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首富家族内部已經撕破臉了,歡迎閱讀。
郭令明将長子郭益智告上法庭
新加坡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的城市發展集團(City Developments,CDL),正在上演一場震撼全球商界的豪門内鬥。
2025 年 2 月底,84 歲的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郭令明與其 49 歲的長子、執行董事兼集團總裁郭益智公開決裂,雙方互相指責并訴諸法律。
這場家族内鬥開始于今年 1 月 28 日,也就是除夕當天。郭益智被指支持董事會成員繞過父親去任命新董事,觸碰了郭令明的權力紅線。
郭令明随即發表公開信,指責兒子企圖 " 奪權 " 并提起訴訟,而郭益智則反指争端源于父親辦公室秘書長吳冠英的不當幹預。
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是新加坡豐隆集團(Hong Leong Group)旗下的旗艦公司,豐隆集團在房地產、酒店和金融等領網域表現突出,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之一,旗下所擁有的上市公司和業務遍布全球 80 多個地區。
據彭 · 博 · 社 2024 年亞洲 Top20 超富家族榜單,郭氏家族财富高達 160 億美元,是新加坡首富家族。而 這場風波不僅将衝擊其内部穩定,也給剛從中國投資失利中恢復過來的城市發展集團帶來了新的陰影。
01
具體來說,這場内鬥的導火索,是 2025 年 1 月 28 日除夕當天發生的 " 内部信事件 "。
當天,城市發展集團所有員工都收到了一封郵件,内容是公司董事李異祯和鄧愛愛推舉兩名新獨立董事楊玉芳和黃素燕。這一推薦不僅完全跳過了公司提名委員會主席張永疇,也未通知公司主席的郭令明,這讓後者感到嚴重挑戰和威脅。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郭令明認為,能操作這一切的只有其長子郭益智。次日大年初一,郭令明立即展開反擊,一邊質詢任命新董事的必要性,一邊明确指出兒子郭益智與其他董事在為發動 " 奪權 " 進行有預謀的策劃與行動。
即便父親已經知情,但郭益智的動作沒有停止,内鬥依然保持更新态勢。
2 月 7 日,兩名新獨立董事在未經提名委員會正常審核程式的情況下通過董事書面決議被任命。第二天,郭令明當機立斷,要求解除郭益智的集團總裁職位。
董事李異祯随即帶領重組後的董事會,公開反對解雇郭益智。與此同時,城市發展集團内現有提名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被新成立的提名和薪酬委員會取代。
可見,郭令明的指示沒有得到落實。感到受嚴重冒犯的郭令明最終選擇在 2 月 25 日提交法庭檔案,起訴郭益智、李異祯和鄧愛愛等人。
郭令明在公開信中坦言:" 作為一名父親,解雇我的兒子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理解商業決策是艱難的,年輕人在其職業生涯中可能會犯錯誤,這很正常,但繞過公司治理規則是不可接受的。"
對于來自父親的訴訟,郭益智則反擊稱,最近董事會重組并非為了趕走董事長郭令明,而是為了 " 加強董事會 " 并 " 确保城市發展集團擁有最高的治理标準 "。
随後,郭益智将矛頭指向了城市發展旗下子公司——千禧國敦國際酒店集團的董事會顧問吳冠英,甚至稱其與郭令明有 " 長期關系 ",幹預了超出職權範圍的事務,才是糾紛的主要原因。
2 月 26 日的一場法庭聽證會後,郭令明發出第二封公開信,表示被違規匆忙任命的兩名新董事已承諾在法院進一步通知前,将不行使任何董事權力。到此可以看出,郭令明似乎掌握了主動權。
02
在公眾眼中,郭氏父子衝突的表面原因是董事會任命争議,但底層矛盾早已埋下。分析者普遍認為,郭益智在中國的投資失敗或許是父子關系最初出現裂痕的關鍵點。
2010 年,城市發展集團決定進軍中國市場,成立了城市發展(中國)有限公司(CDL China)。當時 34 歲的郭益智被父親委任為城市發展(中國)總裁,成為其中國房地產業務的掌舵人。郭令明還宣布撥出 3 億新元(約 16 億人民币)開拓中國市場,對兒子寄予了極大期望。
