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開年最火的「老三」,有意思嗎,歡迎閱讀。
2024年第一部爆劇。
貢獻了開年第一熱梗——
"你真是餓了。"
你可能已經不止一次在短視頻刷到過,超市調情的炸裂對白——
"我喜歡奶酪味的。"
"你要上天啊!"(抓屁股)
還有看圖猜關系——
請問她們是母女,婆媳,上下級?
答案:小(老)三與原配。
但。
說是今年的第一部爆劇。
除了一兩個場面,一堆重復玩梗的老三經典語錄混剪。
與此同時。
你又幾乎不知道劇情在說什麼。
忘了女主鍾楚曦的故事線,更沒注意到這部劇裡楊超越還是女二。
還真是。
梗和劇,各論各的。
流量如浪花,從表面飄過,根本還沒有流進這部劇本身的劇情裡。
今天撇開最火的話題,聊一聊它——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01
這劇情剛一上線,迅速引爆互聯網,離譜到無法理解。
渣男出軌很常見,但這樣的出軌對象在很多人看來無異于是雙重羞辱,别說中間還加了一層殘疾人身份。
看似是離譜。
但真正看了劇後,Sir發現。
這反而是該劇有意思的一個點,打破觀眾的思維定勢——
小三一定得年輕貌美嗎?
程安心(鍾楚曦 飾)與秦峰(宋洋 飾),原本的模範夫妻。
一個是舞蹈家,一個是好男人,小兩口有車有房,吃喝不愁。
但仔細看,兩人的關系中又有一種微妙的張力。
高中同學時期,安心是"校花",秦峰只是眾多追求者之一。
正所謂:"紅心有一顆,優勢全沒有。"
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是長達八年對"女神"的執着。
但在另一邊。
安心選擇了秦峰,除了他八年的痴情外,更重要的,是從小颠沛流離的她渴望得到真正的"安心"——
因為從小沒有父親,她渴望安全感,秦峰家世好,性格好,無論發生什麼,都有屬于"高幹"的父母為他兜底。
嫁給他,目的很直接:可以讓擺攤賣炸雞的媽媽住進好的房子,全家都過上安穩的日子。
哪怕放棄自己"舞蹈家"的機會,當一名平凡的舞蹈老師,她也毅然選擇了這段婚姻。
說赤裸點,這就是優質"舔狗"和"女神"的結合。
他們是各自選項中的最優解,談不上多少風花雪月。
如果不出意外,這段婚姻會在柴米油鹽的日常中,随着濾鏡褪色,幻想落地,熱情減弱出現摩擦。
到那時,如果他倆能在日常相處中重新建立新的感情基礎,能互相适應,倒也能幸福一生。
但,意外來了。
安心因為車禍雙腿截肢。
這邊濾鏡剛開始褪色,那邊外界的羨豔就成了同情,婚姻的基石和護城河就同步消解。
秦峰那個所謂的"愛"也開始崩盤。
擰巴在劇中反復呈現——
安心出車禍醫生建議截肢,否則連命都保不住。
明明生死關頭,秦峰卻已然喪失了理智。
他無法接受安心變得不完美。
安心被截肢後。
明明同床共枕。
他心中也早就有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他會一直守在安心的病床旁邊,為安心敏感脆弱的情緒而小心翼翼;
但另一邊,也會一看到安心的傷口、聞到腐肉的味道就忍不住想吐。
他會在道德和愛的慣性下用"完美情聖"來要求自己。
但也會站在家門口許久都不敢踏進門去和妻子說幾句話。
因為他不敢面對。
畢竟婚姻之于他,是安心的"女神"形象,是安心的完美。
當完美破碎,當了一輩子大男孩,被父母保護完美的他,無法面對,提前崩潰。
出軌。
還是出軌一個"又老又醜"的小三。
觀眾直呼辣眼——
表面上是罵小三。
但大家的讨論點幾乎都聚焦在小三的年齡和外貌上。
你會發現,國產劇最容易出圈的,就是渣男和小三戲碼。
在觀眾的認知中,典型小三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是——
年輕。
且"騷"。
代表是許幻山的小三林有有。
主動勾引,輕松拿捏男人的弱點。
非常規的小三。
不年輕。
但"知性"。
代表是前夫哥的小三凌玲。
以退為進,給足男人舒适感和情緒價值。
當初吳越因為這個角色被網友罵,正因不少人知道這類小三看似年紀大了,但其實有十足的穿透力。
現在,《奔跑》讓網友感到的炸裂在于——
不年輕。
且"騷"。
沒有了姿色,還那麼會作,對男人真的有效嗎?
