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被限制交易還面臨譴責 靈均投資砸盤理應付出代價,歡迎閱讀。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2 月 20 日收盤後,滬深交易所公布了幾乎 " 鏡像 " 的兩份通報,揭開了量化私募巨頭驚人的能量。深交所通報顯示,19 日 9:30:00 至 9:30:42,寧波靈均投資名下多個證券賬戶通過計算機程式自動生成交易指令、短時間内集中大量下單,賣出深市股票合計 13.72 億元,期間深證成指衝高後快速下挫;上交所通報顯示,9:30:00 至 9:31:00,靈均投資管理的多個產品大量賣出滬市股票合計 11.95 億元,期間上證指數同樣衝高之後快速下挫。
靈均投資為何開盤即砸盤?開盤第 1 分鍾往往是一天交易量的最高值,也是最方便 " 出貨 " 的時機。但相對較高的交易量,也承接不了一家機構程式化交易洶湧而出的賣盤,尤其是在市場信心仍然脆弱、其他量化玩家被動跟随同頻操作的時候。19 日第 1 分鍾,上述滬深指數對應的成交額分别為 225 億、332.7 億元,靈均投資的賣盤對應占比分别為 5.31%、4.12%,極短時間内如此高占比且方向趨同的交易,确實足以影響市場走勢。是靈均投資沒有預料到自己的賣盤可能影響大盤嗎?筆者認為,對數字、對市場波動規律高度敏感的靈均投資不太可能考慮不到這個問題。
股票買賣自由,這是投資者的正當權利,但對靈均投資這樣的頂級量化私募來說,顯然無法像普通投資者那樣毫無顧忌地買賣股票。無論在哪個市場,鑑于量化交易本身極易引發極端行情的風險,頭部量化玩家都需要将自身作為影響市場秩序的變量,确保自己的操作不引發系統性風險。滬深交易所也對此制定了相應的交易規則,其中就包括 " 通過計算機程式自動生成或者下達交易指令進行程式化交易,影響本所系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 "。對于已有近 10 年歷史且賺得盆滿缽滿的靈均投資來說,交易所的規則早已是其量化交易算法的一部分。鑑于上述情況,滬深交易所限制其在 2 月 20 日至 22 日買賣所有股票,并啟動對其公開譴責紀律處分的程式,這是靈均投資作為砸盤者理應付出的代價。
個人投資者占主體是 A 股市場長期以來的基本特征,這一特征也導致 A 股定價的有效性還非常不夠,大量個股股價波動很大,而這也給了量化機構賺取超額回報的機會。量化私募行業的高利潤、高薪酬,表面看是一群數學天才理所應當的回報,但本質上來自于市場的其他投資者。無論是靈均投資還是其他量化機構,在專注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更應當對市場規則、對市場的長遠發展保持尊重,損市場而肥自己的做法行不通更行不得。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