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華為Pura X首發評測:回頭率高的小胖子,可惜缺殺手锏應用,歡迎閱讀。
短短五年時間,華為已發布了 12 款折疊屏手機,其中最讓小雷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華為 Mate X5 和 Mate XT,前者是折疊屏手機不輸主流旗艦的裡程碑之作,後者則以三折的形式給折疊屏手機開創了一條新的發展方向。
3 月 20 日,華為發布了華為 Pura X,它既不屬于小折疊屏,也不是一台「正常」的橫向折疊屏,它是一台被華為定義為「闊」折疊的新品類。
就像華為三折剛發布時被質疑其實用性時,Pura X 也曾被網友們認為是「秀肌肉」的產品,毫無實用意義可言。真的是如此嗎?這台 7499 元起售的 Pura X,在折疊屏手機市場中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選手?話不多說我們進入到體驗環節。
幾位同事和小雷在剛摸到 Pura X 時都給出了相同的看法:比例很怪,但握在手裡的感覺又還不錯。它展開後大約是小折疊的 1.5 倍,單手操作時偏小,但打開後又顯得相當大。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因此你會下意識地用雙手來握持,說明它介于「大」和「小」之間,完全不是傳統折疊屏的「标準形态」。
而對于如何打造好這個新形态,華為在兩個維度做出了創新。
第一是螢幕比例,Pura X 的螢幕比例既不是直板手機的 18:9,也不是折疊屏手機(橫折)的接近 1:1,而是 16:10。
如果你對電腦顯示器有一定了解的話,對這個比例一定不會陌生。16:10 是顯示器的黃金比例,它相對傳統的螢幕比例要多出約 10% 的顯示面積,而且在全屏觀看一些視頻和圖片時能夠帶來更加舒适的視覺效果。
第二則是重量,Pura X (素皮版)的整機重量只有 193.7g,比同尺寸的 iPhone 16 Pro Max 要輕上 33g 左右。這主要得益于華為全新的鉸鏈工藝,既擁有超高的強度,也大幅降低了機身的厚度和重量。
酷似平板電腦的比例搭配不到 200g 的機身重量,讓 Pura X 在小雷心目中不只是一台手機,更像是一台小尺寸的旗艦平板電腦。奇妙的手感搭配更沉浸的觀看體驗,讓它非常适合躺在床上看視頻,這是之前所有手機和平板電腦都無法復刻的體驗。
而且或許是因為螢幕比例,Pura X 的重心分布相當合理,不管是展開還是折疊狀态下,都完全沒有傳統小折疊屏手機那種「頭重腳輕」的特性。
不過你要小雷覺得 Pura X 設計最好看的地方,小雷會毫不猶豫地把這一票投給相機 Deco,現在的手機為了給用戶一種「相機模組越大,影像實力就越強」的印象,把相機模組做得越來越大,嚴重影響整機後蓋的美感。
而 Pura X 則是采用了類似華為 P30 系列的豎排設計,搭配這個 1:1 的外屏比例,看起來非常協調。
不過關于折痕的問題,或許是小雷手上這台工程機的緣故,折痕較為明顯,如果頭頂上有光源時就會時不時看到這條鉸鏈的存在,還是有點影響整體觀感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Pura X 的折疊方式與之前所有的折疊手機都不同,需要你先将機身旋轉 90° 再展開,當你熟悉這個流程後,就說明你已經通過了華為 Mate XT 的「新手教程」,可以深入去使用它了。
對于折疊屏,尤其是非橫折疊屏手機,小雷一直不對硬體層面報多大期望,畢竟想要在相同的尺寸以及更少的内部空間中塞入高素質影像模組、大電池、大面積散熱措施是不現實的。而為了提升用戶的日用體驗,廠商們也一直在努力優化,那麼 Pura X 的硬體表現到底如何呢?
