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零首付購房:難以承受的誘惑與風險,歡迎閱讀。
大城市零首付安家,做完貸款還能提現幾十萬做裝修;開店虧了幾十萬,現在零首付住新房,還超額貸出幾十萬現金 ......
社交媒體上,零首付購房被包裝成大城市安家的捷徑、創業失敗的救命稻草。
但在另一面,全國多地頻頻發布警示,零首付購房不僅違規,還可能使購房者背負沉重月供,甚至 " 錢、房兩空 ",一旦零首付購房者後期無法償還,參與方都要承擔相關責任。
圖源:圖蟲創意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市面上的零首付購房,大都通過 " 高評高貸 "、" 首付貸 " 等方式,将首付款挪至後期,看似購房者得優惠,實則是開發商、中介、購房者等參與者合謀的產物。
購房者眼下 " 上車 " 門檻降低,但 " 羊毛出在羊身上 ",後期的利息支出和月供壓力頗大,還可能涉嫌騙貸。
時代周報記者采訪多名房產從業者了解到,雖然在監管層面被明令禁止,但零首付購房現象一直暗中存在。
樓市大熱時期,這是炒房客 " 以小博大 " 的方式,只要房價跑赢利息,就有得賺;近年樓市降溫,零首付購房的房源和買家下沉,房源大都地處中小城市或大城市遠郊,買家則是剛需中的剛需。
警示頻頻,但零首付購房現象不絕,各個參與方誰在獲利?而選擇零首付購房的買家們,有多少是現實生活所迫?又有多少是不會算賬、衝動購房?
看得見的誘惑
" 好不容易等到一個買家,對方要求零首付交易,我該怎麼辦。"
坐标江蘇,謝磊把房子挂到交易市場半年,好不容易碰到購房意願強烈的買家,但對方提出零首付交易,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網上都說這是違規的,後面買家還不上貸我也得受牽連,但是這次不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等到下一個買家 "。
不止謝磊,社交媒體上,不少二手房賣家提到類似的經歷。有人像謝磊一樣,在成交和風險之間徘徊猶豫;有人說自己挂房以來,咨詢者超 2/3 都想零首付成交,但考慮到風險一一回絕;也有人配合買家高評高貸完成交易後,開始後怕。
圖源:社媒截圖
在買方市場,零首付購房更是一直存在的誘惑。
社交媒體上,零首付購房甚至被包裝成 " 救命稻草 ":開店虧了幾十萬,現在零首付買房,還超額貸出幾十萬現金;零首付買房續了我的命;現在樓盤太卷了,大城市零首付安家,做完貸款還能提現幾十萬做裝修 ......
在南方一座三線城市從事房產銷售的周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自 2020 年入行,不論新樓盤還是二手房,零首付交易的現象仍舊存在," 以我接待的客戶來說,基本有 1/3 的客戶最後都是通過高評高貸零首付成交 "。
周星介紹,最近幾年樓市降溫,其所在的城市,不管是開發商還是個人二手房賣家,賣房緊迫感愈顯,願意打折出售的房源比比皆是," 這也讓适合高評高貸的房源越來越多,有的房子通過高評高貸,取出的貸款不僅可以覆蓋首付,甚至還可以套現一筆,這也被我們說的:負首付購房 "。
相對而言,零首付購房作為一種對個人和市場都頗具風險的交易形式,在一線城市受到更多管制,或者說限制。
在南方一座一線城市從事房產銷售的吳明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根據規定,當地房產中介不允許協助買賣雙方操作零首付購房,加之一線城市本身房價較高,高評高貸之後契稅也會随之增長,對買家而言成本較大," 而且我從業這個片區都是老房子,做不了高評高貸,可能其他區網域有些新房可以 "。
随後,時代周報記者以買家身份咨詢當地多名房產置業顧問了解到,該一線城市遠郊區有數個新樓盤可操作零首付購房,其中一樓盤置業顧問還強調," 這不是網上說的那種違規操作,是我們和大銀行合作推出的新模式,對剛需年輕人非常友好 "。
這名置業顧問同時強調,該零首付樓盤地處的遠郊區,是近年全市房價跌幅最大的區網域," 已經觸底了,後期不會再跌,而且來大城市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現在用成本價買遠郊新房,既可以剛需自住,以後也好出手 "。
當前來看,雖然多地發文警示,但零首付購房現象依舊存在,不過不同城市覆蓋程度有所差異。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一般來說,越發達的城市對于樓市管控更嚴格,對于房企非正常的銷售行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地都會有相應的處罰,但程度的确存在一定的差異;另一方面,零首付項目越多的城市,往往也是市場降溫較為明顯的,新房銷量同比下滑嚴重,不但房地產開發側壓力大,銀行房貸發放的壓力也有所增大。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樓盤建設過剩、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周邊的新城,被視為當前樓市降溫最明顯的區網域,這些地方往往零首付購房現象較多。
看不見的風險
随着我國房地產進入新常态,樓市去化慢成普遍情況,開發商賣房壓力頗大,不論房地產商還是中間機構,各類營銷方案層出不窮," 零首付購房 " 才依然存在。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常見的零首付購房營銷,背後主要有以下幾種操作:
