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别把時間浪費在這兩件事上,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 L 先生說 ,作者李睿秋 Lachel
責編 | 金木研
第 7621 篇深度好文:5510 字 | 15 分鍾閱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當下的環境,面臨巨大的不确定性,很多在職的人焦慮失業、失業的人焦慮找不到工作,甚至有的人因為現在過的不如意,一直回想當初的選擇方向,這讓我們身心俱疲。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焦慮感,找到内心的幸福感?以下,盡情享用 ~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狀态是什麼?
你可能會有很多回答,但有一個答案可能是特别容易被忽略、又對我們有着切身影響的,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在手頭所做的事情上,沉浸在它所帶給你的反饋和感受之中,體驗着 " 當下 " 的每一瞬間。心緒一片寧靜,不煩惱,不憂慮,不匆忙,也不操心。
這是一種特别舒服的狀态。你會感到跟這個世界融為一體,時間仿佛停止了走動,心靈被滿足感充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但這種狀态也極其難得。許多時候,我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思緒,它總會被各種各樣的雜念所占滿。
要麼,是把時針撥向 " 過去 ",不斷地湧現起種種遺憾、失敗、不如意的回憶,陷入懊惱和自我批評;
要麼,是把時針撥向 " 未來 ",腦海裡浮想聯翩,不停地擔憂着各種尚未發生的事情,徒增焦慮和壓力。
我當時為什麼要那樣?
如果我那樣做就好了;
這件事情會不會失敗?
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
你一定對這些聲音不陌生。它們總是在我們狀态正佳的時候,突然不受控制地 " 闖入 " 腦海,帶來一系列的聯浮想聯翩和情緒起伏,打破我們的狀态,讓我們被迫停下。
尤其是内向和敏感的朋友,這種感受可能會更頻繁、更強烈。
甚至,如果嚴重的話,這些想法還會像附骨之疽一樣,牢牢地盤踞在你的腦海裡,瞬間讓你的心情變得低落,感覺周圍的事物立刻就灰暗了下來,沒辦法再專注到手頭的事情上。它就像一個黑洞,牢牢地搶占着你的注意力。
可以說:對過去的後悔,以及對未來的擔憂,正是影響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最大敵人,也是破壞我們幸福感的元兇。
只有戰勝了它們,我們才能重新奪回對于生活的掌控。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兩種現象呢?它們存在的機制和原因是什麼?
我們先從對未來的擔憂開始講起。
一、大腦一直在尋求安全感
1. 大腦會不斷掃描周邊的 " 威脅因素 "
為什麼我們會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產生擔憂呢?最基礎的機制,是大腦的 " 威脅敏感 "。大腦總是會不間斷地掃描着我們周圍可能存在威脅的因素,把它警示給我們,以求讓我們盡量規避掉這些威脅。
那麼,如果大腦發現當前的環境中不存在威脅,會怎麼樣呢?這時就會產生兩種可能。
第一種,是大腦告訴自己:現在的環境是安全的,我可以放心了。于是,我們感到輕松、舒适,得以全神貫注在當前的任務上,精力十足。
第二種,是大腦告訴自己:不可能,一定還有什麼地方是我漏掉的,我要把它找出來。于是,既然當前的環境中找不到威脅,大腦就會通過 " 心理時間旅行 " 去想象未來,把未來代入到現在,進行掃描……
甚至,為了找出威脅,大腦會無意識地進行 " 災難化想象 ":也就是從未來的種種可能性裡面,找出最壞的幾種可能性,把它們當成切實存在的威脅,向我們發送警報——盡管這些可能性出現的概率,也許不到 10%。
為什麼會這樣呢?決定這兩條分支的因素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是安全感。
正是因為我們從底層欠缺安全感,大腦才會更加需要确認 " 我們的環境是安全的 "。繼而,基于這個強烈的需求,大腦就會想要窮盡一切可能性,找出一切可能影響和破壞安全感的因素。當前環境沒有,那就到 " 未來 " 去尋找……
然而,正是這種不遺餘力的掃描和尋找,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威脅的存在,讓我們 " 被迫 " 去相信:事情存在着變壞的風險,我們并不真的 " 安全 "。
換言之,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确認安全感,大腦不遺餘力地尋找威脅,但正是這種搜尋,凸顯了原本也許并不存在的威脅,進一步破壞了我們的安全感,反過來又強化了大腦對于 " 我們缺乏安全感,因此要找出更多威脅 " 的信念……
因此,你會發現:一旦陷入這種惡性循環裡,你的擔憂就會變得無窮無盡。即使你解決了一個擔憂,明天又會生出一個新的擔憂。因為大腦執拗地相信:沒有威脅并不意味着真的安全,而更可能是 " 沒有找到威脅 "。
為了避免這一點,它會努力為我們找到一個威脅,哪怕是生造出一個威脅。
我們其實就像堂吉诃德,在向着一個并不存在的敵人發起攻擊。
2. 控制欲的出現,是因為安全感不足
基于此,我們就會誕生另外一個需求:控制欲。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種可能性、有很多條路,選擇哪一條才是最安全的?當然是選擇我們最熟悉的那條路。
但生活會如此容易地合乎我們的預期嗎?很多時候是不可能的。我們想要選擇一條路徑,但很容易被引導到另一條路徑上面去;我們以為結果是這樣,但機緣巧合之下變成了那樣;我們認為事情會如此發展,但事情并沒有按照我們的預測發生……這些,都非常常見。
因此,我們過度的安全感需求,就會催生強大的控制欲:我們企圖 100% 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希望選擇最好的路徑,達到最佳的結果,避免一切錯誤和問題發生。
這就是後悔的根源:我們為什麼會後悔?最本質的原因,就是我們想要控制一切的欲望。
如果當時我做出了另一種選擇,結果是不是會更好?
