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那些離開大廠賣保險的年輕人,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新摘商業評論,作者 | 辛夷
" 從大廠離職,決定賣保險後,就在朋友圈官宣了我的新職業。" 田曉霞如是說。
保險似乎正在成為 BAT 互聯網大廠人的新歸宿。
越來越多大廠人加入保險行業,他們從光鮮亮麗的職場離開,踏入極具反差感的保險大門。
他們有的在互聯網大廠工作多年,有的從清華北大畢業,有的就讀于國際知名高校,但現在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保險人。
賣保險,斜杠大廠人的新選擇
我跟田曉霞約在清吧見面,藍色挑染的齊肩短發,背着國家地理的彩色雙肩包,一身休閒裝。這跟大眾眼中一身職業正裝的保險人有很大差距,第一眼會讓你感覺她正在去趕赴一場朋友的聚會。
田曉霞,國内某 985 大學畢業,畢業後在媒體當過主編,之後跳槽到阿裡做運營,現在是一名保險經紀人,剛入職三個月。
" 高中時候的夢想是去流浪,當時最喜歡看雜志就是《國家地理》,雖然在這個社會卷了多年,但在公司這樣單一組織形式工作久了,内心反而更加思念當年的夢想,當初選擇讀新聞、做記者的初衷也是希望自由自在地環遊世界。"
賣保險,讓田曉霞重新看到了實現最初流浪夢想的可能性。
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同校賣保險的經紀人劉同,劉同主業經營雲南民宿,保險經紀人只是副業,同時他還偶爾接一些遊戲設計項目。劉同本科國内 985 大學遊戲設計專業,碩士在國外 TOP 大學學教育。
劉同畢業後從事在線教育行業,在經歷雙減之後重新考慮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決定去做保險經紀人。
" 劉同的狀态我很喜歡,他其實基本上都是自由職業的一個狀态,他是民宿老板作為主業,保險經紀人作為副業,同時兼職遊戲設計,相當于他有很多 Slash 那種感覺,他有時會在雲南,過段時間可能在北京,最近打算去國外,但這并不耽誤他的工作,未來我可能也會向這個職業方向發展。" 田曉霞表示。
劉同的朋友吳銘,某大廠互聯網運營,他當時遭遇了嚴重的職業危機。一方面是年齡危機,另一方面覺得自己沒有必要依附于公司平台才可以繼續有一份穩定收入,在跟劉同聊完之後不久,也加入了保險經紀人行業。
劉同團隊也吸引了不少與他同頻的大廠離職人,保險只是他們眾多職業選擇中的一種,大部分都身兼數職。
李娜在國内互聯網大廠工作七年,因二胎產假結束復工趕上組織結構調整,選擇辭職。
" 辭職後,家人發生意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通過這件事也加深了我的抗風險意識,今年 4 月份,偶然間接觸到我現在的引薦人,了解到工作時間相對自由,讓我下定決心開始賣保險。" 李娜表示。
李娜在賣保險的同時,也在運營自己的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賬号,分享日常生活以及保險行業的知識。
賣保險,似乎在打開離職大廠人的新生活。
保險人,BAT 互聯網人的新歸宿
選擇賣保險是田曉霞感性和理性的雙向選擇。
" 我在阿裡工作了三四年,工作比較穩定,在大廠工作久了螺絲釘的感覺會很重,再加上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很焦慮的行業,如果一直在一個崗位上,其實會擔心自己本身的職業競争力,就想看看有沒有新的工作機會,發展一下副業,但發現整個環境不是很好,綜合性價比,選擇了保險行業。"
選擇副業的時候,田曉霞比較看重三點。一是這個職業是否适合自己;二是否有前景;三自己是否可以長期做下去。
田曉霞認為,賣保險和她的性格有一定匹配度,她可以在這提供價值。
" 我自己本身是比較愛研究和學習的人,作為一個文科生,我是搞技術傳播的,技術這個東西很多人不太願意去了解,但是我比較有好奇心,比較願意去學習研究。我平時去購買產品的時候會做很多對比,而且我之前在大廠的工作是互聯網運營,做保險的產品對比表我很擅長,沒有人做表比互聯網運營還要厲害。" 田曉霞半開玩笑地說道。
