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曾經買不起的頂配手機,現在只要1199元,歡迎閱讀。
如果要問,現在的國產千元機們相比前幾年,提升最大的是哪部分。
那機哥首先想到的,肯定會是「品質」。
尤其是,防水這個屬性。
曾幾何時。
一提到 IP68 這樣的字眼,那市場給它的定義,基本都是頂級旗艦機的專屬。
從最初的蘋果三星,到 2020 年後的國產高端旗艦。
舉個例子。
即便是一貫以堆料聞名的阿米,最早支持 IP68 的手機,也得追溯到曾經要衝擊安卓機皇的小米 11 Pro/Ultra。
至于說全系标配,則是得等到了小米 13 這一代才正式完成。
此外。
和同樣是在近幾年完成普及的百瓦快充、1.5K 螢幕等特性不太一樣的是 ...
像 IP68 這樣的屬性,過去似乎還總是被看作「技術溢價」的象征。
說得簡單點,有點類似當前「衛星通訊」的定位。
但眾所周知。
随着千元機市場的風向快速轉變,以及國產廠商們的差異化競争加劇。
這種情況在近兩年被迅速逆轉。
甚至說「高規格防水」,正在成為國產手機裡類似 NFC、紅外遙控 ... 的基礎配置。
高規格防水普及,但更有誠意的是體驗
如果你是一名經常關注機圈,且茶餘飯後會刷刷短視頻的用戶。
那我猜。
你一定也聽說過一個,關于「戰神」OPPO A5 的傳說。
前些天。
在這台老 OPPO A5 突然爆火一段時間後,黑廠終于又推出了一款它的「穢土轉生」之作——新版 OPPO A5。
定位還是延續了這個系列的抗造耐用。
其中最令機哥關注的,是它僅為 1199 元的起售價,就标配了 IP66+IP68+IP69 滿級防水。
無獨有偶。
幾乎在 OPPO A5 發布的同一時間。
真我也在官網偷偷上架了一款真我 14。
售價 1799 元起,同樣标配 IP66+IP68+IP69 滿級防水。
包括之前推出的紅米 Turbo4、紅米 Note14 Pro 系列、真我 Neo7/Neo7 SE... 機型。
也無一例外,都标配了 IP66+IP68+IP69 三重防塵防水等級。
在這裡,機哥再簡單給各位機友淺淺科普下。
所謂的 IP66、IP68、IP69,到底都是啥意思。
首先第一個數字 6 指的是「完全防塵」,至于後面的 6、8、9,則是代表了三種不同的防水标準。
分别為防噴水,防浸水,防高溫高壓噴水。
雖說支持了 IP69 的手機,并不代表就支持 IP66 和 IP68。
但當三者同時出現時,你懂的,它們也就達到了互補的目的。
也就是說,如今支持高規格防水的手機,不僅價格變低了,實際的防水性能也喜提了一次大加強。
以剛發布的 OPPO A5 為例。
根據官方宣傳,這機子可支持的防水場景包括泡水、強烈噴水、熱水、水塘浸泡、水龍頭衝洗 ...
甚至,放在冰箱裡冷凍,都是沒在怕的。
當然了。
過去一提到 IP68 吧,網絡上關于它的「實用性」,也一直存在頗多争議。
比如,進水保修的問題。
雖說對于像蘋果三星這些廠商,IP68 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但說到底,宣傳歸宣傳,真進水了,售後可是不保修的。
也就是我們過去常說的,「防水濺,但不防手賤」。
廠商們理想化的測試條件,讓很多手機的實際防水成功率,多少沾染了一點「運氣」成分。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
蘋果也因此吃了不少官司。
好消息是。
現在随着 IP68 等防水等級的迅速普及,以前經常被大夥吐槽的「保修承諾」,如今也慢慢得到了各大國產手機的重視。
可以看到,包括 OPPO、小米、紅米在内的多家廠商,最近發布的支持高規格防水的手機,都在首銷期間提供了「一年進水保」的服務。
要機哥說啊。
類似這樣的承諾,可能要遠比各種復雜參數,來得更加令人信服。
包括說,IP68 機型的維修門檻問題。
其實這會也正在迎來一波服務更新。
部分機友可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買了一台支持 IP68 的手機,因為螢幕、電池、相機等問題前去官方售後維修。
結果卻被告知——修好後,将失去 IP68 特性。
亦或者說,想保住 IP68,就得寄回原廠維修,周期可能高達一到兩周。
麻煩程度可想而知。
針對這樣的吐槽,很多廠商已經開始了行動。
以阿米為例。
截至去年 11 月,線下可保 IP68 服務的門店,就擴充到了 400 家。
其中 30 家可支持寄修。
如果大夥有需要。
那現在查詢附近的小米服務中心,相應的界面也會顯示是否支持「保 IP68 維修」。
所以說咯。
IP66+IP68+IP69 的不斷下放。
讓過去看似「高不可攀」的手機防水,徹底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尤其是對于很多從事快遞、外賣等職業的用戶來說,手機再強的性能,可能也比不過「抗造」來得實用。
而後續服務的持續更新,也終于是讓「防水」不再只是一種流于表面的參數。
作為消費者,機哥只想說——
請加大力度。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