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五一假期車市“價格戰”再起,各大車企花式降價促銷量,歡迎閱讀。
" 五一 " 假期,汽車市場的價格戰步入了今年以來的小高峰。
" ‘五一’買車我們現在送冰櫃,52L 的車載家庭大冰櫃免費送,還有 5 年的 NOA(領航輔助駕駛)免費用,4000 元的補貼,5 年 0 息的貸款 …… 總共買車能省 4.4 萬元,這還沒算以舊換新的補貼。" 一位銷售人員指着樂道 L60 表示。
據記者 " 五一 " 假期線下實地走訪,多家車企均在小長假期間更新了購車優惠,将今年汽車市場的價格競争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不同車企的降價方式不同,有用 " 一口價 " 方式降價的,有新車售價大幅低于預售價的,也有用權益贈送、0 息貸款等方式變相降價的," 花式降價 " 成為今年小長假車市的關鍵詞。
車企 " 花式降價 " 促銷量
在特斯拉深業上城體驗店門口,煥新 Model Y"5 年 0 息 " 的牌子放在最顯眼處。特斯拉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是第一次全系推出 "5 年 0 息 " 活動," 五一 " 期間買車,首付 7.99 萬元月供可以低至 3060 元,活動持續到 6 月底。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新款車(煥新 Model Y)的優惠出來之後對客流量有拉動,最近門店客流量有明顯提升。"
特斯拉以 "5 年 0 息 " 等方式變相降價。安宇飛 / 攝
和特斯拉通過 "5 年 0 息 " 的方式變相降價不同,奔馳旗下的 smart 品牌選擇 " 一口價 " 方式直接降價,被一些網友稱為 " 不到 15 萬元買奔馳 "。相關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 smart 精靈 1 限時限量一口價 14.99 萬元起,比原價降了 1.4 萬元,只限在 5 月 18 日前支付完購車定金的用戶。該銷售人員稱:" 為啥要搞一口價?就是讓你不用各家店去跑去比價,價格都一樣,一步就降到位了。"
記者了解到,長城汽車旗下哈弗品牌也在 5 月開啟了全系換新 " 一口價 " 活動,購買哈弗全系車型限時優惠最多 4 萬元,不同車型優惠價格不一,另外還可享受最高 2 萬元的國家或地方補貼。以哈弗二代大狗 PHEV 為例,5 月購車可享受最高 3 萬元的現金優惠和最高 1 萬元的置換補貼,限時 " 一口價 "12.28 萬元起。
也有許多車企是在 " 五一 " 假期之前,通過實際售價較預售價的下調來產生 " 降價感 "。4 月 28 日,領克汽車旗下全新旗艦車型領克 900 正式上市,限時起售價 28.99 萬元,較此前預售時 33 萬元的起售價下調超過 4 萬元。此前一天,東風日產 N7 上市,起售價 11.99 萬元,較此前預售時 16 萬元的起售價下調同樣超 4 萬元。
盡管各大車企均 " 花式降價 ",但汽車降價對銷量的促進效果逐漸衰退。近日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但消費者的回應難稱熱情。相比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價格戰對銷量的刺激已經微乎其微,價格戰的淨刺激效果僅為 3.6%(" 淨刺激效果 " 指對價格戰持 " 積極 " 态度的消費者占比減去持 " 消極 " 态度的消費者占比)。
除了車企發力之外,地方也成為 " 五一 " 車市促銷的重要力量。深圳市商務局等兩部門發布的《2025 年深圳商務投促領網域支持政策要點》表示,支持汽車以舊換新,對通過報廢更新方式換購小汽車給予 1.5 萬元或 2 萬元補貼,對通過置換更新方式換購小汽車分檔最高給予 1.5 萬元補貼。
新能源汽車銷量和庫存均走高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新勢力熱度不減。一位小米之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我們去年‘五一’的時候,新車才發布一個月,門店有時候要排隊來看車,到今年熱度也沒有降低,小米 SU7Ultra 的成交量可觀。"
小米 SU7Ultra。安宇飛 / 攝
近期,新能源品牌普遍實現銷量躍升。4 月小米汽車交付超 2.8 萬輛,小米方面表示,目前產能提升進展順利,有信心達成 35 萬輛全年交付目标。蔚來 4 月交付新車 2.39 萬輛,同比增長 53%,其中樂道品牌交付新車 4400 輛。同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 3.39 萬輛,同比增長 31.6%。
4 月份,多家造車新勢力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小鵬汽車交付新車 3.5 萬輛,同比增長 273%;零跑汽車交付達 4.1 萬輛,同比增長 173%,增速再創新高;阿維塔銷量近 1.17 萬輛,同比增長 122.6%,創歷史新高;岚圖汽車銷量超 1 萬輛,同比增長 150%。
不過,新能源汽車整體庫存情況也出現走高,庫存壓力加大。據乘聯分會數據,2025 年 3 月月末全國乘用車庫存 335 萬輛,較 2 月份增加 27 萬輛,較 2024 年 3 月增加 2 萬輛。
乘聯分會表示,從僅生產新能源車的企業的庫存變化看,2023 年年初其庫存為 20 萬輛,2024 年 3 月庫存為 33 萬輛,到了 2025 年 3 月裡庫存攀升至 80 萬輛,新能源經銷商的廠家和渠道庫存明顯上升,行業庫存總體壓力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