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國產懸疑,陷入「爛尾怪圈」,歡迎閱讀。
作者 / 富貴
十三年前兇手的 DNA 被鎖定,《塵封十三載》終于有了新進展。
憋屈了十幾年的老衛在廁所裡激動的轉圈圈,仰天無聲喵喵叫 …… 同時,越來越多的可疑嫌疑人慢慢浮現,觀眾也開啟了猜兇模式。(好奇大家猜的都是誰呢?)
還有四天就大結局,觀眾們心裡也捏了一把汗,就差最後一哆嗦了,可千萬不要爛尾啊!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同類型題材的《他是誰》爛尾在前,加上此前三部迷霧劇場在家庭倫理裡迷失自我,大家都快患上懸疑 ptsd 了。
而《塵封十三載》播到現在中規中矩,在同行的襯托下,目前成了今年懸疑劇的口碑 top1。
接連幾次口碑滑鐵盧,讓人不由好奇,國產懸疑都怎麼了?從 2020 年迷霧劇場掀起新一輪懸疑狂潮以後,國產懸疑似乎進入了漫長的停滞期,究竟什麼時候能等到下一個爆款呢?
口碑 top1,全靠同行襯托?
《塵封十三載》采用了雙時空叙事,在人物弧光上頗具看點。
十三年前的兇殺懸案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衛峥嵘(陳建斌飾)從脾氣火爆的一線刑警變成了警員圖書室裡的佛系管理員,曾經稚嫩的警隊新人陸行知(陳曉飾)成了成熟穩重的刑警隊長。
曾經的兇案嫌疑人,十三年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尤其是令人唏噓的 " 刀哥 " 郭勝利(譚凱飾),從風光無限的黑社會大哥變成心系女兒的老父親,成為一大淚點。
但在叙事節奏層面,《塵封》已經漸漸暴露出其薄弱之處。
十三年前後劇情反復橫跳的過程中,随着受害人越來越多、交叉剪輯越來越頻繁,生硬的轉場、回憶閃回讓觀眾看得一團亂麻,後續如何收尾才能決定《塵封》的最終口碑。
同類型的《他是誰》就是前車之鑑。劇情案件進行到一半,受害者們都已經傻傻分不清了。尤其是感情線、掃黑線、警局群像亂入以後,劇情焦點變得越發模糊,導致還沒交代清楚情節就強行結尾。被觀眾大呼爛尾、詐騙,豆瓣評分也從 8.3 分直接掉到 6 分。
" 爛尾争議 " 已經成為懸在懸疑劇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從這一季的迷霧劇場上,我們也能看到這一點。
《回來的女兒》從第六集開始就開始缺乏有效劇情,人物動機不合理,漏洞百出,被網友調侃都不是 " 爛尾 ",而是 " 爛腰 "。
前期被誇電影感爆棚的《平原上的摩西》,也被質疑 " 節奏過慢 "" 鋪墊過多 "" 挖坑不填 ",很多觀眾還沒熬到大結局就紛紛棄劇。
《回響》不僅前期深陷 " 不尊重女性 "" 狗血抓馬 " 等争議,結尾更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兇手、強行破鏡重圓的夫妻獲得一片差評。
上半年,期待值頗高的幾部懸疑劇紛紛高開低走,無疑打擊了觀眾對于懸疑的信心。
懸疑 ptsd,誰的鍋?
