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删改兩年終于上映,這片子.......,歡迎閱讀。
2019 年,婁烨導演執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中國大陸上映,票房只有六千多萬元,卻仍然創下了婁烨導演個人的最高紀錄。
因為,他從影多年拍了 11 部電影,在内地能公映的片子只有 5 部。
第六代導演中,婁烨向來是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以敢拍著稱。2016 年我寫一篇關于婁烨導演的文章,标題用了一個詞稱呼他:禁片之王。
因為他導演的片子大多不能上映,最後淪為 " 網盤見 " 的命運,也讓這些電影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而這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為了能夠順利上映,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妥協,在反復送審長達 2 年後,足足删減了 5 分鍾。
至于删減内容,也一直成為讓不少影迷心心念念卻難以破解的謎團。
不久前,《風中有朵雨做的雲》129 分鍾版本終于釋出,随之一起橫空出世的,則是另一部片子《夢的背後》。
比起完整版的《風雨雲》,這部記錄下電影拍攝實錄的片子,顯然更讓人着迷,在豆瓣上甚至拿下了 9.0 的高分。
婁烨的片場是什麼樣?
電影在拍攝時又發生了什麼故事?
曾憑借《推拿》獲得金 | 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的編劇馬英力,将鏡頭對準丈夫婁烨,跟拍了電影《風雨雲》的拍攝,并且把這一切,都藏在了這部紀錄片裡。
《夢的背後》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是一部犯罪電影,改編自廣州的冼村改造一事。
2015 年,婁烨導演帶領劇組人員趕赴廣州冼村,在一片瓦礫廢墟上執起導筒,開始了他的創作。
這并非是一部多麼復雜的片子,沒有狗血的劇情和高明的特效,拍攝這部電影最大的難點源于婁烨一以貫之的風格——
以真實鏡頭記錄時代。
正式開拍前,婁烨就确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整個廣州都是我們的拍攝場景,我要一個真實的廣州,真實的冼村。
因為這一點,他對于劇組各部門的要求,與人們過往對于一部電影攝制組的認知相比,未免顯得有點荒誕了。
他要求化妝師,把角色的情緒呈現在演員的皮膚上,要讓臉上打了底,卻還是能看得見斑點。
化妝師聽了發愣,直言根本不理解,試了第二次才明白導演要的是什麼。
他要求道具組,你的白牆要是灰色的,但不能一眼看上去就是灰的。
這和 " 五彩斑斓的黑 " 聽上去沒什麼區别,婁烨簡直就是個折磨人的甲方 ......
他要求秦昊演動作戲時,不能光打,動作裡還要有戲,要 " 武戲文演 "。
怎麼才能武戲文演?
秦昊邊記動作邊飙演技,一場打戲拍了整整 7 天。
他對攝影師的要求很高,甚至細致到打光。他告訴對方,你要感覺你拍的是一個不一樣的東西,這樣你拍出來的東西才會不一樣。
攝影師被折磨得很痛苦,電影拍到一半時掐指一算,居然還有很多東西沒做,愁得直罵娘。
他說,已經好久沒有導演對我的東西要求這麼仔細了。
别人拍電影,要求女演員美麗無暇,早睡早起,多做面膜,婁烨卻剛好相反。
他讓小宋佳多熬點夜,少敷面膜,趕緊多抽點煙,再多喝兩杯。
言外之意就是,狀态越疲憊越好,看上去越滄桑越好。宋佳聽了直笑,說頭一次聽見劇組有這樣的要求。
這與宋佳在《風雨雲》中所飾演的林慧這一角色有關,那是一個真正經歷了人間百态的女人,被生活消磨得疲憊不堪,怎麼可能還保持一張完美無暇的臉?
一般拍電影,從打磨劇本開始,但這次婁烨不同。
《風雨雲》的故事,是由 200 張 PPT 創作出來的,而這 200 張 PPT,就是美術組在婁烨的反復折磨下打磨出的置景。
他要求将這些氛圍圖作為創作的原動力,甚至于整個故事的發動機,通過一個帶感的場景氛圍去推動情節。
美術改變劇本創作,甚至影響故事走向,可能還是拍電影以來頭一次。
用吹毛求疵來形容拍電影時的婁烨,一點都不過分。
因為導演對于創作的高要求,整部電影推動起來困難重重,劇組上下都免不了被折磨。
有一場戲發生在黃昏時,婁烨表示這裡要用自然光。
為了等這個自然光,僅僅是這一場戲,全組上下等了 8 天。
演員也被折磨得不行,小宋佳在拍攝一場衝突戲時,全身心地投入,拍完發現渾身都是大大小小的傷口。
回去以後累的不行,倒頭就睡,早上起來感覺睡了一整個世紀。
婁烨不願意在攝影棚裡置景,堅持實景拍攝。
整部電影需要用到冼村、橫沙村、精神病院和飯店等地,每一個場景都要大費周章地去協調。
拍着拍着,這個村不讓拍了,那個村受阻了,工作人員只能再去協調,一遍一遍重復上報,再等待審批。
劇組最終如何克服這個問題,紀錄片中沒有呈現,但可以想象,是耗費了巨大心力。
一部電影能完整呈現,與導演個人水平密不可分,但其中每個環節的努力,也都不可忽視。
如果說電影是導演的一場夢境,那麼夢的背後都有什麼?
