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物業板塊,是時候重視一下了,歡迎閱讀。
文 | 薛洪言
近幾年經濟下行和股市下跌,讓不少優秀賽道遭遇周期性困境,甚至是戴維斯雙殺,估值迅速回落至合理偏低水平,為投資者翻石頭提供了良好視窗期。當前位置,很多賽道值得重點關注,本文我們談一談物業服務板塊。
2019-2021 年,地產業迎來了回光返照式的大發展,物業公司也步入高速增長期,大量公司趁熱赴港股上市。當前 AH 市場 77 家物業服務公司中,51 家在 2019 年之後上市,絕大多數都在港股。
在烈火烹油般的上市大潮中,伴随着業績的高速增長,物業板塊被包裝為輕資產、高增長的優質賽道,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當然,後面的故事也清楚了,但凡那個時候買入的投資者,基本都虧到了腳脖子。
以恒生物業服務及管理指數(HSPSM.HI)為例,過去三年年均下跌 42.7%,累計跌幅超過 80%,從最高點計算的最大跌幅為 86.77%。
大跌之後,一片蕭索,不少前期高不可攀的龍頭估值已跌至 10 倍以内,正因如此,物業板塊可以關注了。
物業管理與房地產開發唇齒相依,随着房地產進入深度調整期,物業管理行業也告别了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作為開發商的控股子公司,物業公司的财務獨立性常常受到質疑,因擔心物業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向開發商反向輸送利益,近幾年,無論業績好壞,物業公司估值均經歷了大幅縮水。
不過,從實際經營情況看,物業板塊經歷了大洗牌,市場份額向頭部優質公司集中:碧桂園服務、雅生活、恒大物業等公司業績均出現大幅縮水;而華潤萬象生活、萬物雲、保利物業、中海物業、招商積餘等業績均實現穩健增長。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19-2022 年,管理面積前 100 的物業公司市場份額從 38.39% 提升至 46.13%。
從增長來源看,渠道方面,積極拓展第三方項目;物業類型方面,從社區物業向寫字樓、購物中心、酒店、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甚至高鐵、航空、醫院、學校、公園等領網域延伸;服務項目方面,不斷延伸拓展增值服務,以住戶增值服務為例,已拓展方向包括房屋租賃、房屋買賣、裝修、維修等核心業務以及社區食堂、定制家宴、理發、居家養老、社區團購、寵物代養、電單車充電插座等附加業務。
以中海物業為例,2023 年新增在管面積 8120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25.4%。渠道來源上,獨立第三方占比 70.6%,年末累計占比 40.5%;項目類型上,非住宅項目占比 52.2%,年末累計占比 30.1%。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130.51 億元,其中,增值服務占比 26.4%,同比提升 2.9 個百分點。
再以保利物業為例,2024 年上半年末,合計在管面積 7.57 億平方米。渠道來源上,獨立第三方占比 64.9%;項目類型上,非住宅項目占比 60.5%。上半年,住宅社區營收貢獻 58.5%,同比下降 0.4 個百分點;非住宅物業占比 41.5%,其中,商業及寫字樓占比 15.8%,公共及其他物業占比 25.7%。
可見,面對地產周期下行,優質物業龍頭靠非住宅項目和增值服務,依舊保持着穩健增長。
當前,國内房地產市場仍未觸底,地產周期下行對物業公司的影響要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作為控股股東的開發商已經爆雷,此時,物業公司自營物業拓展停滞,第三方物業拓展受限,且面臨财務獨立性質疑,發展陷入困境,應當規避;一種是控股股東經營良好,典型如央國企背景的物業公司,自營物業增速雖然放緩,第三方物業拓展提速,業績依舊穩定。
相比民營物業公司,央國企物業公司沒有生存風險,只是周期問題,是可以抄底的對象,關鍵是時機的選擇。
當前,優質物業公司面臨的不确定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短期,要看地產周期何時觸底,地產周期不觸底,物業公司的穩健增長就是無本之木,估值很難觸底回升;中長期,則是地產發展新模式帶來的不确定性。
結合當前規劃,我國未來地產格局大概率為 " 以政府為主滿足剛性住房需求,以市場為主滿足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而當前格局則是幾乎所有需求都由市場滿足,所以,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裡,保障房在增量市場供應中占比将逐步抬升,甚至成為主導性的存在。這種情況下,物業公司的市場化拓展空間,必然持續受到壓制。
此外,物業行業還有一個不确定性,就是在群體決策機制下,物業費提價機制并不順暢,毛利率面臨長期下行壓力。物業屬于人力密集型服務業,當前人力成本在營業成本中占比約為 57%,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社區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物業公司運營成本的剛性提升是大趨勢。但物業費提價很難,十幾年未漲價的案例比比皆是,其結果就是持續壓縮物業公司的毛利率。
過去一段時期,物業公司通過新拓展物業的高定價來維持平均單價的穩定,未來,随着增量面積占比越來越低,且收費更低的非社區物業占比逐步提升,物業公司平均單價将從增長走向停滞再走向下降。
可以講,随着時間推移,物業費提價難或将成為困擾物業公司估值的核心因素。