懸疑 " 爛尾 " 的背後,其實更多是劇本層面的問題。劇本不扎實,懸疑感也只能全靠演員、配樂和剪輯來湊。
2021 年由知名文藝片導演王小帥執導的《八角亭謎霧》,即便是老戲骨雲集,也因搖晃的鏡頭、刻意的減幀、沉悶的色調被批 " 故弄玄虛 "。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今年迷霧劇場兩部作品《平原上的摩西》《回響》上,電影級别的畫面和質感依然難以掩蓋劇本孱弱的事實。
懸疑是一個重情節、輕形式的類型,在影視產業各個環節、尤其是原創劇本創作的工業化形成之前,懸疑類型嚴重依賴于成熟 IP。
可以看到,近期的幾部懸疑《回來的女兒》《平原上的摩西》《回響》《塵封十三載》均出自懸疑小說 IP。
而懸疑爆款也更多出現在知名的懸疑 IP 上。如此前的懸疑爆款《無證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均出自紫金陳 IP。
随後紫金陳出走迷霧、攜手優酷,第二季迷霧劇場在萬眾矚目下陷入口碑谷底,觀眾漸漸發覺,我們愛看的可能不是迷霧劇場,而是紫金陳。
但成熟 IP 數量畢竟有限,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顯然供不應求。幾個知名 IP 都在被争先恐後的開發中,如現代懸疑紫金陳、雙雪濤、雷米、秦明、蔡駿,盜墓系列的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古裝懸疑馬伯庸等。
除了 IP 之外,改編水平的參差不齊也成為懸疑發揮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比如《回廊亭》饒是有著名的東野圭吾 IP 加持,但在劇本魔改之下,女主復仇的戲份縮減、愛情線含量飙升,成為了類型模糊、不倫不類的懸疑劇。
《回響》中,即便是原作者東西親自操刀改編,也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不少馮氏元素在裡面,尤其是劇中的兩性觀招來了觀眾 " 三觀不正 " 的批評,對于結尾的改動也令原著粉感到惋惜。
與此同時,近幾年海外懸疑劇佳作不斷,在不同的細分類型上都拿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佳作。
如女性懸疑裡的美劇《致命女人》《殺死伊芙》、台劇《華燈初上》《她和她的她》;帶有穿越元素的高概念懸疑韓劇《信号》《365:逆轉命運的 1 年》;帶有青少年犯罪、校園暴力等社會議題的韓劇《少年法庭》《豬猡之王》等等,都拔高了類型化懸疑的作品水準。
因此,國產懸疑也在面對觀眾更高的審美需求和評判标準。
下一個懸疑爆款在哪裡?
觀眾的口味在變,為了順應市場環境,近幾年國產懸疑其實也在慢慢轉型,從硬核刑偵懸疑向泛懸疑、高概念演化,并且拿出了一些誠意之作。
比如去年的開年爆款《開端》就引入了 " 無限流 " 的概念,在劇集市場上掀起了一股 " 無限流 " 風潮;《獵罪圖鑑》以 " 畫像師 " 的角度切入,為懸疑類型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在古裝懸疑上,近年也不乏一些黑馬作品。如《御賜小仵作》《唐朝詭事錄》都以緊湊的劇情、奇觀化的案件、高濃度懸疑感吸引了觀眾眼球。
那麼,未來還有什麼樣的潛力股類型?
一是掃黑類懸疑劇。《掃黑風暴》《罰罪》在近幾年是該類型的佼佼者,今年的《狂飙》之火熱也說明了觀眾對于掃黑題材的偏好度。
接下來還有《消失的第十一層》《兇案深處》《掃黑之拂曉行動》均涉及了掃黑元素,《獵冰》則涉及了目前比較少見的掃毒元素。
二是古裝懸疑上的多類型開發。帶有奇幻、權謀元素的《天啟異聞錄》、復仇元素的《九義人》、武俠元素的《蓮花樓》、歷史題材《大唐狄公案》、以及漫改古裝懸疑劇《大理寺少卿遊》都将給古裝懸疑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感。
三是女性懸疑劇上的探索也非常值得矚目。比如聚焦唐朝女性刺客組織的《隐娘》;讨論律師職業倫理問題的《不完美受害人》;兩性情感與心理懸疑疊加的《雙食記》等都是在女性懸疑題材上的創新。
除此之外,民國懸疑多往在奇幻和諜戰方面疊加,如《孤舟》《一曲三笙》等;現代懸疑則在科幻、探險元素上尋求新的創新點,如《仿生人間》《西出玉門》等。
同時,懸疑也在走向生活流。去年《警察榮譽》中警局群像的成功塑造,讓多以刑偵、犯罪為主的公安題材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更加立體化、多面化的警察形象也逐漸成為市場偏好。待播的《漫長的季節》《南來北往》均采用生活流、輕懸疑的方式切入了懸疑類型。
國產懸疑劇走到 2023 年,已經踏入了邁向 3.0 的探索時期,在類型化突破才是尋求下一個爆款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