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收入同比增長51.8%至4.74億,黑芝麻智能加速領跑智駕生态頭部梯隊,歡迎閱讀。
3 月 31 日,黑芝麻智能發布 2024 年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4 年公司營收達 4.74 億元,較 2023 年的 3.12 億元實現 51.8% 爆發式增長,創歷史新高;毛利率從 2023 年的 24.69% 提升至 41.1%,标志着規模化量產與技術降本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業績增長得益于全球汽車智能化浪潮的加速推進。随着自動駕駛乘用車滲透率持續攀升,作為智能駕駛核心的車載 SoC 芯片市場迎來結構性機遇。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8 年全球、中國車規級 SoC 市場規模分别達 2053 億元、1020 億元,2023-2028 年 CAGR 分别為 28.81%、30.74%,車規級 SoC 芯片市場規模将超過千億元。
在這場千億級市場争奪戰中,依托車規級芯片的技術先發優勢,黑芝麻智能通過與多家頭部車企的深度綁定,在新能源與燃油車雙賽道實現定點量產規模持續增加。
據了解,黑芝麻智能 A1000 系列芯片已在吉利、東風及比亞迪等頭部車企規模化量產交付。武當 C1200 系列跨網域融合芯片,完成了基于武當 C1236 芯片的城市無圖 NOA 的功能驗證,與一汽、東風、安波福、均勝電子和斑馬智行等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截至 2024 年末,武當 C1200 系列芯片已獲得 2 家主流 OEM 量產定點,預計 C1200 家族會成為行業首個量產的跨網域融合或者艙駕一體平台。
技術優勢支撐下,黑芝麻智能在海内外市場雙線并進,同眾多歐美海外車企及 Tier1 建立起多維度合作關系,以前瞻性布局為開拓海外智駕市場奠定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黑芝麻智能并未将業務局限于乘用車市場,而是憑借 " 芯片 + 算法 + 生态 " 的三位一體戰略,實現從 " 車端滲透 " 到 " 全場景覆蓋 " 的跨越,通過構建開放的技術生态體系,将成熟的量產經驗向商用車、專用車、車路雲一體化以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網域延伸,商業化進程加速推進。
報告期内,黑芝麻智能商用車領網域客戶持續快速增加,公司 Patronus 2.0 系統落地環衛車、重卡,AEB、盲點檢測功能實現規模化;車路雲一體化方面,黑芝麻智能獲得了包括成都、襄陽、寧波、天津等多個城市的項目試點;公司參與交付智駕芯片及算法方案,涵蓋智能網聯、L4 及以下無人駕駛、車路協同等多功能應用場景。
另據黑芝麻智能透露,公司 A2000 芯片及 C1200 家族芯片賦能機器人及具身智能領網域,公司将陸續與多家機器人主體企業合作,預計 2025 年批量出貨。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目前,以全球視角來看,機器人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在技術更新和成本下降的驅動下,應用場景有望不斷豐富,遠期機器人市場空間廣闊,将進一步利好以智駕起家的主控芯片廠商。
展望 2025 年,黑芝麻智能表示,将加速新客戶、新車型的開拓,尤其是新能源頭部客戶的量產交付,推動芯片出貨量和收入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