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手機殼賣到300元+,藝術家聯名還能有什麼新花樣?,歡迎閱讀。
文|張子怡
編輯|袁斯來
當下,品牌聯名、跨界營銷成為消費品打開銷量的新途徑。
瑞幸在咖啡界将 IP 聯名 " 卷 " 成日常營銷,醬香拿鐵剛過," 貓和老鼠 " 又來;優衣庫同設計師的聯名產品也成為日常,3 個月推出 11 款聯名。手機殼品牌 CASETIFY 更是用眼花缭亂的 IP 聯名拉動銷量,贊萌露比、卡皮巴拉等等爆紅的 IP 形象近乎被它一網打盡。
同咖啡、服飾相比,在 CASETIFY 已經囊括大量熱門元素的情況下,手機殼廠商要想再做聯名營銷、玩出花樣并不容易。
更何況,花樣翻新的聯名之下品牌面貌的塑造,以及在國内手機殼 9.9 元包郵和華強北強大復制粘貼的能力面前,說服消費者花費動辄三四百元的價格購買手機殼,需要些 " 真 " 本事。
但成立于 2015 年的 PITAKA 賣出了自家的高價產品。它以芳綸纖維(又名凱夫拉)及碳纖維等新材料制作配件,其手機殼定價 300 元以上,年營收已突破數億元。
12 月 17 日,PITAKA 推出了首款藝術家聯名產品,同當代藝術家又一山人合作,推出「紅白藍」手機殼新品。
01 聯名新嘗試
又一山人(黃炳培)出生于 1960 年代的香港,他以紅、白、藍三色相間的尼龍帆布袋作為元素、創作出一系列藝術作品,包括海報及立體裝置等 。香港在經濟飛速發展期,紅、白、藍尼龍布随處可見,黃炳培将「紅白藍」與編織結合,成為其個人标志性視覺符号的基本特質。90 年代,他的作品受到國際廣泛關注後,紅白藍也逐漸成為香港經典符号之一,現在已經是 " 港風 "、" 懷舊 " 的代表。
又一山人在活動現場。
事實上,紅、白、藍三種顏色的交織,在手機殼中不少見,然而對于以芳綸纖維材料為主生產的手機殼而言,做到顏色的編織需要克服一些難點。
芳綸纖維是世界上最堅韌的材料之一,制作出的手機殼極其輕薄,這是 PITAKA 手機殼的最大特性。只是芳綸纖維本身染色困難,產品顏色有所限制,以單色為主,且編織紋理較為單一,通常為斜紋編織。
芳綸纖維的淺色編織有相當大的技術難度。PITAKA 團隊告訴 36 氪,淺色編織手機殼制作要求極高。淺色芳綸纖維材料在供應方面較為稀缺,PITAKA 在供應鏈上幾乎很難找到有專門提供定制淺色芳綸纖維的供應商。
工藝層面,淺色浮織因為材料的特殊性,在加熱固化的過程中,容易變暗或透色。「紅白藍」是由多種纖維混編實現的紅、白、藍設計,在編織和成型過程中,要保持橫平豎直非常困難,從布變成手機殼,原封不動的圖案實現需要突破常規的工藝限制。另一方面,要實現淺色纖維,不僅要保持制造工藝上淺白色的保持,還要保證用戶在長時間使用中,能持續保持不易老化變色。
據了解,PITAKA 團隊花了上萬小時的產品測試,通過上千個報廢手機殼實驗,最終才實現淺色編織手機殼的量產。
現場報廢的手機殼。
在技術上,PITAKA 采用蟬翼輕薄模塊,将夾層和 MagSafe 模塊化,手機殼薄至 1.15mm,重量只有 19.1g,貼合織物的物理質感。在工藝上,通過真空高一體成型工藝,保留芳綸材料原始屬性,使編織紋理更立體,具有 3D 立體觸感。
這背後需要供應鏈技術支撐。據 36 氪了解,PITAKA 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達數千萬元,與上遊的供應鏈廠商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這也是 PITAKA 手機殼質地獨特的關鍵。
02 如何做高端?
對于 PITAKA 而言,過去由于芳綸纖維材料對產品顏色的限制、花紋的簡潔,讓其產品在社交媒體中成為 " 直男型 " 用戶的選擇。
PITAKA 顯然不能滿足于此,撬動更多元化的用戶是其重要命題。尤其在發展國内市場後,激烈的市場競争要求其需要在產品形态上做更多的改變。
在「紅白藍」聯名推出之前,PITAKA 已成立編織工廠,不斷嘗試芳綸纖維的編織技巧。2021 年,PITAKA 将一些傳統的紡紗編織技法與高科技芳綸纖維材料結合起來,推出其标志性的「浮織」系列,也陸續推出 " 日落月升 "、" 山與星河 " 等 Weaving+ 系列產品,加入編織元素的基礎上仍以深色外殼為主。
" 日落月升 "
對于中高端定位的手機配件產品企業而言,真正能提高身價的是更難琢磨的 " 品牌故事 "。芳綸纖維與編織工藝成為其產品的最大特點外," 環保 " 也成為其調性塑造上的一環。
從 2019 年開始,PITAKA 開始采用紙質包裝代替 EVA 材料(一種不可自然分解、并產生污染的包裝緩衝材料);2021 年全面淘汰 EVA 材料;2022 年采用甘蔗渣再生纖維紙漿制作包裝,它可以通過水溶解降解,屬 100% 可降解材料。
除了包裝盒,在產品生态上,PITAKA 對廢棄材料回收再利用,并嘗試實現產品 0 廢料生產。PITAKA 利用「3D 模内注塑技術」,将更為環保的「熱塑性樹脂」應用于芳綸纖維保護殼中。熱塑性樹脂能賦予芳綸纖維更為強勁的抗衝擊性能,同時也可以和芳綸纖維一起,作為環保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
PITAKA 這些舉動不會有即時性收益,不過這是必須付出的成本。正如「紅白藍」系列,作為 PITAKA 首款藝術家聯名產品,在花費如此多的精力與投入下,其實不一定會成為市場的搶手爆款。畢竟,這一符号在香港之外對多數人而言很陌生,但它代表了香港黃金時代的精神内核。對于一個賣 300 多元的手機殼品牌,盡可能引發用戶共情比短期銷量更重要。
未來,PITAKA 計劃在 Weaving+ 系列攜手更多藝術家與品牌 IP,開發出更多藝術系列且以芳綸纖維材料為主的配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