先說一些紙面參數:華為 Pura X 的内屏是一塊 6.3 英寸的「闊形屏」,外屏則是一塊 1:1 比例的 3.5 英寸螢幕,内外屏均支持 1-120Hz LTPO 2.0 自适應刷新率、峰值亮度 2500nit、HDR Vivid 以及 1440Hz PWM 調光,這也變相說明了其内外屏的顯示素質完全相同,不會出現割裂的情況。
相機部分則是搭載後置四攝模組:紅楓原色攝像頭、5000 萬像素超感知主攝(RYYB 傳感器 F1.6 光圈)、長焦攝像頭(3.5 倍光學變焦 F2.4 光圈)、4000 萬像素超廣角微距攝像頭(F2.2 光圈 RYYB 傳感器)。
另外它還首發 HarmonyOS 5、支持 2 米 IPX8 級抗水、玄武水滴鉸鏈、第二代靈犀通信、支持 5A 通信以及天通衛星通信、内置 4720mAh 高矽負極大電池、支持 66W 有線快充和 40W 無線快充。
從紙面參數搭配 7499 元的起售價來看,華為 Pura X 并沒有某些網友說得那樣「高價低配」,基本配置都符合旗艦手機的水準,基本該有的配置都給你配滿了。如果非要挑刺的話,這塊電池的容量确實在當前起步 6000mAh 的時代有些不夠看。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你可以把它當做一台「沒有硬體缺陷」的手機來用。
例如它的影像就值得一說,雖然看規格它不可能跟直板影像大旗艦去比,但借助華為獨家的算法優化和紅楓原色攝像頭,Pura X 的影像表現不僅僅停留在「能日用」的階段,已經做到了「中等偏上」的水準。
(受限于時間關系,該組樣張全部基于 5.0.1.100)例如這組攝于重慶市區的樣張,Pura X 對遠處燈牌的高光壓制還算到位,小雷連續拍攝了幾張都沒有出現高光過曝的情況,而且背景的天空也沒有被夜景算法無腦拉亮,盡可能在讨喜和真實的風格之間做了一個平衡。
而在面對一些光影場景時,Pura X 的表現就非常突出了,HDR 合成非常自然,不會過度的去拉亮畫面中的暗部區網域,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保留了場景原有的氛圍感。
由于華為并未公開 Pura X 的具體傳感器參數,小雷也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網上的參數了解個大概,比如主攝的超高解析力應該是得益于局部 2x2 OCL 對焦技術,但也帶來了對焦速度較慢的缺陷,而且由于内部空間較小,這顆 800 萬像素長焦鏡頭的傳感器尺寸也大不到哪裡去,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表現還不錯,但一旦到了夜晚,它可能就很難滿足你的「望遠」需求了。
小雷整體使用下來,Pura X 的影像雖說談不上特别出彩,但極為穩定的成像素質和極快的後期處理速度确實能滿足小雷的日常拍攝需求。
不管大家願不願意,我們都必須承認影像一定會是旗艦手機的重要組成之一,而且随着時間推移,影像在手機的分量還會持續加重。折疊屏的影像硬體幾乎是公認的「天生短板」,而廠商們目前給出的答案是用更緊湊的模組和 AI 算法實現更好的效果,起碼在小雷看來,這個方向是對的。
對于 Pura X 的硬體,小雷個人沒有任何意見,華為在這個全新形态的折疊屏中盡可能給到了用戶想要的所有配置。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全新形态,讓小雷開始好奇,它的實際使用體驗是否會有提升或是降低呢?在使用了一周後,小雷認為它的全新形态并不只是為了秀肌肉這麼簡單。
首先是華為在發布會上大肆宣傳的視頻觀看體驗,而從圖片中也确實能看出,Pura X 在播放 B 站視頻時的畫面填充比例更大,視頻周圍的黑邊也被進一步縮小。小雷再也不用為了配合手機的橫屏顯示,特地把手機轉一個方向。
而且就算不把手機橫過來,在豎屏狀态下,Pura X 的顯示面積也遠比普通直板手機更大。
在橫屏狀态下刷抖音、看小紅書或是查閱一些資料時,這塊 16:10 的螢幕帶來的高效信息呈現的體驗很出色。更可貴的是,華為還針對常見的一些 APP 做了單獨的優化處理。
以小雷比較常使用的小紅書為例,在橫屏狀态下,Pura X 可以一口氣顯示四個動态信息,點入頁面後也會發現動态頁面從傳統的「上圖文下評論區」變成了更具高效閱讀屬性的「左圖文右評論區」,兩者互不影響,更方便用戶結合圖文去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另外,對于有辦公需求的人來說,Pura X 在橫屏狀态下也能呈現更多的文檔信息,看到更全的網頁内容,表格類的内容密度也遠超直板手機。