如果當時我不拖延,而是果斷行動,是不是就沒有現在這些問題了?
如果當時我能知道這一切,是不是我就能做出更理智的判斷?
……
這些想法的本質是什麼呢?
是我們在内心深處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我們一切都要得到最好的,一切都必須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想做出最佳的選擇,得到最好的結果,采取最明智的行動,避免犯下任何錯誤……
但這種幻想是正确的嗎?當然不是。
我們所以為的 " 更好的選擇 ",真的是更好的選擇嗎?真的會帶來比現在更好的結果嗎?
其實不一定。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自己那些沒有實現的願望和美好的想象,強行地加在某一個選項上面,不斷地去美化它、潤飾它,把它變成一種虛假的幻象而已。
生活是復雜的。任何一個結果,都絕非依賴于某一個選擇,而是依賴于之後的一系列行動和決策,以及時機和運氣。如果你覺得現在的選擇并不夠好,那麼即使你能 " 讀檔 ",回到過去重新做出另一種選擇,結果也未必會如你的預期。
大腦不知道這一切嗎?它其實知道,只不過,它無法接受一件事情 " 我對自己的生活是無法達到 100% 掌控的 ",于是,它必須找到一個替罪羊,把所有的遺憾和不滿都推給 " 另一種選擇 ",告訴自己:
我原本是可以 100% 控制自己的生活,實現最好的結果的,只是因為某種錯誤,我作出了錯誤的選擇。因此,我要批評自己,責備自己,如果我當時作出了正确的選擇就好了……
這就是導致我們陷入痛苦和自我批評的根源。
我們實質上是用一個被無限美化的、并不存在的幻象,在不斷地懲罰自己。
3. 讓你感到煩惱的,可能是不存在的
發現了嗎?這兩種思維,其實都有一個共性:它們所針對的對象,實際上都是不存在的。
我們對未來的擔憂是真實的嗎?并不是。它們并沒有發生。即使是可能發生的風險,往往也是被大腦誇大了概率,實際上很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我們對過去的後悔是真實的嗎?也不是。那些我們用來對比的 " 更好的選擇 " 并不存在,它們只是大腦為了滿足控制欲而安排的一個 " 替罪羊 "。
也就是說:造成我們煩惱、焦慮、壓力的,實際上是并不存在的事物。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問題在那裡等着我們,有的只是空氣。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腦就像一個謹小慎微卻 " 無能 " 的管家,他兢兢業業地工作,卻把力氣全都用在了毫無意義的地方,目的似乎只是為了向你證明 " 我是在努力幹活的 ",并沒有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任何幫助,相反還增加了許多阻礙。
但這全部是他的錯嗎?其實也不盡然。
大腦這個 " 管家 " 之所以會如此,最根源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害怕我們的責備。
二、安全感和控制欲,
源于對自己的不滿足
安全感和控制欲,它們都源于什麼呢?源于我們對自我的不滿足。我們不滿意自己生活的現狀,認為自己身上存在許多毛病,認為自己犯了許多錯誤,認為自己沒有做到理想中最 " 完美 " 的樣子……
正是這種對自我的苛責和不滿足,不斷地驅使着大腦,去做出各種無意義的事情,目的只為了 " 亡羊補牢 ",填補和修復這種不滿足。
但這種不滿足是真實的嗎?