保險是一個足夠復雜的產品,如果用戶選擇自己在網上購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搜索、了解這些不同的產品,以及不同產品有什麼區别。如果有一個保險經紀人進行講解,客戶會對保險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也知道怎麼選合适,產品經紀人可以幫到客戶,省時、省力、省錢、省心。
簡單來說,保險經紀人會根據客戶的利益,為投保人 " 貨比三家 " 選擇最适合的保險產品,提供中介服務,并收取傭金。
除了 " 合适 " 外,田曉霞還希望通過賣保險獲得改變自己的機會。
" 這個世界對外向的人是偏愛的,如果不是十分優秀,其實你是沒有資格内向。我并不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或者外向的人,甚至我覺得自己有一點點社恐,但是保險經紀人他需要跟别人交流,去傳播保險知識,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改變的機會。"
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是吸引田曉霞進入保險行業的主要動力。
從保險密度來看,2010 年以來,保險密度雖然快速增長,然而想要達到平均水平還有上升空間。2021 年我國保險密度為 520 美元 / 人,相較于全球平均保險密度 661 美元 / 人,保險密度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股票長紅,基本沒有人可以盈利,大家發現前幾年賺的錢都只是運氣,之後憑實力把錢又虧了回去。
這時,保險憑借 " 穩 " 重回大眾視野。
很多人在股市中一頓操作猛如虎,還不如在保險中購買增額壽等理财類險種賺的多,增額壽的利率大概在 3% 左右。
從宏觀角度來看,保險業的春天剛剛來臨,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微觀上,随着全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對保險行業的觀念也在改變。現在越來越多人主動了解保險,購買保險。
" 都是客戶找我,我不找客戶,我會在自己的社交賬号中發布一些關于保險的内容,如果客戶感興趣會主動聯系我,而不是之前保險人那樣死纏爛打讓客戶買保險,保險人和客戶都在進步。" 田曉霞表示。
田曉霞認為,保險是一個可以長期做下去的職業,沒有大廠的年紀焦慮,甚至沒有退休的說法。
" 保險門檻相對較低,更加看重經驗和人脈的積累,剛開始一兩年拓客比較困難,如果你一直做下去,經驗就會慢慢積累出來,做的越久身邊的客戶越多,老客戶會給你介紹新客戶,拓客會變得相對容易。"
做保險不像在互聯網大廠那樣拼體力,到 35 歲性價比就不夠高,保險經紀人像 ' 陳年老酒 ',越來越香,專業、經驗、客源這三個東西都是需要慢慢積累的。
越來越多大廠人轉業選擇當保險人,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看好保險行業的發展前景,并不是他們人到中年的無奈選擇。
被割過韭菜的年輕人,買保險 " 保錢 "
" 二三十歲的高學歷年輕人,正在成為買保險的主力軍。" 田曉霞總結說。
有報告顯示:26-55 歲人群成為保險消費的主力軍,其中 26-35 歲人群占比達到 33.13%。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群不僅覆蓋了家庭頂梁柱的人群,還覆蓋了初為父母的青年人群,其對保險的需求規模較大。
此外,保險消費人群還出現了一定的地區差異。在我國保險消費群體主要聚集于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合計占比超過一半份額。
最近幾年,在基金和股票市場,損失 40% 甚至 50% 的大有人在,因此很多有 80、90 後把保險當作一種穩妥的理财方式。
他們之中大部分選擇儲蓄險中的增額壽,增額壽一般是繳納 5 年後就可以随時退保,交完 7-8 年就可以回本,是一種鎖定終身的收益。
" 很多人是把增額壽當做理财產品來看,它有理财的功能,但又不完全一樣。很多人選擇将 7-10 年用不到的錢存到保險裡。" 田曉霞表示。
普通銀行利率較低,未來可能更低,而增額壽的利率是 3.5% 的預定利率,也就是說你每年會增長 3%-4% 的資產,"731" 後部分產品會在 2.8%,增額壽的現金增長會寫進合同,它能做到保本和收益,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購買增額壽來理财。
