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蘇聯二戰主力轟炸機佩-2,用45天極限改裝的速成品,質量不佳性能尚可且鋪天蓋地,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堂 Author 戰史堂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眾号。盡量保證内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确,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
前幾天的文章介紹了蘇聯的圖 -2 轟炸機,作為二戰中性能最好的中型轟炸機,產量卻很低,在戰争中發揮的作用相對不大。
那問題就來了:蘇軍為何放着好飛機不用呢?又是哪款中型轟炸機填補了圖 -2 的位置呢?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款二戰中蘇軍的主力中型轟炸機——佩 -2。
▲二戰中蘇聯空軍的主力中型轟炸機——佩 -2。
佩 -2 可以追溯到上世紀 30 年代末,看到這個時間點,敏感的讀者估計已經猜到了——正是斯大林 " 大清洗 " 最嚴重的那段時間。
跟圖波列夫一樣,後來佩 -2 的設計師佩特利亞科夫也被懷疑是間諜分子,被逮了起來,後來在監獄裡組建團隊,從事高空截擊機的設計工作。
對,你沒看錯,後來鋪天蓋地的佩 -2,最初的藍本是高空截擊機。那麼為什麼要研發這麼一款截擊機呢?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邊的德國航空科技大爆發了,陸續推出了 Ju-88、Ju-86 和 Hs-130 等轟炸機和高空偵察機。
為了對标 Ju-88,蘇軍讓圖波列夫設計圖 -2 轟炸機,而為了對付 Ju-86 和 Hs-130 等高空飛機,這個任務就分配給了佩特利亞科夫,飛機代号 VI-100。
▲德軍 Ju-86 飛機,曾在北非和英國執行高空偵察任務,與 " 噴火 " 的交戰高度達到了創紀錄的 13000 米。
蘇軍開出的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可在 10000 米高度正常作戰,最大升限為 12500 米,航程為 1400 公裡,最大飛行速度達 630km/h。
以蘇聯在 30 年代末的航空技術水平,可謂難度不小。但大師就是大師,佩特利亞科夫在 1938 年 3 月接受任務,在次年 12 月 22 号完成了首飛。
VI-100 采用傳統布局,雙發下單翼設計,采用了兩台 M-105R 液冷發動機,驅動三葉可變距螺旋槳,發動機短艙中還有 TK-3 渦輪增壓器。
為了讓飛行員在高空還能正常工作,VI-100 采用了增壓座艙,配備一名飛行員和一名自衛機槍手。
在武器方面,VI-100 裝備了兩門 20mm 機炮和兩挺 7.62mm 機槍,駕駛艙後側還有一挺 7.62mm 自衛機槍,對付轟炸機完全夠用了。
▲佩特利亞科夫最初設計的 VI-100,用于高空截擊。
佩特利亞科夫還構思了一個超前的攻擊思路:他在 VI-100 第 1 架原型機的機身中部設計了炸彈艙,可以容納 76mm 炮彈。
這些炮彈當然不是當做航炮打的,而是打算飛到敵轟炸機編隊上方投擲,即空對空炸彈。後來這種戰術德日在對抗美軍戰略轟炸中使用過,但效果不佳。
不過佩特利亞科夫在設計第 2 架原型機時,增加了翼下可攜帶 1000 公斤炸彈的挂架和可容納 600 公斤炸彈的内部彈艙,可見其的确深謀遠慮。
第 1 架 VI-100 原型機首飛成功後,進行了随後進行了大量的試飛,發現了一些諸如高空時油冷系統容易過熱的毛病,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該機還參加了 1940 年的五一節閱兵式。
第 2 架原型機就比較悲催了,它在第 11 次試飛時由于供油系統的螺母擰緊不當而導致駕駛艙起火,并撞上了一所幼兒園,造成大量傷亡。
▲ VI-100 的照片集合,可見當時就已經考慮到挂載炸彈了。
盡管發生了一些悲劇,但軍方對 VI-100 的表現還是挺滿意的,在 1940 年 6 月 1 号批準生產,然而壞消息又來了。
蘇聯得到情報,發現德國不再打算開發高空遠程轟炸機,而且現役的德軍高空飛機完全可以由 I-200 戰鬥機(即未來的米格 -3)來應付。
這下 VI-100 項目就很尴尬了,就相當于當年美國宣布要搞星球大戰計劃,等對手投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後,才發現美國人就那幾張 PPT。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德軍在 1939~40 年的閃擊戰震撼了全世界,其中 Ju-87 俯衝轟炸機大放異彩,可以将目标定點清除。
雖然蘇德籤署了互不侵犯條約,但蘇維埃必須也要有與之匹敵的俯衝轟炸機,随時為步兵提供空中支援!
▲在德軍 1939~40 年的閃擊戰中,Ju-87 俯衝轟炸機大放異彩。
蘇聯開始嘗試制造俯衝轟炸機,結果被寄予厚望的波利卡爾波夫 SPB(D)兩度墜毀,SB 轟炸機也不适合改裝,于是 VI-100 項目起死回生!
