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上海:鼓勵學校構建教師和人工智能協同的“雙師課堂”試點,歡迎閱讀。
圖片由 AI 生成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實施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 — 2026 年)》(以下簡稱《上海方案》)的通知,鼓勵并支持全市中小學(含中職校)、幼兒園廣泛開展人工智能教學實踐與體驗,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與培養機制,全面提升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和樣态重塑,打造人工智能與上海基礎教育融合發展的新高地、新業态和新模式。
《上海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學實施要求(試行)》同時發布。
《上海方案》提出,到 2026 年,形成高标準、高質量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高地、實驗基地和重點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應用創新實踐案例和經驗,支持中小學與高校積極合作探索人工智能領網域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并構建一體化培養模式,全面提升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廣泛推進人工智能在基礎教育領網域普遍應用,以先進數智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學校治理水平。
《上海方案》提出了 8 項重點任務:
實施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建設行動。義務教育階段,在小學四年級、初中七年級開設人工智能地方課程;高中階段,在國家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課程實施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人工智能應用教育教學内容;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利用高校、企業等外部資源,按照基礎普及、進階拓展、綜合提升的分層框架,主動建設人工智能校本課程。鼓勵中小學依托人工智能校外教育基地,研發基于真實情境的人工智能應用實踐課程。打造上海市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學習平台,逐步建設覆蓋各學段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學資源。
實施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行動。組織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建設與迭代包含教案、課件、作業等教學資源以及教學策略、學習方法的高質量知識庫,構建學科知識圖譜、建設自适應學習平台和智能助教系統,鼓勵中小學試用科研機構研發的綜合性教育專用大模型,積極探索實施人工智能賦能學生個性化學習與成長。組織中小學廣泛開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 " 五育 " 的創新實踐,鼓勵教師普遍使用教育大模型并在教學環節和班級管理、家校互動、科學研究與研修等方面加強個性化智能應用。鼓勵學校探索構建教師和人工智能協同的 " 雙師課堂 " 試點,開展人機對話式學習、項目化探究學習、個别化自适應學習等應用,推進大規模因材施教并滿足學生多元學習需求。
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教師能力提升和發展行動。分層次組織中小學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的人工智能教育和智能化教學專題培訓,多途徑、多形式、高水平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支持各區、各校引入課堂教學智能診斷與評價工具,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育績效進行全方位、多維度智能分析,為教師開展并改進教學與教研提供大數據精準支持。探索建設教師專業能力智能評價系統,動态采集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和學習活動數據,形成教師成長畫像,構建 " 數字畫像 + 精準培訓 + 智能評價 " 的教師專業發展新模式。建設上海中小學教師研訓一體化平台和專業化發展網絡社群,激勵教師共建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經驗,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促進教師個性化學習和業務能力提升。加快人工智能優秀師資人才引育,設立跨校學習研究共同體,支持教師參與人工智能領網域的科研突破瓶頸,提升教師創新實踐能力。
開展人工智能改進優化教育教學評價行動。充分利用教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積極構建多元主體、人機協同的教育評價模式,提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确性,推進教育評價創新變革。伴随式采集課堂教學多模态大數據,基于影像分析、語音識别、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開展課堂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開展學生學習成效智能分析與評價。積極探索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點突破瓶頸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學生高階思維和創新能力評價,以及學生身心健康監測、分析和預警。探索大數據和智能導師支持下的學生增值評價,構建學生成長數字檔案袋,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開展學生人工智能整體素養提升行動。鼓勵中小學融合高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和科技企業等各方優勢與資源,依托人工智能校外教育基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人工智能素養提升活動,加強人工智能知識學習與場景實踐體驗,切實增強人工智能教育意識與應用技能。搭建各類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展示平台,積極培育并宣傳推廣學生人工智能學習和實踐成果,提高學生對人工智能教育的認識。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專項競技比賽項目品牌,組織本市學生廣泛參與,促進人工智能領網域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和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
實施人工智能教育重點應用場景建設行動。推進上海智慧教育平台、中小學數字教學系統、學前教育 " 園園通 " 等綜合性教育應用平台的智能化更新,增強人機互動功能。鼓勵并支持中小學和幼兒園自建或與人工智能行業頭部企業聯合建設創新實驗室、智慧學習空間、人工智能體驗館、實踐教育場所等特色應用場景,為學生提供集課程資源、實驗硬體、網絡平台于一體的人工智能教育場所。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實施校園環境智能化改造,積極建設智慧學習、智能管理、智能科研、智能安防、智能服務等應用場景,賦能學校文化建設、辦公管理、課後服務、體質健康、心理輔導、安全防控、校園生活、家校共育等領網域,營造環境沉浸式、管理精細化、生活便捷化、服務個性化的校園人工智能應用生态。
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治理水平提升行動。加快對全市教育大數據的歸集與整合,制定并完善數據标準與治理體系,加強綜合開發與利用,形成可視化、可計算的教育數據資產,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決策系統,促進教育決策精準化和教育治理高效化。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質量評估監測與督導,為實施針對性的專項督導提供數據支撐,為學校教育教學診斷與改進、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決策及發展趨勢研判提供重要支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基于人工智能優化管理流程、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定制服務、結合數據模型實現智能預判,不斷提升學校綜合治理水平。
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整體性試點與示範性應用行動。設立 2 個 "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 ",優化頂層設計和機制保障,整區實施人工智能普及性教育以及探索人工智能在課堂教學、師生發展、教育評價等方面的多樣化、大規模、常态化應用。指導并支持建設好教育部設定的 6 個 "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遴選 80 所學校(中小學、幼兒園、中職校)設立為 "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實驗校 ",建設人工智能特色課程,實施多元化場景建設與應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創新實踐案例,總結人工智能賦能學校創新變革的可行路徑。組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實驗學校聯盟,建立健全協作機制,共同開展教研培訓、展示交流等活動并推動場景共建、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構建并培育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聯合體。
《上海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學實施要求(試行)》同時發布,自 2024 年秋季學期起,系統推進上海中小學(含中職校)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持續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實施的有效路徑。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豐富教育教學資源,加強人工智能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學校與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等多方協同的教育共同體,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教學和評價方法,提升中小學生人工智能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