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亮明類“平準基金”身份 中央匯金公司将加大A股配置力度,歡迎閱讀。
4 月 8 日,中央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就前一日(2025 年 4 月 7 日)發布的公告答記者問時明确表示,中央匯金公司是資本市場上的 " 國家隊 ",發揮着類 " 平準基金 " 作用。中央匯金公司充分認可當前 A 股配置價值,将加大配置力度,充分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而最近幾天,美國所謂 " 對等關稅 " 衝擊波在全球範圍内引發資產價格大幅波動,A 股市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在此背景下,中央匯金公司此番表态以及穩市資金的及時入市,迅速引發市場對中國版 " 平準基金 " 的強烈期待與高度關注。
作為資本市場上的 " 國家隊 ",匯金系在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市場的布局及操作備受矚目。與此同時,市場一直對正式平準基金的落地滿懷期待。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設立平準基金的必要性也成為業内熱議的話題。那麼,中國版 " 平準基金 " 究竟有着怎樣的 " 畫像 "?它在穩定市場方面又能發揮多大作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多位資深業内人士展開了探讨。
匯金系重倉寬基 ETF
4 月 7 日,受所謂 " 對等關稅 " 因素衝擊,A 股市場大幅波動。當日,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充分認可當前 A 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将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4 月 8 日,中央匯金公司在發布的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中指出,公司是資本市場上的 " 國家隊 ",發揮着類 " 平準基金 " 作用。自 2008 年以來,公司多次參與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工作,積極提升資本市場的内在穩定性。
作為 " 國家隊 ",匯金系持倉圖譜一直備受關注。公開信息顯示,匯金系目前在 ETF 市場的投資布局由四大投資主體構成: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即中央匯金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資管),以及通過基金公司設立的易方達基金 - 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和華夏基金 - 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
根據 Wind(萬得)數據,截至 2024 年末,匯金系對 ETF 的持有份額總計達 3176 億份,持倉市值總計 1.05 萬億元。相較于 2024 年年中,持倉市值增長了 4625 億元,增長率為 78.31%。
具體來看,中央匯金公司持有 21 只 ETF,持倉規模為 6617 億元。匯金資管持有 ETF 的數量為 15 只,相比 2024 年 6 月末增加了 6 只,持倉規模達 3822 億元。易方達基金 - 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 ETF 數量為 10 只,較之上一統計節點環比增加 2 只,持倉規模為 62 億元。華夏基金 - 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持有 ETF 的數量從 2024 年 6 月末的 20 只增長至 2024 年末的 21 只,持倉規模為 30 億元。
進一步聚焦持倉結構,匯金系持倉最多的是寬基 ETF,尤其是跟蹤滬深 300 指數的相關基金。匯金系持有市值最高的 ETF 是華泰柏瑞滬深 300ETF,市值超過 2500 億元。其中,中央匯金公司持有 1434 億元,匯金資管持有 1071 億元。緊随其後的是易方達滬深 300ETF,持有市值為 1827 億元;華夏滬深 300ETF 位列第三,持有市值 1342 億元。而易方達基金和華夏基金的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的持倉品種,以細分行業主題 ETF 為主。
資本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4 月 7 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再次增持 ETF。4 月 8 日,護盤效果顯現,A 股市場企穩反彈。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各券商如何評價中央匯金公司作為類 " 平準基金 " 的作用?
長江證券策略首席戴清向記者表示,中央匯金公司明确類 " 平準基金 " 定位,實質是向市場傳遞 " 底線思維 " 信号。中央匯金公司作為資本市場上的 " 國家隊 ",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的内在穩定性;與此同時,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有利于快速穩定市場情緒,助力市場底部企穩。
另外,中央匯金公司指出,将會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 " 穩定器 " 作用,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 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對此,戴清表示,不同于此前偏重大盤藍籌如滬深 300ETF,本次 " 均衡增持 " 可能涵蓋科創 50、中證 1000 等成長風格 ETF。随着中央匯金公司增持力度加強,對 A 股市場流動性改善意義重大。
談及 A 股當前的配置價值,中央匯金公司指出,"A 股核心資產的吸引力持續提升,總體估值處于相對歷史低位。"
對此,戴清分析稱,當前萬得全 A 市盈率僅 17 倍左右,近十年分位數僅 24%。此外,滬深 300 和創業板指估值同樣處于低位,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自 2024 年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出台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資本市場出現積極變化,政策仍在積極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
德邦證券宏觀團隊負責人張浩向記者表示," 從中期角度看,我們認為,DeepSeek(深度求索)時刻出現、高利率和強美元難以持續、全球跨境資本尋求再平衡等宏觀邏輯的變化将推動中國資產系統性重估。另外,考慮到國有資金的特點,要在兼顧投資收益的情況下穩定市場并支持中長期國家戰略發展,‘高股息 / 紅利 + 科技成長’可能是較為匹配的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