其實,也不是。
因為我們總會在心目中,構建出一個完美的、睿智的 " 理想自我 ",他是永不犯錯的,是絕對理性的,是光芒萬丈的,是無懈可擊的,他沒有我們身上的一切缺點,也沒有我們的恐懼、焦慮、虛榮、自私……
我們會以他為标準,來規範自己,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一旦發現我們跟他之間存在差距,就會自我批評、自我苛責,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更好。要求自己更自律、更堅毅、更果斷、更具行動力……
大腦正是害怕你這樣去責備它,才努力地想要去證明自己。
但是,這個 " 理想自我 " 來源于什麼呢?來源于兩方面。
一方面,是外界為我們灌輸的、種種美好屬性的集合:一個成功 / 優秀的人,必然是自律的、是堅毅的、是果斷的、是極具行動力的……他不會被各種瑣事困擾,總是目标明确,意志堅強,行動果決,魄力十足。
另一方面,它其實是我們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集結起來,為它們找到和賦予的一個 " 對立形象 "。比如,我們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很懶惰,就會下意識地認為:一個優秀的人絕對是不懶惰的,他總是充滿激情,永遠都在行動的路上……
這兩方面的内因和外因結合起來,就構成了這個 " 理想自我 "。它實質是什麼呢?一個烏托邦,一條不存在的、虛妄的地平線。
我們的許多痛苦,其實也正來源于此,來源于這個烏托邦所無法抵達的痛苦。
但這種痛苦有意義嗎?其實是沒有的。它只會帶給我們的生命更多的煩惱,消減我們的動力,打亂我們的狀态,破壞我們的心緒……
因此,要克服這種狀态,要克服對過去的後悔,以及對未來的擔憂,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相信并接受這一點:
汲汲于這個虛幻的烏托邦是沒有意義的。并不存在一個我能夠達到的 " 更好的 " 狀态。我當下的狀态,就是現實中我所能達到的 " 最好的 " 狀态。
生命中的每一個狀态,都是當下最好的狀态;每一個 " 我 ",都是所有可能世界裡面最好的 " 我 "。
對于我們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只要我在作出決定時認真地考慮過了,那麼這個決定就是 " 當時的我 " 所能夠做到的 " 最好 " —— 基于這一點,無論它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結果,我都有義務、有責任去承擔。
同樣,我們所做出的每一個行動,都是我們當下所能選擇的最好路徑。除此之外,并不存在一條更好的路徑,也并不存在一個更明智、更正确的 " 我 "。
當下的我,就是最好的我,也是必須為自己負起責任的我。在我過往的生涯和際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結果,都跟當下的我是相匹配的。
接受了這一點,你才能發自内心地接受這一系列的推論:
我們所犯下的錯誤,其實是每個人都可能會犯的錯誤。
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們無法幹預的因素。
我們并不需要規避所有問題,我們只需要等它發生,然後去解決就行了。
我們并不需要追求完美,我們只要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更符合我們想要的方向就好。
并沒有一個标準要求我們去達到,沒有一個外在的題目要求我們去完成,我們是自由的。
我們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展示真正的自己,朝想要的方向行動和前進。
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地珍惜當下,享受我們擁有的每一分鍾的生命。
三、調整思維的 4 點技巧
最後,分享幾個簡單的技巧,幫你有效地調整自己的思維。
1. 改變人稱法
如果你習慣在反刍時使用 " 我 " 作為主語,比如:為什麼我會這樣做、我當時的感受是什麼、我當時的想法是什麼……不妨試着換一個人稱,用 " 他 " 作為主語來思考。
比如:
為什麼他在這種情況下會這樣做?
他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在他看來,事情是什麼,而他的解讀又是什麼?
這個做法,可以高度激活大腦中負責處理 " 他人 " 和 " 認知 " 的部位,從而抑制自我為主體的情緒感受,讓我們從沉浸中抽離出來。
2. 旁觀視角法
想一想:如果現在是你最好的朋友遭受同樣的情境,你會對他說些什麼?你會如何幫助他走出來?
你可能會對他說些什麼話來安慰他?
你可能會如何分析他的客觀情境,讓他的想法盡可能接近真實,而不是被自我的恐懼所誇大?
你可能會建議他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來避免他遭到損失,最小化危險?
這可以非常有效地幫你找回冷靜,理性地發現被誇大和凸顯的擔憂,從無謂的恐懼中走出來。
3. 榜樣對齊法
許多人都多多少少有那麼幾個榜樣。可能是名人,可能是身邊的師長、前輩,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親密的朋友……他們往往具備一些你想要的特征,是你憧憬和努力的方向。
那麼,下次當你陷入思維反刍時,不妨想一想:如果換成他,他會怎麼想,怎麼做?
如果你的身邊沒有這樣的人,你也不妨假設一下:一個充滿智慧的朋友,遇到這種情形會怎麼做?
這往往可以立刻幫助你警醒,從而跳出情緒的怪圈中。
順便說一下,很多時候,我們對這個 " 充滿智慧的朋友 " 的構建,其實就是我們理想中自己 " 想要 " 的樣子。
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這相當于讓未來的自己穿越回來幫助自己:如果是未來的、更加成熟和睿智的我,遇到這樣的情景,他會怎麼做?
這可以使你始終從一個更高維度的視角來看待自己,讓自己走出情緒化的怪圈。
4. 掌控焦點法
當你體驗到自己的想法又開始不受控制、天馬行空地亂竄時,當你的心上突然蒙上一些陰影,湧上一絲焦慮、不安和恐懼的時候 ——
試着對自己說:這些都是虛假的。我現在很好。絕大多數我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然後,輕柔地把注意力拉回來,試着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物上。可以是對周圍環境的感受,打開自己的五感,去感受和體驗;也可以是拉回手頭的工作上,讓自己動起來,把注意力的空隙填滿。
不斷訓練這種做法,直到養成習慣。這可以讓自己的大腦變得更加受控,從而,讓我們能夠跟各種各樣的雜念拉開心理距離,不容易受它們的擺布。
你會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更加遊刃有餘。
陰影是什麼?陰影是沒有光的地方。
往前走一點,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幻想裡,往前走,走到陽光下面。
你會發現,壓根就沒有什麼陰影。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筆記俠第二屆智能新商業大會
期待和你再次相遇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