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美博弈下,國產磁懸浮離心機技術能反向“卡脖子”嗎?,歡迎閱讀。
4 月 29 日,美的集團發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報顯示,營業總收入 1284 億元,同比增長 20.6%;淨利潤 127.5 億元,同比增長 41.1%;歸母淨利潤 124 億元,同比增長 38.0%,淨利率 9.9%。
就在前不久,第 36 屆國際制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簡稱 "2025 中國制冷展 ")于 4 月 27 日 -29 日在上海舉行,美的集團旗下美的樓宇科技展示自研磁懸浮家族全棧陣列,涵蓋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組、磁懸浮空壓機、磁懸浮蒸汽壓縮機等多種類型磁懸浮產品和方案。
會前,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銷售總監秦豔平向钛媒體 AGI 透露,經過 10 餘年沉澱,美的磁懸浮離心機產品近三年銷售復合增長率 30%,2024 年磁懸浮離心機同比增長 66%,2025 年第一季度接單同比增長超 70%。秦豔平強調,磁懸浮技術是美的集團近 10 年來投入最大的一個核心產品之一,因為要打破壟斷格局做國產化突破。
據了解,磁懸浮變頻離心機是一項集電磁學、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傳感學、機械傳動、轉子動力學為一體的高科技技術,開發難度極大,一度成為外資品牌的專屬領地,主導着中國市場的大半份額。
當前在中國暖通空調市場,離心機產品市場份額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國產磁懸浮離心機產品份額已經引領全球,而外資品牌份額在收縮。
公開信息顯示,2017 年,五大美資品牌占據了國内離心機市場 73% 的份額,以美的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占有率僅為 11.6%;到 2021 年上半年,外(合)資品牌的離心機市場占有率約為 69.4%,國產品牌的占有率約為 30.6%。在國產品牌中,美的以 26.1% 的市占率排在首位。
美的樓宇科技錨定磁懸浮技術領網域,研發突破了傳統機械軸承的物理限制,通過磁懸浮軸承實現壓縮機轉子的無摩擦懸浮運行,從而顯著提升能效、可靠性和環境适應性。具體而言,這一技術通過電磁力支撐轉子,消除了機械接觸帶來的能量損耗(如摩擦阻力降低 90% 以上),并結合變頻控制技術實現 10%-100% 的無級冷量調節,徹底解決了傳統離心機在低負荷運行時易發生的 " 喘振 " 問題。
2024 年上半年,中國磁懸浮離心機市場逆勢增長,美的、海爾等國產品牌占據主導地位,代表未來全球離心機市場的新力量。
美的樓宇科技事業部水機產品公司總經理兼研發總監駱名文早前表示,現在離心式冷水機組的發展趨勢轉向無油化,因為其更符合綠色低碳的發展要求,其中,磁懸浮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随着美的 " 鲲禹 " 水機品牌和多款產品推出,中國水機市場已正式步入國產時代。據悉,現在國内產品與外資品牌相比已經基本處于同一個水平,在某些方面還有領先,美的在 2024 年在離心機組品牌中,行業排名第 1 位。
秦豔平坦言,近幾年,美的磁懸浮離心機產品銷量增長了幾倍,2025 年增速和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提升。其中,特别是鲲禹新一代磁懸浮離心機組推出後,該產品今年前三個月增長勢頭非常好,有望實現更大的突破。未來幾年,市場還将陸續看到美的推出行業首創的產品和技術。
秦豔平指出,美的全新一代懸浮離心機國產化率早已經達到 100%,不管是從核心的磁懸浮控制、軸承控制,還是變頻技術、系統控制等,全部都是有自主知識產權。
另外,在 AI 層面,在本屆制冷展期間,美的展示了全球首個多聯機能耗監控平台,通過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賦予制冷設備神經元一般的感知系統,可以實時追蹤制冷設備每度電的去向,根據建築需求自動優化能耗,最高可節能 30%,有效助力綠色建築發展。
事實上,随着今年 4 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科技戰,中國正加大自主創新科技的關注力度。
早在 2015 年,中國出台了 " 中國制造 2025",旨在用十年時間實現制造業自主創新、實力增強,如今迎來第 10 年,據報道,中國如今已實現了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等 10 個關鍵領網域超過 86% 的目标。
長期來看,中國企業需要不斷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發展自主可控的前沿技術,而磁懸浮離心機就是實現國產自主創新技術落地的代表之一。
美的集團目前正持續加大人工智能(AI)、人形機器人、壓縮機等研發投入力度。年報顯示,2024 年,美的研發支出達 162 億元,研發支出費用率 4.0%。
過去五年内,美的累計研發投入超過 600 億元,在全球擁有超過 23000 名技術研究人員,其中碩博占比超過 7000 人。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