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投行員工卷入内幕交易案,獲利高達412萬,背後遷出香港知名零售品牌,歡迎閱讀。
财聯社 5 月 3 日訊(記者成孟琦)證監會官網的一則内幕交易公告,将曾經香港第一潮牌從創立到退市的 30 年重新帶回公眾視野。
香港證監會 5 月 2 日公布,已獲得法院命令向兩名前投行職員曾靜怡、郭詩樂頒發臨時強制令。兩人涉嫌利用 I.T 私有化消息進行内幕交易,證監會要求法庭禁止二人将價值 824.6 萬港元的資產調離香港,且不得出售他們在香港的物業。
投行員工獲利 412 萬并将資產撤離香港
雖然曾靜怡、郭詩樂涉嫌内幕交易活動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但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213 條,證監會可以利用内幕交易者的相關資產還原受影響的投資交易。
香港證監會指出,曾靜怡在某投資銀行任職經理期間獲得關于 I.T 私有化的内幕消息,并向郭詩樂分享,其後利用相關内幕消息買賣 I.T 股份。二人在 2020 年 10 月至 11 月合計買入 284 萬股 I.T,同年 12 月,I.T 宣布私有化建議後,二人随即出售此前所購股份,并從中獲利約 412 萬港元。
目前,曾靜怡、郭詩樂已經離港并逐步将資產撤離,證監會認為資產耗散風險明顯,有必要向法院申請凍結令以防止兩人進一步将涉嫌非法收益在内的資產調離香港,并在兩人日後被裁斷應為内幕交易承擔法律責任時,确保發出的處罰将能夠履行。
涉内幕交易人員為前大摩投行經理?
香港證監會官網未有披露曾靜怡曾經在哪家投行工作。參考當年 I.T 公告和證監會公開資料,當時作為要約人的财務顧問是摩根士丹利,而與曾靜怡同名同姓的人士曾在 2005 年 3 月至 10 月任職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的證券交易及期貨合約交易代表,牌照号碼為 ALV319。同時,根據香港證監會記錄,2005 年後曾靜怡就沒有在任何機構挂過牌,摩根士丹利成為其唯一有記錄的投行工作經歷。
而上文中提到的 I.T,正是于 2005 年 3 月 4 日在港交所上市,并擁有 00999 這個特别容易被記住的交易代碼,香港知名女星邱淑貞的丈夫沈嘉偉為 I.T 創辦人及控股股東。
2020 年 12 月 6 日,港交所發布 I.T 私有化方案公告,根據方案,I.T 獲創辦人及私募基金 CVC 聯合财團的私有化要約,其他股東持有的非創辦人股份将以每股 3 港元注銷,實施該方案總計需要大約 13.1 億港元現金。而 2020 年 11 月 30 日停牌前,IT 的收市價只有 1.94 港元,私有化溢價高達 55%。私有化計劃的财務顧問正是摩根士丹利。
2020 年 12 月 7 日,恢復買賣後,股價較停牌前上升 44.8%,當日收市價為 2.81 港元。私有化協定安排于 2021 年 4 月 28 日生效,I.T 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也自 2021 年 4 月 30 日起撤銷。
香港第一潮牌 30 年沉浮史
香港證監會的一紙通告,再次将曾經的香港第一潮牌從創辦、輝煌到退市的 30 年拉回公眾視野。
IT 是曾經的香港第一潮牌,創辦人為香港知名女星邱淑貞的丈夫沈嘉偉。沈嘉偉在高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銀行櫃員,但銀行職員中規中矩地生活并不能讓沈嘉偉滿意。1988 年,沈嘉偉利用業餘時間在銅鑼灣開了一家服裝店,售賣當時歐洲流行的馬丁靴,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随後,沈嘉偉将他的服裝店改名為 I.T,即 Income Team 的縮寫,直譯為 " 賺錢的團隊 ",直白地表達了想賺錢的心思。
改名之後,沈嘉偉的業務越做越大,引入了不少當時流行的日本時裝品牌,還将店鋪開在香港沙田屯門這些非傳統零售區。1997 年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也沒有影響沈嘉偉的業務擴張,1998 年,IT 成立了自有品牌 5cm,2000 年還在銅鑼灣連開 10 家門店。
生意上升期的 1999 年,相識不久的沈嘉偉與邱淑貞在日本登記結婚。邱淑貞也成為了 I.T 的活招牌與形象代言人,息影後還經常陪沈嘉偉去歐洲、日本出差,同時,邱淑貞認可的品牌引入香港後往往都會大賣。
2002 年,借助邱淑貞的人脈,沈嘉偉邀請了毫無設計經驗的張曼玉擔任設計師,推出了自有品牌 izzue,I.T 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2005 年,I.T 迎來了創始以來的一個高峰,在當年于港交所主機板上市。邱淑貞為了助力 I.T 順利上市,曾将自己的銀行存款也歸入公司質押品。沈嘉偉為回饋妻子出錢出力助 I.T 上市,将公司 25% 的股份分給了邱淑貞,而憑借這些股份,邱淑貞的身家在 I.T 股價巅峰時期一度超過 20 億港币,2011 年 IT 市值一度達到接近百億港元,創下上市後股價最高點。
股價高位之後的 2012 年,也成為 I.T 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在電商潮流的衝擊下,傳統百貨紛紛關店。I.T 在潮流裹挾裡不可避免地出現營收及利潤大幅下降,根據 2012 年 I.T 集團中期财報,上半年其純利潤按年下降 35.8%,只剩 1.1 億港币。随着營收利潤不斷下跌,I.T 股價也不復往日輝煌。2017 年,因為開拓内地市場及引入一眾流量明星代言曾導致市值短暫攀升,但随後便一路跌到退市前的不足 20 億港元。
正如 I.T 在退市公告中所表示的那樣,由于市場環境嚴峻,受到了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新冠疫情的影響和全球旅遊市場萎縮的三重夾擊,這些因素要求公司重新制定戰略,進行更深層次的業務轉型和重組,以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
不斷擴大的虧損成為促成這家潮牌企業退市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 IT 退市前的最後一份半年報,其 2020 财年上半年總營業額減少 31.9% 至 27.35 億港元;毛利減少 40.2% 至 14.93 億元港币,毛利率由上一年同期的 62.1% 降至 54.6%;而淨虧損擴大至 3.37 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