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一部劇王,毀在流量上,歡迎閱讀。
2024 年已近年底。
是誰還在刷《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最近,拍出《知否》的導演張開宙,又出新劇。
正午陽光出品,闫妮、蔣欣、李光潔、郭曉東等老戲骨主演。
" 微醺的佟掌櫃 " 和 " 鳳儀萬千的華妃 ",攜手勇闖上世紀 70 年代蘇州棉紡廠。
小巷子年代戲,光影布局巧妙。
既像《光陰的故事》,又像《請回答 1988》。
小演員搭配老戲骨,開局就有大爆相。
但是!
演到第 8 集,小演員一長大,劇怎麼就變味了。
更有網友銳評:" 一個人毀了一部劇。"
到底咋回事,一起來看——
「小巷人家」
Romance in the Alley
2024.10.28
會哭孩子有糖吃
一開場就是激烈衝突。
棉紡廠廠花宋瑩(蔣欣 飾),大半夜把兒子扔在了廠裡的張書記家裡。
只留下一句話:" 你不給我分房子,我兒子就住在你家 ",就走了。
一時間流言四起。
這廂,廠花宋瑩在廠裡和科長吵。
那廂,兒子棟哲在張書記家裡嚎。
半夜,廠花老公林武峰(李光潔 飾)再來接二人。
一番撒潑打滾下來,廠裡還真在不違規的原則下,真給解決了住房問題。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就是名聲不好聽,廠花一家子都成了廠裡的刺頭。
" 刺頭有勇,刺頭男人有謀,刺頭兒子還會打配合,一家子刺頭惹不得。"
不過都有房子了,誰還在乎這區區名聲。
而且新房的鄰居也不錯,是莊家。
莊超英(郭曉東 飾)是高中老師。
對鄰居熱心腸,有寒暑假,不用三班倒。
而且對孩子學習非常上心,鄰居都能跟着沾光。
黃玲(闫妮 飾),棉紡廠車間組長。
和宋瑩是同事,性格賢惠、能幹、隐忍。
一兒一女莊圖南、莊筱婷,學習好,聽話懂事。
溫馨和睦的一家四口。
但這只是表面。
實際上,莊爸是個超級大男子主義。
有文人的假清高,有迂腐的愚孝,還是整個莊家的超級吸血包。
比如,棉紡廠分房子這事,黃玲問莊超英要不要給書記送點禮。
莊超英說:"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但現實情況是,家裡一間屋子睡四口人。
女兒和夫妻倆擠一張床,兒子在床邊支小床。
最後,還是靠黃玲除夕夜上了個大夜班,才換回後面的二居室。
再比如,莊家阿婆(奶奶)過生日,黃玲忙活一下午做滿桌菜。
結果都沒讓上桌,和筱婷一起被阿婆趕去了廚房吃。
一桌上有阿爹阿婆,有丈夫兒子,有小叔子一家四口。
就是沒有長嫂黃玲的位置。
偏偏事後莊超英還對黃玲說:
" 長輩過生日,子女洗手作羹湯,是中華傳統美德。"
潛台詞:作為長嫂,這是你應該做的。
為了一兒一女,這些黃玲都忍了。
直到和宋瑩做了鄰居,黃玲才發現,日子還有另一種過法。
原來夫妻間相處不用相敬如賓,而是默契配合。
宋瑩在前頭衝,林武峰充當智囊團,兒子大喇叭嚷的天下皆知。
宋瑩說話不用委婉好聽——
鄰居使壞,在院牆下邊挖個洞,污水排到宋瑩黃玲家院子來了。
宋瑩張口就罵:
" 你們一家子都是做狗的東西,在這随便鑽洞。"
有學生來黃玲家找莊老師補習,一大早就來敲門。
黃玲不好出面,宋瑩披着衣服再上陣:
" 我睡個屁呀我!"