然而,由于國内房地產市場的環境發生變化,城市發展(中國)順利經營約 10 年後,情況急轉直下。
2019 年,重慶協信旗下地產業務平台協信遠創陷入現金流危機,郭益智決定向認識十年的 " 老朋友 "、協信創始人吳旭伸出援手。
城市發展(中國)于 2019 年 5 月正式入股協信遠創,并在 2020 年 4 月獲得其 51.01% 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然而,協信遠創迅速惡化且異常復雜的債務情況遠超預期。最終,協信遠創于 2021 年 7 月被申請破產,城市發展中國不得不以象征性的 1 美元價格黯然退出。
這筆由郭益智主導的投資,令城市發展集團蒙受成立以來最大虧損。2020 年年報顯示,集團淨利潤虧損高達 19.17 億新元(約合人民币 92.93 億元)。
此後,郭益智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的另一次投資失誤,又導致集團 2023 年上半年利潤下降 94%。
根據公開資料,自 2018 年郭益智擔任城市發展集團總裁以來,公司股價一直表現不佳。最高峰時曾達到 13.52 新元,而 2025 年 2 月 25 日收市時僅剩 5.12 新元,跌幅超過 60%。
值得注意的是,協信遠創事件曾在郭氏家族内部引起過一次小規模震蕩。當時,郭令明的堂弟郭令柏因不滿這項投資,與另外三名董事一起退出了公司董事會。
作為父親的郭令明選擇力挺兒子郭益智,保住了後者的職位。父子二人甚至一起主動減薪 80%,以幫助公司渡過難關。
這些事實說明,郭令明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一直表現出對兒子的支持與包容。直到 2025 年 2 月 26 日的公開信中,郭令明才首次公開批評兒子的業績表現,稱 " 郭益智并非第一次讓 CDL 陷入困境 ",暗示其領導能力存在問題。
03
這場郭氏父子的公開對決,不僅是一場企業管理權之争,更折射出這個東南亞著名華商家族面臨的傳承困境。
郭氏家族的商業帝國源于郭令明的父親——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
1911 年出生于福建同安的郭芳楓,14 歲便漂洋過海前往新加坡謀生。1941 年,30 歲的郭芳楓與三個兄弟在新加坡創立了 " 豐隆 " 小店。郭芳楓預判戰後物資緊缺以及重建需求将導致土地升值,在創業初期大幅獲利。
到郭令明接班時,豐隆集團已成為橫跨金融、地產、制造業的多元化集團。郭令明則憑借在全球範圍内大膽收購酒店資產的戰略,将家族事業推向新高度。
郭令明的教育方式與他父親如出一轍。" 他不會誇獎我,我只要沒有被他罵,就覺得是一種嘉獎了 " 郭令明說,這種嚴格的管理風格也延續到他對兒子郭益智的培養上。
2023 年,在城市發展 60 周年晚宴上,郭益智半開玩笑地表示,自己常常需要穿上 " 防彈衣 " 來應對父親的嚴格要求。
盡管如此,郭令明多次公開肯定郭益智。在 2023 年的采訪中,他曾稱贊:" 他表現相當不錯,擁有多年業務經驗,公司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長足進展。" 在 2024 年 9 月出版的傳記《在商言商》中,郭令明更是明确提名郭益智為集團 " 第三代接班人 "。
關于 " 富不過三代 " 的擔憂,郭令明有着清醒認識。他認為關鍵不在于是否白手起家,而在于 " 是否具備企業家的素質 " 以及 " 是否有能力領導繼承的產業 "。他一直相信,通過适當的繼任計劃和培養,家族企業完全可以打破這一魔咒。
如今,84 歲的郭令明與 49 歲的郭益智公開對立,這場突如其來的内鬥打亂了原本看似平穩的交接計劃。無論法庭最終如何判決,郭氏商業帝國都面臨着自創立以來最嚴峻的家族傳承考驗。
郭氏家族與豐隆集團的商業傳奇能否繼續書寫,已成為新加坡乃至整個華人商界關注的焦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蔚然先聲 ",作者:高凌朗,編輯:汪戈伐,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