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治療一半,失聯了”!大門緊閉,知名牙科醫療機構爆雷!有人預交了近6萬元診療費,員工:已三個月未發工資……創始人最新回應,歡迎閱讀。
>連日來,全國已經有大量消費者反映,他們在春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充值就診的福斯曼口腔已經關門了。
據消費質量報 2 月 14 日報道,日前,福斯曼口腔品牌一家門店疑似停診關門的消息在社交平台發酵,不少患者發帖稱福斯曼口腔客服聯系不上,門店人去樓空,導致復診延誤,已經支付的費用無法退還,引發患者維權。" 牙齒治療到一半,牙科醫院失聯了!"
另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 2 月 15 日報道,廣州齊遇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 " 福斯曼口腔 " 大門緊閉,員工面臨欠薪困境。據南 · 方 +,除廣州外,全國福斯曼門店 2 月 5 日後就始終閉店失聯,患者治療中斷。結合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地等地的情況,受影響的患者人數可能已超過千人。
位于廣州天河購書中心的福斯曼已經關門 圖片來源:南 · 方 +
告示顯示公司跑路了 圖源:南 · 方 +
全國多地爆雷
有人交了近 6 萬元後續治療無着落
公開資料顯示,福斯曼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初的口腔連鎖品牌,專注牙齒隐形矯正,成立後發展迅速,主要業務覆蓋國内一二線城市。
對多數患者來說,福斯曼的倒閉消息如晴天霹靂,突如其來。
據消費質量報報道,2 月 11 日,網友 " 小紅薯 " 發帖求助稱," 我交了近 6 萬元的治療費,後續治療如何繼續?" 據該網友講述,她和孩子分别于 2022 年及 2024 年在一家福斯曼口腔進行正畸治療,各預付了 27800 元診療費。" 原本約好春節後進行復診,沒想到等來的是福斯曼口腔全國性關店的消息。" 網友 " 小紅薯 " 告訴記者,現在比較擔心後續治療的問題," 現在我的治療進行到中後期了,但是孩子在去年秋天才開始治療。"
同樣在該福斯曼口腔門店做正畸治療的一名網友在某平台投訴稱,他于 2024 年 6 月 30 日在一家福斯曼口腔籤訂牙齒正畸診療協定,支付全額診療費 20800 元。籤約時院方作出完整實施個性化正畸方案、五年内免費精調服務、三年半定期復查保障的承諾。2025 年 2 月 10 日,該籤約福斯曼口腔門店醫助通過工作微信發表聲明稱,該機構長期欠薪導致員工罷工,單方面宣告停止營業。後續所有工作人員失聯,診療服務完全中斷。
另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 2 月 15 日報道," 廣州齊遇口腔門診部(福斯曼)總部出現經營困難,拖欠員工三個多月工資,員工催促多次未果 …… 因部門長期拖欠房租而被解約,導致員工被拒之門外,無法回店復診患者。"2 月 7 日,在廣州福斯曼門店進行正畸的患者收到了無法復診的消息。
網友社交平台截圖
緊接着,上海、成都、深圳、北京、廣州、武漢、西安等地的患者紛紛反映,福斯曼已倒閉,他們無法聯系到主治醫生,復診之路中斷。患者們驚訝地發現,上海漢中路店已大門緊閉,門上赫然貼着 " 福斯曼牙齒矯正中心—上海佳瑞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可能存在消費風險 " 的警方警示。
記者根據患者溝通群的統計結果,廣州已有超過 200 名患者受到影響。結合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未被統計到的患者,受影響的患者人數可能已超過千人。
一位在廣州天河購書中心門店接受治療的患者小黃(化名)向記者透露,以往定期接到的來自福斯曼工作人員的随訪電話,在最近一個季度卻杳無音信。
更早之前,企查查的風險提示顯示,福斯曼面臨多起房屋租賃及裝飾裝修合同糾紛。
一份流傳的復診門診安排聲明顯示,福斯曼已将上海四家門診整體打包進行轉讓,其中漢中路店正在進行内部調整。
關于資金問題,福斯曼公司近期在聲明中透露,盡管在春節前成功籤署了一輪投資協定,但由于投資方未能履行後續注資義務,公司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問題,進而影響了部分門診的正常運營。
福斯曼創始人及關聯企業法人徐志岩對記者表示," 差不多還有幾天就能收尾解決完了,資金也放在一個安全的賬戶裡給大家留着。(可以說),包括原有患者安置等問題,已經妥善地解決了 90%,基本上是沒有太多(資金)缺口了。"
一位從事法律行業的漢中路店患者指出,若通過民事訴訟途徑維權,最多只能追責至實際收款方上海佳瑞口腔門診部有限公司及其關聯股東上海錦言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但這兩家公司疑似為空殼公司,即便赢得訴訟,執行判決時也可能會陷入無财產可供執行的尴尬境地。
徐志岩則表示:"(若想拿回來錢)很難,我只能說很難,因為公司資金鏈斷了,我也是被騙的。我投資協定已經籤了,歷時接近半年,原件也有,全部籤完了,具有法律效應的,還有違約責任的。(但)最後(投資機構)不投了。"