在莊超英和黃玲因為不讓兩個侄子來家裡過寒假而吵架。
莊超英和林家夫妻埋怨黃玲沒吃過苦,不懂他們兄弟姐妹一起吃苦過來的情誼。
宋瑩翻個白眼就開怼:
" 玲姐跟你享福了嗎?"
作為媽媽,她可以在享受時,先讓自己快樂。
筱婷生日時,宋瑩偷摸只帶着黃玲和筱婷一起去吃好的——
" 不是什麼時候都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
随着和宋瑩的相處,黃玲也逐漸瑩化。
比如,當時肉非常難買,有時一兩個月也吃不上一次肉。
偏偏家裡買到肉後,莊家阿公阿婆就要攜小叔子一家四口來拜訪。
氣得黃玲破口大罵,然後把肉切的碎碎的,只放一點點。
過年時,黃玲一進婆婆家就直奔卧室。
靠在床上就睡,醒來正好吃年夜飯,吃完就走。
假裝看不懂婆婆眼色,再也不當吃力不讨好的免費老媽子。
更解氣的是——
莊超英作為家裡的長子,一直被洗腦要照顧全家。
他不止要自己奉獻,要洗腦黃玲作為長嫂奉獻,洗腦莊圖南作為長孫奉獻。
但在面對莊家全家的壓迫,希望倆侄子和外甥住進家裡來時。
黃玲咬緊牙關,即使離婚也一步不讓。
因為此時正是莊圖南高考的關鍵時刻,她不會讓任何事影響到高考。
就這樣,兩戶人家住在一個院子裡。
兩戶女主人互相扶持幫忙,三個小孩一路你追我趕的長大。
直到改革的号角正式吹響,林家要舉家搬往廣州——
隔竹每呼皆得應
《小巷人家》的故事發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蘇北地區。
這一時間節點,在整個中國近代史都屬于濃墨重彩的一筆。
1977 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下鄉知識青年開始陸續返鄉。
1978 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知名财經作家吳曉波曾寫過一本《激蕩三十年》,描述的就是這一時期。
" 盡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 — 2008 年的中國,卻是最不可能重復的。"
《激蕩三十年》吳曉波著
在如此的時代背景下,劇集串聯了蘇州棉紡廠家屬院小巷鄰居們煙火半生。
他們是時代的一粒沙,渺小瑣碎。
他們也是時代的親歷者,書寫者。
比如,詩歌、文學、音樂對當時人們思想的衝擊。
《收獲》《十月》、舒婷、普希金、D 大調波蘭舞曲 ……
比如,當時的結婚要 " 三轉一響 " ——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
當時消費靠 " 票 " ——
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生活用品票 … 按人口計劃供應。
光有票不夠,還得搶得到才行。
比如電視機,在當時是稀罕貨。
宋瑩全家連吃大半年蛇瓜攢錢,林武峰用 50 斤糧票換了一張電視機票。
才在國營商店搶到了一台。
還有肉,國營商店限量供應,很難買。
售貨員還會在肉到貨時提前通知親朋好友來排隊。
于是,巷子裡的幾小只,每天早早搬着小板凳來替大人排隊。
也因此,當莊家全家來蹭肉吃,又想讓小叔子家兩個半大小子過來占糧食定量時,黃玲那麼生氣。
除了生活上還原,在政策上也很寫實。
當時的投機倒把,被認為是脫序、失範的經濟行為。
但有腦子靈光的年輕人,都在偷偷幹個體。
比如高考失利的李一鳴,一邊等待進廠分配名額,一邊倒賣點兒服飾用品。
後來個體工商營業執照放開,他再也不用東躲西藏打遊擊。
他還帶着黃玲、宋瑩一起織毛衣賺外快,貼補家用。
被時代浪潮席卷的,還有林武峰。
