽。
這其實也說明,母親的瘋魔,絕不僅僅是教育失敗的惡果。還和母職懲罰有關。丈夫缺席,她一邊工作,一邊獨自撫養孩子,負擔了過重的壓力。也因為望子成龍的執念,她難以把控嚴與愛的度。兒子死後,這樣相依為命的生活塌掉了一半,崩潰、絕望如洪水猛獸襲來。
影片為了渲染驚悚氛圍,誇大了林姑娘的瘋,但并不意味着這種情緒不真實。現實許多悲劇事件中,都存在人們口中的「瘋母親」。而且她們也常常是獨自撫養孩子的母親。比如不久前剛宣判的吳謝宇弑母案。不少媒體在分析作案的深層動機時,都提到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個控制欲極強、有些病态的母親。江歌媽媽也曾因為情緒失控被很多人說「可怕」「像巫婆」。而她們都曾一個人辛苦拉扯孩子。
片中還點出母親瘋魔的另一層原因,社會對單身母親的偏見和歧視。文文死亡悲劇的導火索,是多嘴的警察。他話裡話外透露出對單親家庭的偏見,還造謠說文文的母親是妓女。文文兩次出手,都是為了維護母親,也說明他可能在生活中已經受到過不止這一次的語言暴力。
一個殘酷的巧合是,演員馮寶寶本人,也因為孩子差點自殺。她從小被父母當作搖錢樹,16 歲時曾因此住過精神病院。第一次婚姻也遇人不淑,為與賭徒丈夫離婚,被逼在協定書上承認有精神病。因此失去了孩子的撫養權,崩潰得險些跳樓自盡。
馮寶寶的兒子邀請媽媽主演的《媽咪俠》層層剖析下來,與其說林姑娘是「瘋子」,不如說她是母親困境的極致化、戲劇化呈現。說到底,瘋母親叙事的重點,不是她「有多瘋」。而是她「為什麼瘋」。其實近幾年,類似的形象在影視劇裡不少見。國劇《不完美的她》,集中展現了母親群體懦弱、自私等非典型的一面。原版日劇《母親》,聚焦于一個虐童、誘拐兒童的故事。
日劇《坡道上的家》,是基于真實的母親殺子事件改編。這些形象表面上在「黑化」母親,實際上反而是在揭示母親的真實困境。讓更多人理解她們喪偶式育兒的艱辛,以及所承受的巨大社會重壓。
生活中,無論怎麼為人母,都可能會被人說「不像個母親的樣子」。就像很多網友認為,一個母親在喪子後還情緒穩定、衣着整潔是有問題的。說到底,人們對母親的想象是多麼匮乏。神女或妖女,非此即彼。「偉大母親」和「瘋魔母親」,變成了二選一的命題。但真實的人,是不能被這樣概括的。人們可以忽視一個活生生的人所經歷的痛苦。對一個母親丢下一句「她瘋了」。轉頭又對另一個母親下判詞「她太冷靜了」。那麼,誰才是不正常的人?「瘋母親」又從何而來?答案不言自明。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