然而在佩特利亞科夫看來只回了一半——蘇聯空軍司令雅科夫 · 斯穆什凱維奇要求他在 45 天内将高空截擊機大改為俯衝轟炸機,命名為 PB-100。
PB-100 的具體設計指标是:在 4800 米高度最大速度為 535km/h,在 5000 米高度的航程為 1600 公裡,升限為 8000 米。
不過大師到底是大師,他又搖來了 300 名專家,率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拆除了 TK-3 增壓器、座艙加壓設備也被移除,換裝了更大動力的 M-105K 發動機。
為了完成俯衝轟炸,他們在發動機短艙中增加了一個可容納一枚 100 公斤炸彈的彈艙,最大載彈量為 1600 公斤,給安裝了俯衝減速板。
為了便于飛行員确認目标,設計師在機鼻位置安裝了觀察窗。機組人數增加到 3 人,領航員和飛行員在駕駛艙,機槍手在機身内,并在機腹增加了一挺自衛機槍。
▲蘇聯失敗的俯衝轟炸機項目——波利卡爾波夫 SPB(D)。
▲佩 -2 轟炸機的全貌圖,此時還叫 PB-100,不過已經改為了俯衝轟炸機了。
1940 年 11 月,第一架 PB-100 量產機才首飛,然而蘇軍在此之前就迫不及待地命令其盡快投入生產。此時佩特利亞科夫已經重獲自由,因此 PB-100 被允許用設計師的名字命名,即佩 -2。
佩 -2 的基本參數如下:機長 12.66 米,翼展 17.16 米,機高 3.1 米,自重 5850 公斤,最大起飛重量為 8520 公斤。
飛機裝備兩台 M-105PF 發動機,最大功率為 1100 馬力,5000 米高度的最大速度為 540km/h,航程 1200 公裡,實用升限 8000 米,最大載彈量 1 噸。
佩 -2 仍然保留了 VI-100 的下單翼結構,這也是它跟圖 -2 最明顯的區别。佩 -2 還采用了全金屬應力蒙皮結構,帆布蒙皮僅用在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上。
佩 -2 開始在莫斯科第 22 飛機制造廠批量生產,喀山飛機制造廠随後也加入生產,緊接着戰争就爆發了。
▲博物館中的佩 -2 轟炸機。
在戰争初期,蘇聯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前線急需攻擊機和轟炸機,此時伊爾 -2 和佩 -2 則連軸轉地出擊,拖延德軍前進的腳步。
在實戰中,佩 -2 暴露了巨大的問題。首先是其采用了特殊的層壓翼型,空氣阻力較小,速度很快,但低速操控性較差,起降非常危險。
佩 -2 在起飛時需要很大的力來後拉操縱杆,一些女飛行員沒有那麼大的力氣,領航員就得協助飛行員完成起飛。而且佩 -2 的起落架減震器效果不佳,經常出現着陸彈跳的情況。
前線空勤人員還反饋 7.62mm 自衛機槍火力不足,後來設計師們将其都換成了 12.7mm 的機槍。為了提高防護能力,設計師還移除了發動機短艙中的備用油箱,并增加了領航員和自衛機槍手周圍的裝甲板。
▲大量佩 -2 被送到了前線,照片中機組成員已經做好了出擊前的準備。
作為一款中型轟炸機,佩 -2 的最大載彈量僅為 1 噸,這的确有點不好看,而且是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才被允許攜帶這個重量的載荷起飛,一般飛行員通常只攜帶 500~700 公斤炸彈升空。
以上問題其實軍隊内部還能克服一下,最嚴重的問題是,由于戰争的混亂,飛機的制造工藝和質量越來越低。
首先飛機的工藝也嚴重下滑,發動機整流罩、艙蓋和機翼整流罩的裝配質量不佳,導致飛機表現出現很多縫隙。此外蒙皮表面凹凸不平,又增加了飛行阻力。
其次從 1942 年秋開始,佩 -2 經常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制造,表面經常出現裂縫、波紋、凸起等缺陷。
這就導致理論上的 540km/h 最大平飛速度只在首批生產型才能達到,越往後的批次速度越慢,到 1943 年的批次已經下降到 475km/h 了。
▲佩 -2 轟炸機始終活躍在強擊德軍的最前線。
不幸的是,佩特利亞科夫沒來得及對佩 -2 進行改進。1942 年 1 月 12 日,他搭乘剛下線的飛機前往莫斯科,在飛行途中飛機發生火災,佩特利亞科夫與機組成員全部喪生。
弗拉基米爾 · 米亞西切夫接任了佩 -2 的總設計師職務,并在 1943 年和 1944 年對佩 -2 的瞄準設備、氧氣設備和駕駛艙儀表進行了改進更新。
米亞西切夫為佩 -2 增加了自密封油箱,并配備了惰性氣體滅火系統,該系統逐漸向油箱中注入氮氣,以降低被敵方火力擊中時着火的風險。
佩 -2 也被改裝成其他機型,包括偵察版的 R 型,移除了減速板、增加了油箱,在機身後部安裝了 3 台相機。
▲佩 -2 的駕駛艙,其操縱杆非常沉重。機鼻有大片觀察窗用于确認目标。
在蘇德大規模作戰中,飛機的壽命本來就不長,上述缺點的雖然存在,但并不影響全局,越造越多的佩 -2 逐漸遮蔽了德軍陣地,将炸彈投到納粹頭上。
在戰場上的佩 -2 高速、機動性強、可靠耐用、易于生產,一共生產了 11430 架,是蘇聯在二戰中最重要的雙發中型轟炸機,巅峰時期占到了蘇聯空軍雙發轟炸機部隊的 75%。
戰争結束後,性能更優秀的圖 -2 取代了佩 -2,後者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迅速退出了現役。它在蘇聯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了下來,建立了輝煌的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