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呂林眼中迷人的眼底世界,歡迎閱讀。
作者|王慧明
攝影|胡超揚
編輯|廖穎瑤
通訊員|邰夢雲 唐豔麗
本文共3108字,閱讀時間5分鍾
1851 年世界上發明了第一台眼底鏡,為眼底世界的探索者們提供了第一把鑰匙,從此無數的眼科醫生和發明家為揭開眼底的神秘面紗而奮鬥。
呂林就是其中一員,從 1986 年來到全國最權威的眼科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邁入眼底外科這道門,迄今近 40 年,數以萬計的眼底病患者将最後一絲光明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談及多年來的從醫體悟,國内眼底病學領網域的權威、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呂林說他喜歡用 " 動腦 " 這個詞來形容," 披上白大褂後大家優勢都差不多,因此,思維就顯得格外重要。好醫生不能僅局限做一個技術員,對手術機械性地生搬硬套。對手術的每一個步驟思考如何再提高,擁有創造性思維,醫生更重要的是要動腦,而不只是動手。"
1
意外
" 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1978 年殘春,收音機那頭傳來郭沫若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講,收音機這頭 15 歲的呂林興奮得幾乎要蹦起來了,一字一句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他心裡炸開了花。
" 我的夢想是成為像陳景潤一樣的科學家。" 呂林說。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呂林。
八十年代,從荒漠狀态中驚醒過來的中國,以此為開端刮起一股科研創新的風氣,在中山醫學院畢業後,呂林特意選擇報考北京協和醫院血液病專業的研究生," 當時想着血液腫瘤更容易成為科研創新的突破口。"
可人生總是充滿意外,檔案在郵寄北京的過程中出現了遺失,等他從廣州趕到北京時被遺憾告知失去了名額。看着這個愣在原地手足無措的小夥子,愛惜人才的招生老師撥打了正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毛文書教授的電話。
" 到現在我依然感謝那位只有一面之緣的招生老師。" 對于呂林而言,這一通電話,奠定了他一生眼科追求,他的醫道之路,也從那一刻展開。
初入眼科後,呂林便成為了我國第一批 " 玻切大師 " 高汝龍教授和吳樂正教授的學生。那個年代,老一輩的教授們治學都十分嚴謹,對青年人的培養更是重視,呂林回憶說,由于大量的眼病患者需要動手術,教授們也樂意讓年輕人嘗試,幾乎每個人的基本功都打得十分扎實。
而随着對眼底病的逐漸深入,他開始探索眼底學科裡更廣闊的未知領網域。
2
改良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一部精密的相機,眼底就是感光的 " 底片 ",用術語來說,眼底就是眼球内後部組織的統稱,用肉眼是看不見的,需要借助專業的儀器才能看見,包括老年黃斑變性、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脫離、高度近視引起的眼底病變等都屬眼底疾病。
雖不像白内障、青光眼般為公眾熟知,但它卻是不可逆致盲的首要病因。
據統計,我國眼底疾病患者占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 54.7%,在中國每年有超三百萬人新患眼底疾病," 一旦患病,患者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沼澤。" 呂林說,由于眼底結構比較復雜,即使患者找到最有經驗的醫生做眼底手術,也有可能無濟于事,最終失去視力。
◎ 由于疾病的復雜度高,在檢查設備完善、治療手段成熟之前,過去醫生大多不敢接觸這種無法治療的疾病。
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眼底病患者的治療情形更加惡劣。
" 我剛當醫生的時候,視網膜脫離的患者是很痛苦的,光是等床位就要等半年。" 呂林說,來了醫院後先要患者練習在床上吃喝拉撒,因為術後,患者需要完全卧床 1-2 個月,當時的玻璃體脫離後手術都采用‘外路’的方式,在眼球壁外面進行冷凝使其產生炎症反應(瘢痕粘連),患者平卧後通過自然重力讓脫離的視網膜重新復位。" 如果姿勢不到位或者時間不夠,視網膜就無法復位,患者失明的概率非常高。"
直至九十年代," 内路 " 手術方式在視網膜脫離疾病開始嶄露頭角,呂林注意到這一趨勢,立即在手術中進行應用," 内路 " 就是玻璃體切除後,然後在眼内注入氣體或者矽油支撐裂孔及脫位的視網膜,促進視網膜復位。
" 有氣體或矽油抵住脫離的視網膜,不需要純靠重力,意味着患者不需要長時間卧床,生活質量得到大大提高。" 呂林說。