最新政策規定,今年 7 月 31 日将停售三類人身險產品,包括預定利率 3% 以上的傳統險、預定利率 2.5% 以上的分紅險,以及保證利率 2% 以上的萬能險,這一政策被業内人士稱為 "731"。
" 在今年 731 前,我對預定利率 3% 的產品做了很多功課,覺得這個產品非常好,我買了三份這款產品,第一次不太熟悉買了 5 萬,第二次買了 30 萬,停售前我又買了 15 萬,停售前我還私聊了一些朋友,向他們安利這款產品,有不少朋友都在停售前購買了,并認為很劃算。" 田曉霞說。
除了增額壽,重疾險也是年輕人購買較多的保險產品。
因為最近幾年經常出現加班猝死的事件,田曉霞身邊不少同事和朋友都有購買重疾險,為自己日後生病添一份保障。
田曉霞第一個客戶就是購買重疾險,歷時将近三個月直到最近才籤下合同。客戶體檢時血壓、腫瘤标志物以及 BMI 異常,嘗試多家保險公司產品,一家拒保,三家加費,直到最近才籤下一家正常保費的公司。
" 這個客戶的體況還算不錯,其他朋友各種結節、焦慮抑郁、先天性疾病等非常難買重疾險,小朋友保險非常好買,成年人買重疾險來回拉鋸,需要跟保險公司各種溝通,這屆年輕人太難了。" 田曉霞表示。
越來越多收入穩定的年輕人,會選擇購買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等,希望把自己的基礎保障做好,不拖累父母,承擔家庭的責任。
" 現在有一些年輕人選擇不交社保而買商業保險,但我不推薦這樣做,雖然社保屬于保而不包,商業險要優于社保,但這兩個都不能百分比解決全部問題,最好是兩個加起來做一個組合,才能無縫銜接,最大限度降低風險,社保 + 商保,讓生活更美好。" 另一位離開大廠的保險人吳桉說道。
保險也内卷,是大廠員工選擇的好出路嗎?
" 選擇大于努力,保險是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之一。" 吳桉表示。
從歷史上看,我們的保險行業起步較晚,僅有短短百年的歷史,而其他地區已經發展了将近三百年。
此外,人口老齡化、社會壓力導致的疾病年輕化趨勢以及房產、股市投資的高風險化都在暗示着保險市場缺口巨大,未來發展擁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保險無疑是一個有前景、有保障的紅利職業。
事實上,每個行業都遵循 " 二八法則 ",優秀的就只有 20%,行業的宏觀前景并不等于微觀個體的發展方向,對于保險到底是不是大廠員工離職後的好出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知。
" 有一個明顯的感受,今年入職保險行業的人很多,不僅有從互聯網大廠離職的人,還有做教育、房地產的人都在進入這個行業,高知分子在向保險行業匯聚。" 吳桉表示。
不僅吳桉有這種感受,田曉霞也多次表示,高學歷是現在保險行業的新特點。
" 保險行業也很卷,現在越來越多優秀的人加入到保險行業,一個客戶身邊可能同時有好幾個經紀人在服務,你要跟别人去競争,獲得更多客源,就需要不斷的學習,變得更加專業。" 田曉霞說。
田曉霞認為,做保險需要非常自律,合理分配學習、拓客時間,這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保險行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每個保險人的必備功課。吳桉認為保險是一個一生學習的職業,同行分享會以及兩個小時的專業知識學習是他每天的常态。
" 保險本質上是銷售,但我認為這是最難的銷售,因為你要把認知裝到别人的腦袋裡,還要把錢從别人兜裡掏出來。" 吳桉半開玩笑的說。
保險行業有句名言:永遠找下一個。不要因為一兩個客戶而影響你一整天的心情,把客戶當成朋友慢慢培養,總有一天客戶會需要。
97 年的田曉霞的選擇機會會更多一些,最近她又有了新的職業規劃。
" 我打算先賣一段時間保險,如果不行,然後再去行業卷一卷。" 田曉霞最後說。
對于吳桉來說,如果不出意外,他将一直從事保險行業。" 這個行業本身屬于一個長期努力的職業,客戶将未來一生的事情托付給我,我要考慮對他們負責,如果之後子女喜歡這個行業,我也會着重培養。" 吳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