當時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急需高精尖人才指導,林工趁着周末去私企兼職。
在當時工廠工資只有幾十塊時,林工就靠兼職給家裡添上了巷子裡第一台電冰箱。
後來,在晉升的關鍵節點,林工被舉報 " 經濟犯罪 "。
也是這一遭,讓林工堅定了辭去編制,去沿海地區尋找新的機遇。
兒子林棟哲,也因為戶口變成廣州,高考考到了上海交大。
還有一個被改變命運的人,就是鵬飛。
他媽媽莊桦林是莊家的犧牲品,從小住廚房的是她,下鄉插隊的也是她。
鵬飛爸爸在貴州砂鍋寨大隊,一天只掙二角八分錢。
媽媽桦林為了給兒子在蘇州有張床,哀求了所有人。
最後還是大舅媽黃玲收留了他。
後來鵬飛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他能吃苦,又趕上了市場經濟。
他靠開客運掙到了錢,和林棟哲、莊圖南合夥搞批發,攢了些錢。
後面更是自己單幹,成立了私人客運公司。
時代浪潮滾滾向前,有人靠高考改變命運,也有人靠政策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主動走向生活
當然,本劇最大的争議,就是長大後莊圖南的人物刻畫。
雖然小演員零幀起手直接套娃更新,是正午陽光 + 導演張開宙的基操。
但這次選人也未免有些過于草率。
圖南 1.0-3.0 ⬇️⬇️⬇️
莊圖南從小到大都是學霸,他是家裡的長子長孫。
他爸爸是愚孝溫水煮青蛙下的犧牲者,爺爺奶奶也想讓他當犧牲者。
但媽媽黃玲敏銳的發覺并激烈反抗。
他起初恨媽媽,到逐漸理解媽媽,到和媽媽站在一起,是有覺醒的過程的。
但被範丞丞演成了笨蛋呆頭鵝,沒有一絲情緒轉化。
前期看到媽媽和莊家抗争的他——
鄰居叔叔勸他要理解媽媽時的他——
妹妹因為不想去爺爺奶奶家而激烈反抗父親時的他——
莊圖南的人設本身就不讨喜,這更考驗演員的塑造。
但範丞丞除了瞪眼伸脖外,只會一個招牌轉頭加面無表情。
在他的反襯下——
4.0 版本的莊筱婷(關曉彤 飾)和林棟哲(王安宇 飾),都顯得演技可以了。
除此之外,劇中值得細究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莊超英和林武峰的直接對比。
每每遇到巷子裡年輕人的新想法,莊永遠都是反對的。
一鳴要幹個體,莊超英覺得丢人。
物價上漲,黃玲、鵬飛囤物資,他覺得沒必要。
鵬飛要組車隊,他說鵬飛膽大包天。
但反觀林武峰,支持、給錢、投資!
在原生家庭層面更是完全不同。
林武峰也是一畢業就拉扯老家的弟弟妹妹。
但弟、妹非常感恩,後來發達了也不忘記拉林武峰一把。
但莊家,恨不得扒莊超英一層皮。
結婚多年還一直上交工資,稍微延遲就被阿爹阿婆罵沒良心。
這波還是和父母的教育有關。
其中某些支線劇情,也都是經過細細考究過的。
莊圖南大學暑期去參與的雲遙古城項目,在現實中對應的是山西平遙古城。
1981 年,阮儀三教授帶 12 名同濟建築系學生保護和規劃了平遙古城。
當時除了讓平遙接受新規劃,阮教授還說動文化部高級工程師羅哲文,撥專款用于修復已經受損的平遙古城牆。
後來在羅老的斡旋下,文化部撥了 8 萬元,相當于今天的 800 萬。
劇中包括李佳在内的 2 名女同學參與了此項目,現實中也确有兩名女性參與其中。
《小巷人家》剛剛熱乎乎的完結。
一口氣追完 40 集,就好像回到 80 年代做了一場夢。
它沒有聚焦年代戲中常見的苦難,而是講如何通過自我奮鬥,掙脫時代束縛。
它是在尋回鄰裡間 " 消失的附近 "。
它是在帶領觀眾一起在年代戲中細品——
愛拼才會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