而他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改良,臨床中有一部分患者屬于復雜難治性視網膜脫離,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脫離後性質變硬,即便有矽油或氣體的支撐也無法重新黏合," 就像是一個已經風幹變硬的海報,怎麼用力都無法重新貼回牆上。" 呂林大膽地在視網膜上 " 動刀 ",将部分上膜切掉,讓變硬的視網膜通過手術重新變軟。
" 視網膜一直都是大家不敢碰的雷,必須要有人先去突破。"随着治療手段的成熟,視網膜脫離的患者術後成功率從六成提高到了九成,說此話時呂林格外興奮與自豪。
◎ 從最初的視網膜脫離科到如今的眼底外科,近 40 年裡,這裡成為了許多眼底病患者的 " 最後一站 "。
3
突破
除了治療手段的改良,在眼科材料上,呂林也一直在尋找突破。呂林至今仍記得他一個特别的病患,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在醫院做了鞏膜環扎術,這屬于一個傳統的經典術式,主要是冷凍筆将鞏膜壁穿透,一直冷凍到視網膜,将視網膜裂孔封閉,之後再在眼球的表面勒上一圈環扎帶。" 這就好比是修理水桶,水桶裂開的這個紋路上,我們弄一個箍給它箍住。"
手術沒問題,但術後患者出現了極為嚴重的不适感,雖然保住了一絲視力卻看事物變形,處在一個 " 扭曲 " 的視界讓這個患者心态相當起伏," 明明是治病,怎麼還得了另一個病。"
呂林聽到時也很無奈,這是手術伴随的并發症之一,勒着的環扎帶雖然讓視網膜牢牢復位但也在無形中壓迫眼球變形,屬于利弊各占," 強烈的不适讓患者不得不再次面臨手術。"
◎ 相比大量的眼底疾病患者,目前中國眼底病醫生數量嚴重不足是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0 年,呂林和他的團隊經過幾番攻克,發明了 " 可松懈環扎新術式 ",運用可溶解材料,無需再次手術而使環扎帶在幾個月後自行松懈,既有效地提高了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一次手術成功率,又避免了長期環扎的副作用。
随後,呂林将這一成果發表在了眼科頂級期刊 Ophthalmology 上,被同領網域美國專家 Klufas MA 教授述評為 " 近 20 年來視網膜手術材料和技術的重要進步 "。
不斷改良與突破的背後,是當科學家的夢想一直激勵着他," 即便是現在做一台最普通的手術,我都會先思考我做的每一個步驟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改進了會不會對病人獲益,還有沒有辦法在提高,不停地思考才會有突破。"呂林說。
4
溝通
呂林眼中迷人的眼底世界,也有過不迷人的時候。
名聲在外,呂林是很多眼底病患者的 " 最後一站 "。作為全國頂級的眼科醫院,他所在的科室幾乎匯集了眼科最為復雜的一類疾病,許多患者從全國各地趕來後被告知,預約呂林手術時間已經排帶到了半年以後。
" 對于很多患者來說,失明比失去生命更讓他們恐懼。"
為了緩解患者的恐懼,呂林這麼多年來都會刻意地延長自己門診的時間,在看完所有預約的患者後,他會特意跑到門口看是否還有沒走或挂不上号的患者,問他們有沒有其它問題的想要咨詢," 雖然這時開不了藥,但和患者說上幾句話,幫他們分析一下病情,他們心裡都會輕松一點。"
◎ " 良心、耐心、平常心 ",成為呂林與病患一直保持良好互動關系的法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眼底病的防治工作依然嚴峻,身處一線的呂林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由于我國慢病發病率逐年提高,與慢病相關的眼底疾病,比如高血壓眼底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患病人數也随之大大增加。數據顯示,中國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慢病患者已經超過 3 億,這些慢性疾病的病變最終都會在眼部有所體現。
" 做眼底手術很復雜,像是在繡花,需要特别精細,但即便再小心,現實中多數眼底患者也并非一次手術就能解決。在醫療資源貧乏的地區,很多患者最終被放棄。" 呂林說。
◎ 在呂林的指導下,中山眼科中心在國内首先對眼底病手術進行了日間病房改革,使眼底病手術每年有 20~30% 的增長。
費力地摘下頗似礦工作業的手術鏡,在手術台上連續奮戰幾個小時候後,呂林這才意識到脖子抬不起來了,早已不再年輕的他停下來緩了緩神,又忙碌了起來。
等不到呂林手術,患者焦急,呂林的心裡其實更急," 呂主任已經是滿負荷的工作狀态了,一個星期 4 個門診日,還有 3 個手術日,如果不是真的熱愛,真的撐不下來。" 跟随呂林工作多年的林護士長說道。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