這就觸及到了不少人的認知盲點。
但仔細看。
楚經理(楚志娟)對于秦峰意味着什麼。
上級,前輩,再加上同樣有一個癱瘓在床的母親需要照顧,每天費心勞神。
主打一個工作夥伴+共同話題+同病相憐。
而且還有溫柔體貼一面:
更重要的一點。
别忘了,秦峰的老婆是"女神"。
這意味着,從追求到進入婚姻,他一直處在一種使着勁向上夠的狀态中,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他其實壓抑了部分的自我,帶着一定程度的讨好和表演在生活。
如果老婆一直健康貌美,他或許還願意這麼習慣性地配合下去。
但,變故讓他突然抽離。
緊繃多年的他,最需要的是什麼?
釋放。
年紀大的楚經理,雖然姿色不及老婆,但能夠提供他以前沒獲得過的——
她自知,低姿态,配合度高。
一下子秦峰從以老婆為中心,變成了現在自己是中心,有人願意圍着他轉。
這麼一看,小三的"年輕貌美",似乎也不是必要條件。
這也是劇情的一個亮點。
但你看一眼海報——
四個女性,兩對母女。
這本是劇情的主線,但網友的讨論幾乎完全沒有涉及。
這部分的劇情,到底如何呢?
02
總的來看。
奔跑的主題其實有兩個——
女性。
原生家庭。(尤其母女之間)
在同一場車禍中,安心失去了雙腿,還有另一個人喪生——
若軒。
他是秀麗失去了的兒子,也是若華的弟弟。
兩對母女并立,互為對照。
一個母親,過于控制欲。
一個母親,只想躺平。
一場車禍之後。
她們面臨破碎的人生,以及對原本親子關系的重組。
想躺平的秀芳,為了殘疾的女兒重新奮鬥,化身"超人媽媽"。
失去兒子的秀麗,開始把全部精力放到被自己輕視和打壓的女兒身上,開始認識到女兒在成長中受到的傷害。(有點類似于《陽光普照》大兒子自殺後,父親重新意識到自己還有個小兒子)
表面上看是秀麗重男輕女。
實質上是窒息的控制欲。
若軒是超生的,作為老師的秀麗因為他失去了工作,所以生活不順,和自我實現的願望,延伸到了子女身上。
只是表現不同。
對兒子,要求是必須成材。
若軒想學畫畫,秀麗逼他學理工科未來當科學家。
為了若軒能按她的想法成才,她給若軒排滿了補習、競賽、考試,若軒無法忍受,多次出現了心理問題,自殘和自殺的想法來回湧上心頭。
連秀麗的姐姐秀芳都看不下去,才會做主在生日當天讓若軒去自己家放松放松。
結果導致了意外。
對女兒,要求是一個傳統的"好女人"。
好女人需要懂得忍氣吞聲,不争不搶,把好的都讓給弟弟。
姐姐若華靠做家教打工才能給自己買一個二手的手機,母親卻直接給若軒送一個全新的蘋果手機。
同時保持自己"完美無暇"。
還連哄帶騙地去帶女兒做祛斑手術,結果卻是私密整形。
但若軒的死,只是這個母親令人窒息一面的開始。
當她将這份控制欲轉向了女兒若華的時候,這一老一少兩個女人的糾纏,才把《奔跑》這部劇推向了高潮。
萬萬沒想到。
這劇整在結尾來了一個180度的反轉。
第28集,為了幫助女兒逃婚,丈母娘穿上了婚紗,代替女兒出嫁,驚呆了打開婚車的新郎。
和"老三"一樣。
編劇主打一個不按常理出牌。
但問題是,這一次的邏輯還足夠合理嗎?
03
無論是"老三"還是窒息的母親。
都是編劇在用話題猛烈開炮。
前者一向能攪動情緒。
後者,對應的是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心聲——
掃興父母、道德綁架、親情PUA……
看了讓人情緒很難不上頭。(是腦充血那種)
控制兒子,要像一個不斷去獲得好成績的機器——
數學競賽、信息競賽,一個接着一個。
沒有人問過他真正想要什麼。
更恐怖的是,所有人都會認為他的母親在"為他好",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場車禍,弟弟若軒突然離世。
讓沒有悔悟的母親,把"愛"傾注到姐姐身上,對若華作妖。
所以接下來的故事就一步步把觀眾的血壓拉滿。
若華因為放心不下弟弟離世後孤獨的母親秀麗,決定帶母親去北京和自己一起住在宿舍。
沒想到,這卻是窒息的生活的開始。
秀麗偷看女兒的手機,站在陽台上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
将丈夫和兒子的骨灰擺在出租屋裡,日常對着遺像燒紙。
時時刻刻提醒女兒肩膀上的親情壓力。
以己度人,不斷地向若華強調貞潔的重要性。
徹徹底底地物化自己女兒。
中國式親子關系中,不少母親都有秀麗的影子——
用一句"為你好",将一切"控制"加上"愛"的濾鏡。
為你好,就可以讓你學你不喜歡的競賽。
為你好,就可以讓你考公考編。
為你好,就可以貶低你、打壓你。
甚至,為你好,就可以讓你嫁給你不愛卻又似乎很合适的男人。
幾乎就是一個"你為什麼斷親","你為什麼厭惡自己母親"讨論組的案例大賞。
完全是照着觀眾的痛點,用針扎,"癫"的程度,每一條幾乎可以刷榜熱搜詞條。
所以就有了開頭那個:
穿上婚紗代女兒出嫁震驚新郎的神奇操作。
雖然這個情節是在秀麗幡然醒悟之後幫助女兒逃婚的無奈之舉。
但。
這絲毫不能阻止劇方默許、甚至推動網友以此為引向"癫媽"開炮。
當然藝術來源于真實,從網友們的共情評論也能看到。
就問一句,真不真實?