問題來了,對一個有較大概率陷入停滞的行業,你願意給多少估值呢?在這個意義上,10 倍左右的估值,可以說合理,但很難講有多少安全邊際。
不過,據此得出物業行業不值得研究和投資,也是草率的。資本市場的一個普遍規律是,差行業中也有好公司,而且很多時候,差行業中的好公司長期表現遠遠優于指數。何況,物業管理行業并不算差行業,只是沒有很多人想象般優秀罷了。
規模驅動的粗放式發展,已經沒有出路,這個模式下的傑出人士生,不再是優秀的投資标的;但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物業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優秀的龍頭通過精細化管理、科技化運營,精耕細作,仍然大有可為。對投資者來說,找出這樣的标的,堅定持有,仍能取得很好的長期收益。
附注:代表性公司簡介
1、萬物雲:萬物雲為萬科集團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約 53.43%。以在管面積計算,為國内最大的物業管理公司。
2020 年起,萬物雲開始實施蝶城戰略,在目标街道提高物業管理濃度,通過協同運營來降本增效。2024 年 6 月末,公司蝶城數量 642 個,其中,标準蝶城(服務 1 萬戶以上家庭)202 個,主攻蝶城(服務 6000-10000 戶家庭)180 個,目标蝶城(服務 3000-6000 戶家庭)260 個。蝶城内獲取存量項目的得標率高達 74%。
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331.83 億元,在 AH 股 77 家物業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二(僅次于碧桂園服務),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22.29%;實現歸母淨利潤 19.55 億元,僅次于華潤萬象生活,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10.11%。2023 年末,公司在管面積 9.69 億平方米,位居行業第一。
2、保利物業:保利物業為保利發展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約為 72.28%。2023 年,保利發展拿地金額 1125 億元,位居行業榜首,為保利物業提供了優質住宅物業資源保障。
2023 年,保利物業實現營收 150.7 億元,在 AH 股 77 家物業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六,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23.31%;實現歸母淨利潤 13.8 億元,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27.02%。2024 年 6 月末,公司在管面積 7.57 億平方米,合同管理面積 9.5 億平方米。
3、華潤萬象生活:華潤置地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 72.29%。2023 年,華潤置地拿地金額 808 億元,位居行業第三名,為萬象生活提供了優質住宅物業資源保障。
相比同業,重奢購物中心萬象城是公司的差異化特色。2023 年,公司整體毛利率 31.79%,領先其他頭部物業公司 10-15 個百分點;其中,購物中心業務毛利率高達 71.9%。
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147.98 億元,在 AH 股 77 家物業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七,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29.69%;實現歸母淨利潤 29.29 億元,在港股 70 家物業上市公司中居首,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53%。2024 年 6 月末,公司住宅物業在管面積 3.98 億平方米;在管購物中心項目 108 個,總建築面積 1150 萬平方米;在管寫字樓項目 206 個,總建築面積 1520 萬平方米。
4、中海物業:中海物業為中海集團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為 61.18%,中海集團為中國建築全資子公司。中海集團下轄中海發展、中海宏洋和中建國際三大地產品牌,為中海物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自營物業資源。2023 年,中海地產拿地金額 1101 億元,僅次于保利發展,位居行業第二。
2023 年末,中海物業在管面積 4.02 億平方米,同比增長 25.4%。2023 年,公司實現營收 130.75 億元,在 AH 股 77 家物業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八,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33.35%;實現歸母淨利潤 13.43 億元,過去三年復合增速為 31.59%。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所載信息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由公眾号 " 薛洪言微語 " 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