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棟别墅三萬二,中國人殺向“日本版鶴崗”,歡迎閱讀。
作者 | 凌川兒
編輯 | 寶珠
用可能僅是北上廣十分之一的價格,去日本買一套房,可行嗎?越來越多心動的中國投資者,開始認真考慮起了這個問題。
将視線從繁華火熱的東京移開,在關西、名古屋等大都市圈以外,散落于群山之間的廣袤鄉鎮地區,人煙消散甚至長期無人打理的房屋數量明顯上升,有日本總務省在 2024 年公布的調查稱,到 2023 年 10 月,該國國内住宅總數的空置率已經達到 13.8%,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總務省 " 住宅與土地統計調查(2023 年 10 月 1 日的最新數據),日本全國的空置房數量約為 900 萬戶,創歷史新高,空置房占總住宅數的比例(空置率)也達到了 13.8%
從主要為山地的和歌山縣,到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再到旅遊觀光熱度高企的北海道,由于自身產業相對單一,又地處大都市圈的邊緣位置,在宏觀經濟增長的節奏放緩後,這些中小城市不可避免地迎來了 " 收縮 " 的命運。
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漸漸顯現,随着這些地區的常住人口外流趨勢加速,在日本非都市圈外的許多非一線城市區網域,當地逐漸蔓延的房價 " 鶴崗化 " 現象,與社交平台上,想要逃離國内北上廣置業壓力的焦慮情緒,發生了更多微妙的聯動。
但在異國的 " 鶴崗 ",懷揣着更高性價比置業夢想的人們,能給自己的美夢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嗎?
01 去日本,買 " 中古房 "
" 就像待在一個水晶球裡一樣。"
尼鹿望向下榻酒店房間的窗外,空中飄揚着的皚皚白雪,已經将小鎮精致的街道路面鋪滿,也覆在了路兩旁,充滿復古韻味的木質建築上。
就是在那一刻,她的心裡萌生了一個再也趕不走的念頭:在這座下着鵝毛大雪的城市,擁有一處真真正正屬于自己的溫馨小房子取暖,在裡面蝸居欣賞雪景," 那該有多幸福啊!"
" 就像是童話裡一樣。" 講起初次造訪小樽時的情景,尼鹿向鹽财經回憶道。那是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的 2019 年,人們尚能在國門内外自由流動,作為全職攝影師的尼鹿,在頻繁穿梭小樽和家鄉青島後,為自己許下的海外置業願望。
彼時日本的房產市場,還未進入太多外國炒房客的視野,日元匯率亦沒有像如今這般跌幅明顯。在如北海道這樣的,較為偏遠或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區網域,往上走的房屋閒置率,同時推動着房價下行。
無關投資,也無關民宿經營,感受過電影《情書》和其他日劇對北海道的文藝熏陶,因工作需要被吸引而至的尼鹿,決定為這份美買單,開始認真考慮在小樽常住的計劃。
這個位于北海道西海岸的港口小鎮,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旅遊觀光城市。電影鏡頭之外的小樽同樣唯美且安靜,不止一次在尼鹿的夢裡留下浪漫的氛圍。
北海道,小樽
決心付諸行動的她,從 2023 年開始就通過當地的朋友打聽問價。她打開手機,在日本當地的房產租賃買賣應用軟體上,搜索浏覽起了小樽的房源。
隔着小小的手機螢幕,一幢和自己在青島的房子長得很像的 " 一戶建 " 小别墅,牢牢吸住了她的目光," 這麼像,仿佛是冥冥中決定的。房子的實拍圖裡,陽光打進室内,氛圍和光線都特别美,整個場景和我看過的日劇一模一樣,是我喜歡和常用的攝影風格 "。
攝影師尼鹿在北海道買下的房子 / 圖源:一條受訪者供圖
在日本的房地產市場裡,那些二手半舊的 " 中古屋 ",憑借着自身更明顯的價格優勢,吸引着中國年輕消費者。通過信息爆炸的互聯網,它們精準地擊中了更多對在日生活抱有浪漫憧憬的中文用戶,尤其是面積寬敞的中古一戶建,和相對獨特的建築風格,尤其具有吸引力。
02 房價三萬二
坐落在一旁的,是一幢套内面積 170 平方米,帶有獨立院子、倉庫和地窖的 " 一戶建 " 木質小别墅。第一次走入這套始建于上世紀 60 年代的老房子,尼鹿發現,過去經過翻新和保養,屋内配備的所有家具和家電,基本上都能正常使用。
帶着四個卧室的房子,布局設計合理,站在餐廳長長的紅木餐桌旁,頭頂白色的復古分叉吊燈均勻地灑下光芒,尼鹿感受到了親切的歸屬感。
攝影師尼鹿在社媒上分享過自己北海道買下的房子内景,很溫馨 / 圖源:尼鹿的個人社媒視頻截圖
從這套房子坐公交到小樽的 JR 車站,不過 10 分鍾的路程,離家兩三分鍾遠,就有能夠滿足日常采購的生活商店;再有更大型的商場超市,也不過是 5 分鍾的車程。
從入室實地看房到籤訂購房申請書,尼鹿用了五分鍾的時間,然後等待了五天——待新中介将所需的所有書面材料制作準備妥當,她在最終的購房協定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時值 2024 年 12 月歲末之際,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尼鹿相當于花了大約三萬兩千元人民币,買下了這處歷久彌新的 " 一戶建 ",加上房子到手後必需的手續費和其他維修費用,她總共花費了六萬多人民币。
從此," 三萬多北海道買獨棟 " 這類相關的新聞詞條,開始在中文互聯網上成為熱點。