自然是劇組上下所有人員的努力與付出。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紀錄片不只是對于《風雨雲》拍攝過程的呈現,更是中國電影創作的一個小小縮影。
你能在其中看到,劇組各個部門圍在一張桌子上讨論拍攝細節。
技術部門糾結的問題更加實際,人趴在地上時血應該怎麼流出來?是慢慢洇出來嗎?
角色受傷的程度有多深,是 1 天的傷還是 3 天的傷?
酒樓的戲是白天拍還是晚上拍?不同光線下場景的氛圍都不一樣 ......
演員則更加關注角色的行為和内心。
光是讨論一個角色該不該發火,小宋佳和張頌文争得面紅耳赤。
演員們吵得越兇,導演反而越興奮:
我就是要看到不同的觀點!
劇組是一個人員復雜的龐大組織,衝突自然少不了。對于這一點,《夢的背後》也絲毫沒有回避。
有一場夜戲拍攝時,攝影組沒有拿到晚餐,全體餓着肚子工作,實在餓得受不了了,不得不放下攝影機出去買晚餐。
導演氣得現場發飙,大罵制片主任,你瘋了吧,那麼重的活!别跟我說什麼下不為例 ......
最後逼着制片主任不得不遠程打來電話,向所有人道歉。
婁烨直言,執行制片應該清楚所有人的工作流程,但現在明顯達不到,這就是中國電影制作的普遍現實。
有兩位演員拍着拍着要請假 8 天,去出席一個重要活動,檔期恰好和一場重要的戲份相撞,溝通無果,最後只能停工。
可是停工就面臨着劇組上下,甚至包括臨時演員,都要白白地等着,這背後是一筆巨大開支。
導演非常無奈,卻只能不鹹不淡地說一句,經紀人的決定不夠專業的話,是很容易影響演員的。我沒法說,但是看着很着急。
短短一句話,看似什麼都沒說,卻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最讓人驚訝的一次衝突,莫過于陳冠希拍着拍着,與工作人員發生争執。
陳冠希當場發火,痛斥道:
我在現場的時候,到處都有人說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
他甚至質問導演:
導演,你那裡會有人告訴你應該怎樣工作嗎?
婁烨沒有生氣,只是溫和地打圓場: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他有他的權利說話。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閉嘴,我只能盡可能地保證這個拍攝是正确的。
熬過了痛苦而糾結的拍攝階段,對于劇組其他人來說,工作已經結束了。
可對于導演來說,卻遠遠沒有。
比起復雜而龐大的後期制作,送審和等候審查結果,顯然是讓婁烨倍感艱難的一環。
對于電影審查,婁烨也是一如既往地态度剛強,他甚至直白地說:
中國觀眾變成了二流觀眾,因為觀眾根本看不到他們本該看到的内容。
電影送審 60 天之後,終于等來了審查結果,是大量的建議删減段落和内容。
強拆群毆暴力、扔燃燒瓶燒汽車、與特警發生衝突等,全都要删。
可婁烨不願意,甚至想硬剛:
一格都不能删,絕對不能談。
一個完全沒法看的妥協版本的上映,那還不如不上映了。
一旁的制片人急得不行,說了句:
是跟你沒關系,那我們還吃不吃飯了?
這短短的一句話,完全道出了如今中國電影制作上的艱辛。
既要保持電影創作者的作者性,還要面臨嚴苛的審查,更要擔憂拍攝完的電影要如何養活一大家子人,怎麼才能回本 ......
後來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
在經歷長達 9 個月的籌備,11 個月的拍攝,将近兩年的反復修改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終于登陸大銀幕。
而直到首映日的前 4 天,公映日的前 7 天,這部電影還在經歷反復的修改。
在電影首映發布會上,有人問婁烨:
電影删改了哪些部分?
婁烨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
這是一個許多人付出了很多勞動的作品,我希望它安全上映。我想表達的所有态度在影片當中已經非常清楚地呈現了,包括删改痕迹。
從現在開始,我将保持沉默。
他的沉默沒有聲音,卻又如此震耳欲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