但當這種真實。
頻繁地聚攏在同一個作品,同一條故事線,甚至同一個家庭裡,用奇葩母親行為大賞來挑撥大眾的憤怒阈值。
然後用大量的話題,熱搜,營銷吸引觀眾入場。
當觀眾看得血壓拉高,為所謂的真實咬牙切齒口誅筆伐,甚至看父母的眼神都有些不對的時候。
Sir突然覺得有些不對。
這熱熱鬧鬧的場面。
可能并不是作品的成功。
而更像是一種屬于創作者,不,屬于投機者的勝利。
在開播過程中的熱度,多次衝入全網的前三,前五,由此引發的讨論和争議,更是從劇裡吵到劇外。
這還别說肉眼可見的主創團隊在社交平台上的營銷。
話題關鍵詞,同步劇情爆點cut,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往熱搜怼。
一會兒是渣男發癫。
一會兒是母愛偉大。
一會兒是霸氣回怼。
一會兒又是癫瘋對決。
到作品結束,口碑好,數據佳,不僅引起了大眾的讨論,作為情緒宣洩口讓大家吵得痛快,更是怎麼看都是成功。
但這種成功,Sir總覺得不是那麼夠味。
它更像是一種精心計算的產品終于獲得了預料之中的高收益。
而跟作品本身的關系很弱。
舉個例子。
哪怕到劇集播完,不論看沒看過劇,讨論《奔跑》的重點,依然是那些名場面,名台詞。
是發癫的劇情cut,以及瘋癫的怼人台詞。
一提起來,就是渣男出軌,就是窒息母親,而對于劇情後邊的演進并無印象。
全方面在迎合大眾的痛點,像是精準地挖好了陷阱,等着憤怒的大眾往裡頭跳,然後期待他們的憤怒和罵聲。
甚至片方也知道這些,所以,收尾并沒有拿出與前邊相似的力度。
秀麗看見了若軒生前留下的視頻,在周圍人的提醒下幡然醒悟,阻止了若華注定不幸福的婚姻。
若華也打破了母親的枷鎖,在北京找到了好工作。
母女二人伴随着一句"媽,我想你了"走上了和解之路。
母女二人的大戰就此結束。
不僅這倆人,大部分角色都完成了和解。
安心最終與志同道合的林天宇完成了彼此的救贖,也看到了被楚志娟抛棄的、窘迫的秦峰。
甚至到最後導演還嫌不夠完美,還加上了秀麗和老王在一起包餃子的鏡頭。
用大家都吐槽的中國式大團圓,給前邊的發癫收尾。
讓這樣一部劇,除了吸引人點擊進入的那些名場面,發癫場景,尺度台詞,幾乎留不下任何印象。
這感覺像什麼?
垃圾食品。
沒吃時聞香,入口那一刻感覺爽。
但事後一點記憶都沒有。
要知道,同樣是展現現實性,真實痛苦,國劇不是沒有過佳作。
去年的一部《漫長的季節》,龔彪車禍起飛時的笑容裡,有着一整個時代的無奈唏噓。
而劇尾一首《再回首》,伴随着不同時空裡的王響對視,打動了多少螢幕前的觀眾。
可能會有人說,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一部家庭劇,讓人看到家長裡短引起讨論就已經很不錯了。
高嗎?
那是因為這部劇中的兩個主要角色,據說都有真實原型參考。
一個是2008年汶川地震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廖智,她在經歷了喪子離婚的挫折後,依然重拾生活信心。
在2011年,重新站上了《舞林大會》的舞台。
一個是2009年,帶母上學的楊元元,因為不堪生活壓力和家庭壓榨。
30歲,在學校宿舍用兩條毛巾上吊自殺。
明明手握最昂揚的爽文和最痛苦的底本,卻依然選擇相信流量和熱搜。
不相信作品本身的力量。
這無疑是可惜的。
甚至是難過的。
Sir當然不反對營銷,也不反對向着觀眾的喜好對症下藥。
但如果國内創作者最引以為豪的現實主義素材底本。
都用這種方式,給人留下的。
不是對社會的思考,對時代的讨論。
而一味是發癫,發瘋,發狂的cut。
是小三,是出軌,是下三路的屁股思考。
是你錯,是我對,是赢赢赢。
那浪費的真實素材,還是小事。
失去的信心和耐心。
可一去不回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