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牙科門診太多,患者不夠了,歡迎閱讀。
文|新品略财經,作者|吳文武
太突然,全國知名連鎖口腔門診品牌福斯曼突然爆雷倒閉。
有患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聯系不上福斯曼客服,後來發現門店人去樓空,導致復診延誤,已經支付的費用無法退還。這位患者的遭遇不是個例,近日關于福斯曼口腔倒閉一事持續發酵。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稱,廣州一家福斯曼口腔門診部大門緊閉,員工被欠薪。除了廣州之外,全國福斯曼門店在 2 月 5 日之後始終門店失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地的福斯曼已經倒閉。
福斯曼口腔突然倒閉,除了拖欠員工工資外,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已經預付繳費,治療了一半或還沒有治療的患者。據報道,福斯曼突然倒閉受影響患者人數可能已超過千人。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自己在福斯曼交了近 6 萬元的治療費,後續治療無着落。上演了無奈的一幕:牙齒治療到一半,牙科醫院失聯了。
據悉,成立于 2020 年的福斯曼是一家口腔連鎖品牌,專注于牙齒隐形矯正,成立之後發展迅速,門店主要覆蓋國内一二線城市。
福斯曼,這家成立不久,門店快速拓展至全國多個城市,如今突然倒閉,其背後是近年來,牙科門診部一路狂飙,但似乎患者已經不夠了的真實寫照。
01 一路狂飙,一條街開了三家口腔門診
要說這幾年有哪些行業狂飙,除了零食販賣店開遍大街小巷外,另外比較有代表性的行業應該就是各種口腔門診、口腔醫院等,越開越多。
《新品略财經》關注到,在東莞臨深的塘廈鎮,僅在這兩三年時間裡就新開了多家口腔門診,在同一個小商圈的一條街,相隔不遠就開了三家口腔門診。
這些口腔門診的工作人員在周邊購物中心、路口、小區門口、超市出口發傳單、拉客引流,還時不時推出免費洗牙和免費口腔健康檢查活動。
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搶灘湧入口腔行業,當然是看到了人們對口腔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同時也自然看中行業的商業價值。
從需求端看,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無論是青少年人群,還是中老年人群都有口腔健康的需求。
青少年兒童及學生群體中有不少人有牙齒正畸需求,同時成年人牙齒正畸需求明顯增多,這讓牙齒正畸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百億元級别。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目前中國正畸市場規模在 250 億元左右,長期來看,潛在空間可達 2000 億元。20 歲 34 歲成人正畸的市場空間約是 5 歲 19 歲青少年的 1.44 倍。
有行業報告顯示,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早在 2021 年的市場規模就已經突破了 1500 億元,近年來整體市場規模還在逐年增加。
中老年人群有拔牙、補牙、種牙、換牙、鑲牙等需求,中老年人群也成了口腔門診重點宣傳和引流的對象。
口腔醫療賽道對入局者最大的吸引力是口腔醫療服務項目能賺錢,檢查、種牙、正畸、補牙、換牙等收費都不低。
《新品略财經》一朋友去年在一家某品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種牙,2800 元一顆,一共 7 顆,價格确實不便宜。
記得 2022 年,看牙貴等話題曾多次衝上熱搜。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一條熱搜是:種一口牙相當于一輛寶馬、縣城一套房。
口腔患者對口腔健康醫療服務需求多,公立醫院的口腔科又很難約,于是很多患者就轉向民營口腔醫院、門診部和診所,這也推動了民營口腔門診的發展。
面對口腔醫療服務千億級市場大蛋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入局者,這次爆雷的福斯曼口腔就是其中之一。
據企查查數據,近十年來,中國口腔相關企業每年注冊量都保持逐年增加趨勢。據醫涯學識資料顯示,從整體數量上看,2024 年前三季度全國在工商經營狀态的口腔醫療機構總數同比增長 10%,需求有所提振。
口腔醫療近些年來一路狂飙,口腔門診部越開越多,特别是連鎖口腔門診發展速度很快,口腔醫療賽道太擁擠了。
02 患者不夠了,口腔門診生意并非穩賺不賠
在患者和外界看來,口腔健康醫療項目收費不低,而且口腔門診門店越開越多,經營口腔門診部的老板和企業應該是暴利,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不同地區和不同區網域的口腔門診部的經營情況和盈利情況相差甚遠,口腔門診部生意看起來并非穩賺不賠。
從市場供需角度來說,特别是在一二線城市口腔門診健康醫療服務已經供過于求,口腔門診門店越開越多,而通常來說口腔門診也有一定的市場覆蓋範圍和區網域。
正如前文所述,各種口腔門診部,特别是連鎖口腔門診分店越開越多,扎堆式出現,一條街相隔不遠就開了三家不同品牌的口腔門診部,可見市場競争有多激烈。
而且口腔醫療有周期性,周期治療康復後,不會像美容美發等消費一樣,沒有復購率這一說。
