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美股“跌跌不休”怎麼選?巴克萊:就算陷入熊市,科技股仍是MVP!,歡迎閱讀。
财聯社 4 月 23 日訊(編輯 黃君芝)國際知名投行巴克萊(Barclays)周二表示,過高的估值和對貿易戰的緊張情緒打壓了科技股今年的表現,但仍有理由大舉押注這個遭受重創的行業。
巴克萊分析師們在最新報告中解釋稱,科技股往往是熊市復蘇中表現最好的板塊,在觸底後的 12 個月内平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 一旦熊市低點形成,科技股往往成為各板塊中的明顯赢家,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平均超額回報率将達到 30% 以上。"他們寫道。
盡管标準普爾 500 指數目前并未處于熊市(熊市定義為較最新峰值下跌 20%),但它在 4 月初曾短暫進入熊市,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全面的 " 對等關稅 ",引發美國股市在兩天内大幅下挫。
盡管特朗普随後宣布了 90 天的 " 暫緩期 "、大多數關稅均已暫停,但貿易協定缺乏新的進展,仍然是美國股市的一大逆風。自 2 月 19 日的峰值以來,标準普爾 500 指數已經下跌了近 15%。
巴克萊表示,大型科技股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該板塊表現不佳的程度超出了熊市時期的典型表現。
該行分析師們解釋稱,這可能是因為一些占主導地位的科技公司直接站在了 " 關稅戰 " 的正中央:以芯片制造商英偉達、AMD 為例,像 NVIDIA H20、AMD MI308 這種專門根據美國政策設計、特供中國的平裝版本,現在也必須拿到新的許可才能出口中國,而且該政策無限期有效。
英偉達預計下個季度會因此增加 55 億美元的費用,AMD 也大約會新增 8 億美元費用。而這就是兩國之間不斷更新的貿易摩擦的一部分。
巴克萊分析師還特别提到了防御型股票,如必需消費品。他們指出,盡管這類股票通常在熊市的高峰至谷底(下行周期)表現優異,但現在這些板塊與歷史常态略有偏離。
他們在報告中以大型辦公用品連鎖店史泰博(Staples)為例寫道:" 自 2 月 19 日标普 500 指數見頂以來,史泰博的超額回報已經超過了 1980 年以來的表現中值。
" 因此,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參考(例如與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類股相比),那麼史泰博作為下行對衝的價值可能有限," 該行補充道。
最後,巴克萊還補充稱,金融、工業和原材料類股的表現相對好于之前的熊市,不過這在抛售加劇的情況下仍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