比較常見的一種是高評高貸,即隐藏實際成交價,做高房屋評估價進行貸款。如一套 100 萬成交的房源,大部分城市執行 15% 的首付,即 15 萬,另外 85 萬從銀行貸款;如果買賣雙方決定零首付交易,可能将房屋評估價做高至 120 萬,這時可從銀行貸出 120*0.85=102 萬,買賣雙方私下交易實際的 15 萬首付,買家即實現零首付拿房。當然,如果評估價更高,甚至可以套現不小數額。
也有開放商為購房者做 " 首付貸 "。仍以一套總價 100 萬成交的房源為例,首付 15 萬,由開放商代購房者從中小信貸公司貸出,可能是消費貸、經營貸,總之不屬于常規的房貸體系,需要額外產生利息,購房者後期在約定時間内償還這筆 15 萬貸款。
還有一種是開發商确實降價出售,并将所降額度作為首付款,直接打到買家賬戶,買家也相當于零首付購房。但此舉是否是開發商先漲再價,又或者真正給出這種優惠則無法判定。
多名地產從業者都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前述的 " 高評高貸 "、" 首付貸 ",是零首付購房最常見的操作方式。
圖源:圖蟲創意
李翔宇在裝修公司從事業務推廣,客戶群體中不乏通過 " 零首付 "" 負首付 " 騰出裝修款的人群,與客戶交流打聽的過程中,他也曾被這類 " 好事 " 打動,但深入了解,才看到更多隐藏的 " 坑 "。
" 很多人覺得,零首付購房,就是每個月多付點利息,就能馬上住進新房。" 李翔宇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但看起來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有的零首付購房者,按照他們個人信用資質根本貸不出這些錢,而越是貸不出錢的人、貸款成本就越高,中間環節房產銷售和中小信貸公司一頓操作,貸了又貸,抬高利率、增加砍頭息,說是高利貸也不為過。"
張波也解釋,對個人而言," 零首付 " 購房後期要支出的利息和月供會增多,此類期限錯配,存在潛在流動性風險;對整個市場,通過 " 零首付 "、" 假首付 " 導致大量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将會放大按揭貸款風險,容易導致房地產市場風險隐患上升,美國的次貸危機是為前例。
張波還表示,購房者通過 " 高評高貸 " 方式實現所謂的零首付,本身屬于違規 " 騙貸 " 行為,如果銀行在審批環節發現異常,也會對購房者的個人征信造成影響。
而後期一旦市場波動,房子的實際價值可能大幅縮水,如果購房者無法按時償還貸款,房子可能會被銀行收回并拍賣,此時購房者可能面臨房產貶值和負資產的壓力。
誰在買單?
知曉零售付購房的種種隐患後,李翔宇還是沒想明白:選擇零首付購房的買家們,有多少是現實生活所迫?又有多少是不會算賬、盲目購買?
廣州市房協專家委員會委員、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早前樓市預期上揚,炒房客在手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會通過零首付購入目标房產,而且往往是升值預期較高的高端房產,雖然承擔了更多利息,但只要房價跑赢利息,就能賺錢,不過近年樓市持續降溫," 類似情況已經很少見了 "。
眼下,參與零首付購房的,多為中低端房源和剛需買家。據周星觀察,其所在城市,零首付買家多為 80、90 後,基本都是購買第一套房的剛需群體,目前當地房屋均價在 8000 元上下,零首付購房者選中的多是均價之下的房源,總價多在 40-80 萬不等,而當地總價 150 萬往上,或者兩三百萬的高端住房,幾乎沒有見過零首付買家。
"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種交易(零首付購房)是違規的。" 聊到一半時,周星坦言,不過和新聞報道中提到的,零首付買家缺乏房產交易認識、盲目入坑不同," 我接觸零首付買家,基本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也知道自己要多還多少利息,但是沒有辦法,他們是剛需中的剛需,不是要結婚,就是孩子要讀書 "。
周星舉例,之前有位年近四旬的買家,家裡孩子等着上公立小學,他買了個總價 40 萬的學區房,做高評高貸,還 30 年,和正常給首付相比,(操作零首付購房)每個月房貸多還三四百元," 但是在他的承受範圍 "。
類似的,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在一線城市,推出零首付購房營銷的樓盤,也多在遠郊。
關于零首付購房,周星也聽過一些不幸的例子。有的年輕人未評估償還能力,衝動購房,致使後期背上沉重負債,有的甚至賣房還貸,在樓市下行的背景下,結果是房子沒了、還背上一筆欠款;還有的是二手房賣家同意買家零首付購房的要求,配合高評高貸,結果遭遇專門騙貸的,買方交易後直接不還月供," 聽說那筆交易的相關方都被牽連了,所以我們在接待客戶的時候,也要判斷對方的還貸能力和意願 "。
而這些口口相傳的案例、故事、風險,一旦落到具體的個人,就可能是持續大半輩子的、難以承受的重擔。
對此鄧浩志建議,當前大部分城市執行 15% 的首付,已經降至低位,購房者如果手頭現錢未達這個首付标準,就算眼下每月有較高收入,也應該保持謹慎,提高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