如果是區網域和人口不多的城市、街區,口腔門診部數量多了,明顯患者不夠了。
開一家口腔門診部的前期投資并不低,租用場地面積不小,租金貴,要裝修,購買或者租賃設備,經營期間還需要口腔醫生、護士的工資等經營成本。
口腔門診部從開業到經營都需要投入一定預算,做開業預熱,搞活動,做營銷,地推,在互聯網、小紅書、抖音等各種平台投錢引流做廣告,特别是大型連鎖口腔門診品牌營銷廣告投入更多。比如,深圳某知名口腔門診品牌常年就在地鐵線做播報廣告。
口腔醫療行業受到集采政策的衝擊和影響。面對老百姓看牙貴的問題,在 2023 年底,國家醫保局對種植牙系統進行全國性集中采購,種植牙價格大幅降低,平均降幅超過 55%,而種植牙業務正是口腔門診的主要盈利來源之一。
口腔集采政策實施,不少患者轉向去公立醫院進行牙科健康醫療服務。另外還有很大比例的患者還是信任公立醫院的口腔科或者公立口腔醫院。
和很多行業一樣,近年來口腔醫療行業也掀起了一陣又一陣價格戰,各家口腔門診機構都在卷價格,做活動做營銷,降價促銷必然影響門診機構收入。
口腔門診部越開越多的背後,當然少不了資本的推動。廣州市海珠區一家牙科門診的投資人姜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資本盲目湧入牙科行業,診所數量大增,無序擴張與競争加劇,市場嚴重飽和。
然而在 2024 年口腔醫療行業出現了融資轉冷,對前些年一路發展狂飙,資金鏈很緊張的口腔連鎖品牌的影響很大。
此次突然倒閉的福斯曼就是因為資金鏈斷裂,雖然該品牌創始人徐志岩對媒體表示,春節前成功籤署了一輪投資協定,但投資方資金沒有如期進賬,公司才遭遇到資金鏈斷裂,進而影響到了門診。
無論何種原因,福斯曼已經突然倒閉了,是這幾年口腔醫療賽道行業玩家快速狂飙冰冷一面的縮影。
03 口腔門診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這次福斯曼口腔突然倒閉,也再次引發了市場對口腔醫療賽道現在及未來的熱議。
當前整體上看,口腔醫療賽道仍在狂飙,但行業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冰火兩重天現狀。
先看冰冷的一面,福斯曼不是第一家倒閉的口腔門診連鎖品牌,近年來,口腔行業已經發生了多起連鎖口腔醫院倒閉事件。
2023 年,廣州某連鎖牙科品牌因資金鏈斷裂關停全部門店,數千名患者治療中止。2024 年 1 月科瓦口腔倒閉,之後優貝口腔醫院多家分店倒閉,相關負責人跑路。2024 年 12 月,成都武侯熊貓口腔跑路,人去樓空。
再看紅火的一面,并非所有牙科醫療企業都對行業前景感到悲觀。
2024 年 12 月,武漢大眾口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準備衝刺資本市場。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大眾口腔旗下醫療機構共有 81 家。該公司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公司業績穩步提升,但在 2024 年上半年出現營收、淨利潤同比下滑。
現階段,口腔醫療行業正受到激烈的市場競争,價格戰,内卷,特别是受到集采政策的影響和衝擊,再加上經濟大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影響,很多口腔醫療服務患者會選擇去公立醫院或者價格更便宜的口腔門診。
當前,口腔醫療行業魚龍混雜、行業亂象頻發,被曝出不少負面和醜聞事件,更有些品牌出現信任危機。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在 2024 年 12 月 8 日對口腔行業亂象進行了專題報道,曝光了口腔行業存在過度治療、亂收費、虛假宣傳等諸多問題,不同診所的治療方案差異大。
報道稱,特别是不少口腔門診存在一些不具備資質的醫生獲得 " 專業光環 ",比如 " 中華口腔醫學會 " 會員管理混亂,竟然無需任何專業資質,只需繳費就可以成為會員。
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分享爆料自己遭遇到各種奇葩或者是痛苦的經歷。甚至有一網友爆料稱,牙齒治療後,居然醫生把一根斷針 " 留在 " 牙齒裡,讓她痛苦不已。實際上也反映出了當前口腔醫療行業的亂象," 背刺 " 患者。
當前口腔醫療行業都是預付費模式,機構一次性收大額費用,服務周期長。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如果碰上了口腔門診部突然倒閉,也只能束手無策。
中國口腔醫療服務需求在未來長期存在,也預示着未來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前景可期,錢景也很可期。
沙利文預計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将于 2028 年達到 1932 億元,2023 年至 2028 年按復合年增長率 6.0% 增長。特别是,預期 2028 年中國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產生的總收入将達到 1395 億元,即 2023 年至 2028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6.6%。
口腔醫療賽道近些年一路狂飙,行業亂象頻發,的确需要加強監管和嚴格規範。
更為重要的是,行業賽道經營者要想未來走得更穩和更遠,不僅要自律,合規經營,還得穩健經營,切勿盲目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