又比如小雷在查詢一些產品參數時,由于這些頁面基本都是基于電腦端開發,用戶在手機上觀看時就需要頻繁左滑右滑,很容易看完右邊馬上又忘了左邊,而 Pura X 在不需要橫屏的狀态下就能比普通直板手機多顯示一列信息。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左為普通直板手機,右為 Pura X)
細心的讀者們肯定發現了,前面小雷的所有描述和優點都是基于橫屏狀态下,難道說它的豎屏表現很一般?倒也不能這麼說,只是比起橫屏,Pura X 的豎屏使用體驗确實要遜色一些,這也是小雷認為 Pura X 在适配性上還有提升空間的原因。
平心而論,雖說 Pura X 是一台全新形态的折疊屏手機,但它的軟體體驗其實與主流的小折疊屏手機拉不開太大的差距(基本就是信息密度變得更大),缺乏一些「殺手級」體驗。哪怕小雷以及身邊的幾位同事都覺得它已經做得很好,也非常有意思,但如果 Pura X 沒有太多獨特的場景去支撐,那它的存在意義就要大打折扣。
作為第一台搭載 HarmonyOS 5 的手機,Pura X 的系統表現還是勾起了小雷的興趣,更何況華為的每一次大版本迭代都能帶來不少被友商争相模仿的新功能。
首先我們重點要聊的是前面幾乎沒有提及過的外屏,論螢幕素質它不算出色,論顯示面積也不大,但 HarmonyOS 5 帶來的全新小藝,就很好地彌補了這兩個缺點。
我們可以直接在外屏桌面上進入小藝對話模式,它就能像傳統的語音助手一樣幫助我們回答問題,而且由于其接入 DeepSeek 模塊,它能聯合互聯網信息對小雷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總結。(為方便展示,截圖頁面為展開後)
例如當小雷詢問雷科技在 MWC25 期間的報道内容時,它就會結合網絡上的各種文章鏈接對多篇報道文章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讓用戶能夠快速了解到 MWC25 期間發布了哪些有意思的產品。
當然,語音助手只是全新小藝的一個小技能,它還有一個讓小雷特别感興趣的功能——小藝幫接。
由于小雷在公司期間經常不帶手機就出門拍攝素材或是跟同事溝通,以至于經常會遇到漏接外賣和快遞的情況,不但影響了外賣 / 快遞小哥的派送效率,也常常因此找不到自己的外賣 / 快遞。
而小藝幫接就能根據用戶之前定下的「規矩」自動接聽并給出合适的回答。例如小雷提前對小藝說「讓快遞小哥把快遞放在我家門口就行」,小藝在接通電話後會自動識别對方的發言中是否含有「送快遞」的關鍵詞,識别成功後就會将用戶想要傳達的話語自動播報給快遞小哥。
在這一切都完成後,它還會實時生成一個涵蓋了時間、人物和時間的短報,以便用戶能快速了解電話的主要内容。
它還能真正意義上成為最懂你的「語音助理」,對于經常需要坐飛機出差的小雷來說,最難熬的時間并不是活動現場,而是起步兩三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睡也睡不好,沒網也玩不了手機。而小藝檢測到你最近有班機出行時,就會自動提醒你是否需要提前緩存視頻,這個小細節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并不難做,但第一個想到并将其落地的是華為。
除了變得更聰明的小藝外,Pura X 在外屏互動層面也做了不少的優化更新,例如更合理的外屏顯示比例、将滴滴、地圖導航、班機信息等以更簡單的摘要展示出來等等。但小雷依舊對這類「小」折疊屏的外屏不太感興趣,除了一些簡單的通知外,一旦涉及到需要三步或者更多的操作時,都會毫不猶豫地展開使用内屏處理。
最後按照慣例,簡單地用雷科技評測模版給華為 Pura X 的表現做一個總結:
優點:
1、形态新穎可玩性高,同時沒有落下優秀體驗;
2、OS 加分,Harmony OS 5 的部分新功能非常人性化;
3、整體配置中等偏上,軟硬體趨于旗艦體驗;
4、華為質感依舊到位,沒有一絲廉價或對不起這個價格的地方;
缺點:
1、鉸鏈有些明顯;
2、續航時長比較一般。
小雷可能是雷科技編輯團隊中對折疊屏手機最無感的一位,并不是因為價格也并非因為配置,就是單純感覺當前的折疊屏手機對自己毫無作用,還不如搞兩台特點鮮明的直板手機。
但 Pura X 的出現第一次讓小雷動搖,這麼一台酷似小平板電腦的手機完全彌補了小雷既想要小屏手機的小巧,又不想要大屏手機重量的需求。可能在很多人看來,Pura X 是一台毫無意義的產品,但小雷認為它被華為稱作是折疊屏手機的新品種毫不為過,「闊」折疊手機确實是一條新的發展道路,而 Pura X 不但是闊折疊屏手機的起點,也是整個領網域的标杆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