"3.5 萬北海道買一戶建 "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但須知,僅僅在法律層面,在日的外國購房者面臨着復雜的產權登記和移民政策等限制,基于日本對于房產交易的法律法規嚴格細致,外國購房者必須要考慮到,在買房過程中產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以及由此可能導致的法律糾紛或經濟損失。
一晃三個多月已過,尼鹿告訴鹽财經,時至今日,自己對于這棟老房子最大的一筆修繕支出,是修葺更換室内凍裂水管的費用," 折算總共 2500 元人民币,雖然相比國内要更高,但在當地來說,還在我的心理接受範圍之内 "。
在日本,《都市再開發法》規定,每隔十餘年的時間,那些老舊的城市建築都必須進行強制翻新——對于本就更少人問津的鄉間老宅,又給屋主增添不少日常維護的成本支出。
2024 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新的政策,要求投資買房的外國人登記在日的緊急聯絡人,給持币觀望的國内買房者,又設上了新的隐形門檻。
買了一套被褥搬進新家後,除了根據房屋年限所額定的一年大概 500 元必需稅費之外,尼鹿給房子交了 150 元人民币的熱水器與供暖檢查費用,又給它上了一千元左右人民币的火災及洪水等意外保險。
她過上了每周,在自家院子門前親力親為鏟雪的日子,和鄰居的大爺阿姨一起。
住在家右邊的是一位 70 多歲的獨居阿姨,左手邊的則是另一位獨居的八旬爺爺;再隔壁,又是住着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媽。眼看有了新的鄰居入住,還是一個年輕的外國女生,老人家們主動前來 " 破冰 " ——以傳統的日式禮儀,沒有按響門鈴打擾,在她的家門口留下餐盒,上面蓋着表示歡迎的手寫信。
03 暗藏風險
被一線城市高昂的置業成本勸退,帶着幾萬到十幾二十萬不等的存款,遠道奔赴如鶴崗、個舊等資源枯竭型城市安家,是近年來不少國内年輕人熱衷嘗試的生活選擇。
那日本版的 " 鶴崗 ",适合買房躺平養老嗎?
去年 5 月,有來自日本總務省的統計數據指出,該國境内已有将近 900 萬間空屋,預測到 2023 年的時候,全國的空屋率可能将達到 30%;且到 2023 年結束時,日本共有超過 315 萬的外國人口,說明移居日本的海外人士逐年增加。
那些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之外,價格更為實惠的房產,尤其是大量閒置多年的傳統老宅,成為外國人青睐的選擇——日本本土财經雜志《東洋經濟線上》就有報道數據稱,近三年以來,對于日本空置老宅的海外問詢數量暴增了足有 5 倍之多。
不過,新的挑戰也随之產生。
在被外國人士持有後,囿于交通或籤證等限制因素,不少空置老宅繼續荒廢,并不能夠得到及時的保養,由此引發更進一步的維護難題。
空置老宅如若不能得到及時保養,将引發更進一步的維護難題
如位于日本名山妙高山的赤倉溫泉,一直是當地聞名的旅遊勝地。在受到新冠疫情的襲擾後,該處許多溫泉旅館因經營困難,相繼被抛售。它們在被外國投資者接手後,其中不少建築仍日久空置,還一度因此間接導致火災的發生,讓所在地的旅遊協會痛心不已。
又如新近在互聯網上,成為年輕人們追夢熱門的北海道,也有公開新聞報道稱,因為 " 候鳥業主 " 人在國外的緣故,發生自家院子裡的積雪壓塌鄰居圍牆,產生糾紛的。
在北海道地區從事房屋租售的華裔中介人士,向鹽财經提醒,那些北歐風格的低矮房屋固然浪漫,但多為木質結構,存在定期維護甚至修繕的必要性。對于大致相同地段的房源,出現價格明顯更低的情況的話,尤其要注意房屋可能需要大修的問題。
而日本的人工費用并不便宜," 要承擔房屋的維修責任,對海外遠道而來的外籍房主,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經濟負擔,并不那麼輕松 "。
" 真的有國内的朋友像我一樣,要把在日本買房付諸行動的話,首先要做的一定是要把房子本身的狀況了解清楚,最好是選擇一年之内有人居住過的房源,這樣至少房子本身是相對正常的,而不是荒廢許久,問題百出。" 每個月在小樽的家中,要掏一千塊左右供暖費用的尼鹿,這樣向鹽财經建議道。
不同的置業故事總會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在追逐更高性價比房產、更符合自己審美居住體驗的海外置業路上,風險始終存在。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和厚生勞動省近年頒布的法律新規,為了一定程度上照顧旅館和酒店業,将民宿的年度營業天數上限設定為了 180 天,給意圖低價入市日本老宅,從而進軍民宿業的有心人士設定了不小的障礙。
大阪市内特區民宿經營者占比 / 圖源:搜狐旅遊美食
上述房屋中介人士亦向鹽财經告誡表示,對于日本大部分住宅房產,新任房主想依靠它們炒賣來迅速牟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面臨重重限制,且提前賣出要繳納高昂的稅費。
在小樽,尼鹿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童話美夢。但并不是每個跟風而來的追随者,都能在現實世界裡找到适合自己的童話書——書中的美好故事都能以皆大歡喜結尾,任何一篇海外置業的實用攻略,卻都會規勸道,必須要在充分了解風險後再做決策。
本文首發于南風窗旗下财經新媒體鹽财經
-END-
值班主編 | 張來
排版 | 阿車
南風窗新媒體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