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企業家,最近在關注哪些事?,歡迎閱讀。
民營企業座談會 17 日在京召開。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家涉及信息通信技術、智能手機和電動車、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多個領網域。
他們都是誰?所在企業近期有何動态?
據新華社: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等 6 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 8600 億元
作為全球領先的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出席了 17 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在此之前,任正非最近一次出現在新聞裡,是上周參加一個閉門會議。據媒體報道,上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矽基流動 CEO 袁進輝、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努斯學社創始人範曉東等人前往華為拜訪學習,與任正非進行交流。
華為公司發展一直廣受關注。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 2 月 5 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說,"2024 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華為整體經營達到預期,ICT 基礎設施保持穩健,消費者業務重回增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快速發展,全年銷售收入超過 8600 億元。" 華為把高質量作為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石,面向未來,外部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但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發展趨勢是确定的,華為将持續加大戰略縱深投入,把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帶給全球客戶。
比亞迪:重視汽車智能化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 月 10 日剛剛出現在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現場。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表示:" 沒有智駕的車将成為少數派,2025 年是全民智駕元年。"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非常重視汽車智能化,在此方面的戰略布局也很早。目前,智駕普及的最大阻礙是高昂的價格,大部分消費者沒有機會接觸智駕。比亞迪将通過全民智駕戰略,加速智駕普及,實現高階智駕全覆蓋。
在王傳福看來,從今天起,智駕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稀罕事物,它會成為提高駕駛安全、減輕駕駛疲勞的必要工具。伴随着越來越多中國品牌的發力,中國智駕将形成飛輪效應,數據的積累和迭代的速度都會越來越快,智駕将成為中國汽車的一個新名片。
新希望:" 養殖大戶 " 扭虧為盈
座談會上,不僅有高科技企業的負責人,還有與民生緊密相關、大家都頗為熟悉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據公司官網,由劉永好創立的新希望集團,現已擁有世界第一的飼料產能,中國第一的禽肉加工處理能力,是中國最大的肉、蛋、奶綜合供應商之一。
前不久,新希望發布 2024 年度業績預告。2024 年全年,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 4.5 億元至 5.5 億元,同比增長 80.58% 至 120.71%;扣非淨利潤 5.4 億元至 6.4 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新希望相關負責人今年年初表示,公司在 2024 年雖實現了扭轉局面,但仍處在 " 持久戰 " 階段,目前還處在第一個修復階段、至關重要的第二年,并明确提出今年公司仍需要修復多個公司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修復 " 國内飼料業務的核心競争力 "" 資產使用的效率 "" 資產負債表 "" 團隊的信心 " 和 " 過去幾年大發展時留下的其他後遺症 " 等。
韋爾股份:專注影像傳感芯片
韋爾股份作為半導體龍頭,其核心產品影像傳感芯片主要用于消費電子市場。虞仁榮現為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行業資訊顯示,2024 年以來,半導體和消費電子行業均迎來市場回暖,雙重景氣推動下,韋爾股份實現了業績與估值的 " 戴維斯輕按兩下 ":業績方面,2024 年公司主營業務淨利潤增長超 20 倍;估值方面,從 2024 年 9 月末至今,股價最大漲幅超 74%,一舉扭轉了長達四年的頹勢。
業内分析,随着高端智能手機的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智能駕駛滲透,韋爾股份在智能手機和汽車智能化發展上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宇樹科技:機器人與 AI 結合
此次座談會上,除了老牌企業外,還有科技新銳——宇樹科技,這家公司與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等 6 家科技新銳企業被合稱為 " 杭州六小龍 "。
據報道,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是一名 "90 後 ";宇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業務涵蓋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多個領網域。
2025 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群穿着花棉襖的機器人吸人眼球。這群春晚舞台上的炫酷 " 顯眼包 " 名為 H1,正是由宇樹科技企業研發。這已經不是宇樹科技的產品第一次登陸春晚了。早在 2021 年的牛年春晚,機器牛 " 犇犇 " 就已完成國内首次高性能四足機器人集群舞蹈表演。
近期,王興興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目前 AI 跟機器人結合的技術臨界點還沒到。他預計,快的話可能三年到五年以内。" 現在大家已經看到通用 AI 的苗頭了,有更多人想把機器人跟 AI 結合,加入這個行業的人更多了。"
小米:電車領網域實現突破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 2 月 14 日召開的 2025 海澱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小米在電動汽車領網域的突破是近年來的一大亮點。
公開信息顯示,自去年產品上市以來,小米在短短 9 個月内交付了超過 13.5 萬輛電動汽車。目前,小米電動汽車的訂單已經排到了 6 至 7 個月之後。
雷軍表示,電動汽車業務的成功為小米的整體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他透露,小米将繼續加大在電動汽車領網域的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更新,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