對于渴望追回欠款的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噩耗。尤其,不乏患者在多方對比、精挑細選後,才選定了福斯曼。
多位患者向記者透露,選擇福斯曼的原因之一是信賴其主治醫生的專業能力。例如,上海某門店的醫生不僅擁有上海高校醫學院的學歷背景,還在知名公立醫院有過任職經歷。
多重因素加劇行業陣痛
據南 · 方 + 報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牙科行業确實出現了多起連鎖口腔醫院倒閉、跑路的情況,例如:2023 年廣州某連鎖牙科品牌因資金鏈斷裂關停全部門店,數千名患者治療中止;天津一家經營近十年的牙科診所老板失聯;2023 年 7 月,武漢九州牙管家口腔醫院突然停業,導致近 500 名患者受損;2023 年 8 月,上海鼎植口腔多家門店突然歇業,涉及患者維權和員工欠薪問題。患者面臨無法退款和繼續治療的困境,員工被拖欠數月工資;2024 年 1 月科瓦口腔倒閉,之後優貝口腔醫院多家分店倒閉,相關負責人跑路,維權人數眾多,遍布全國多個城市。
廣州市海珠區一家牙科門診的投資人姜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資本盲目湧入牙科行業,診所數量大增,無序擴張與競争加劇,市場嚴重飽和,引發價格戰,壓縮利潤空間;
受政策影響,如 2023 年底,國家醫保局對種植牙系統進行全國性集中帶量采購,種植牙價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超過 55%,私立診所失去主要利潤來源,盈利困難;
加之進口設備、高薪聘請醫生、房租和廣告支出等運營成本高,部分診所過度依賴貸款擴張,資金鏈易斷裂;
行業内隐性收費、誇大宣傳等問題突出,消費者不信任感增強,市場信心受挫。
他提醒,預付式消費模式在牙科行業普遍存在,機構一次性收取大額費用,但服務周期長。一旦資金管理不善或機構經營不善,消費者面臨損失風險。而當前牙科行業的監管機制尚不完善,對機構的資質審核、資金監管和運營監督不夠嚴格,為爆雷事件埋下隐患。業内人士估計,其中一些經營時間較短的口腔診所更容易面臨倒閉的風險,消費者在選擇看牙機構時,應務必小心。
消費者應謹慎支付預付款
據消費質量報 2 月 14 日報道,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璐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付式消費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特别是近幾年一些行業大環境不是很樂觀的情況下,消費者還是要謹慎支付預付款,盡量按階段據實支付費用。
對于此次口腔診所停診關門的事件,張璐璐認為,患者想要維權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退還預付款,賠償違約損失;如果企業已破產,可以向法院申報債權,等候清償。不過,張璐璐也坦言,從實際情況來看,患者能夠獲賠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最後還是需要相關部門出面協調,将患者進行轉診,由其他機構承接後續治療。" 張璐璐說道。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造成消費者經濟損失的案例不少,中國消費者協會此前發布消費提示,選擇預付式消費時注意以下幾點。
謹慎選擇商家。由于消費者在預付式消費中因信息不透明而處于劣勢地位,在資金安全、服務質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風險隐患。消費者在進行預付式消費前,要謹慎選擇商家、理性消費,認清自身實際需要,盡量避免較大數額的充值辦卡,單次充值不宜過多,不輕信各種優惠活動。同時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較好的經營者。
認真審閱合同。預付式消費應與商家籤訂正式合同,以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時調取查看。在籤訂合同時,需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過期作廢、限制轉卡、丢卡不補等 " 霸王條款 ",如有發現要敢于說不。
保留消費憑證。辦理預付卡後,消費者還要注意保留證據,向商家索要發票、收據,保管好每次消費打卡記錄,保留聊天記錄等證據。每次消費後都要仔細核對所使用產品或接受服務的金額,及時掌握卡内餘額變動。除此之外,消費者付款時要使用商戶專用收款碼,拒絕私下轉賬。
提升維權意識。消費者如遇到消費糾紛,及時找商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及時向消協組織或有關部門投訴,增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主動性。消費者在平時消費時也要留心觀察經營者的經營狀況、服務質量,如發現異常,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佳英)、四 · 川日報 · 消費質量報(記者:羅安舒)、南 · 方網(記者:項仙君、央視新聞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