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我為啥突然去講脫口秀?,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題圖來自:@趣聽喜劇 官方小紅書号
上周末,我在虎嗅 FM 節的 FM 之夜表演了脫口秀。昨天把開放麥練習的視頻發出來,一堆朋友來問:你為啥突然講脫口秀了?你要轉行嗎?更直接一點的會問,你這種素人也能上開放麥?脫口秀門檻這麼低了?
本來我想簡單回復,結果發現一兩句說不清,加上随着視頻傳播,問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幹脆寫幾句我的思路,說不定對大家有啟發呢。
我是虎嗅的老作者了,他們每年 FM 節都要整點新活,今年想搞一場脫口秀,問我有沒有興趣參與。我當時直接答應下來,也沒問細節。
不是我莽啊,我是這麼考慮的:
首先,我碼了十年的字,有基本的寫作能力。脫口秀也都是自己寫稿自己演,最差情況我上台背一遍稿子怕什麼,不好笑就不好笑,又不會有人懷孕。
文字是所有内容創作的基礎,很多内在邏輯是共通的,可以舉一反三。和很多工作一樣,創作水平是靠數量積累的,少數情況下才輪到拼天分和智商。人家又不是讓我去參加某數學競賽,我慌什麼。
脫口秀(嚴格來說叫單人喜劇)也是喜劇的一種,最基礎的内容就是把自己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我雖然沒有看過脫口秀線下演出,但線上節目也看過不少,也是見過豬跑的嘛。人活着就是為了各種體驗,這次有機會為啥不體驗一下?
然後呢,這場活動是虎嗅組織的,相當于别人安排好了場地和舞台,組織了觀眾,我只負責上台表演。前期我頂多投入一些時間,我也沒那麼忙,拯救世界的工作可以往後放一放。
很多朋友有個誤區。别人給了露臉的機會,他自己心虛,退縮,怕上台怕丢人,思前想後腦補一大堆,連羞死後埋哪都想好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開局一個碗,機會全靠搶。表演,或者說廣義的内容創作,是一件成本極低,收益極高的事,我以前反復說過。
所以有朋友邀請我參加一些表演性質的活動或者節目錄制,只要沒有特别的原因,我通常來者不拒。
包括公眾号轉載之類的事情,只要不增加我的工作量,都是随便轉随便看,我微信也是随便加,文章 / 朋友圈有人看到就是自己賺到,大家可以體會一下這個道理。
普通人最缺的是機會,最基礎的機會形式就是 " 被人看到 "。别人看不到你,不了解你,有好事也輪不到你。
大家都是出來混的,出來混的第一步是要先 " 出來 "。
但是說到這裡,并不代表有了舞台你就上去随便比劃一下。不管這工作是不是有直接的經濟回報,你得對自己和給你舞台的人負責,對觀眾負責。
像我這次五分鍾的演出,至少用了一個月構思和準備稿件,前後改了大概五版,終稿和初稿差了三分之一,換掉了一半的梗。
虎嗅也很給力,邀請了趣聽喜劇的專業團隊把關,為我們安排了讀稿會和開放麥。
上開放麥的時候,後台一共就三四把椅子,我還奇怪演員加主持人将近十個人怎麼能坐得下,結果發現其他演員都是一晚上趕好幾場演出,來了脫下外套上台就演,下台就走,候場時間很短。
主持人告訴我,趣聽喜劇以及他們合作的劇場(當天我去的是單立人的劇場),對演員和稿子的要求很高,業餘演員沒有十次以上的開放麥經驗,是沒機會在他們場地演出的,搞得我更緊張了。
結果當天上台的觀眾反應還不錯,盡管相比起專業演員,我的梗沒那麼密,表演也不夠自然,但我覺得即使在當晚放在專業演員中,我的 " 笑果 " 也不算最差的。
後來繼續調整内容,直到虎嗅當晚演出,現場觀眾投票我拿了第一名,可把我牛逼壞了。
所以認真準備的結果就是,大家滿意,你自己也拿到了正反饋,在這個大家都不算開心的年頭,讓自己和大家都開心一點,也是很好的事情。
至于以後會不會繼續搞脫口秀,我也沒想那麼多,随緣吧。
最後說點題外話。這兩年 AI 很火,行業裡一會說媒體要失業,一會說設計師要失業,一會說程式員要失業,在我看來純屬想多了。
AI 的工作是基于以往的人類工作來做復制和模仿,以目前 AI 的技術路徑,它是沒法挖掘、體驗和創造的。
就拿脫口秀創作這件事來說,演員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觀察思考來創作,哪個 AI 能替代?哪個 AI 能上台表演?
而且,不管是創作者、設計師,還是醫生、程式員,我始終認為,要用好 AI,你自己首先得是一個平均水平之上的從業者。
否則,AI 輸出的内容是人是鬼,你都沒能力分辨,沒法評估它的工作質量,自然也就沒法把它作為生產力工具。
所以大家放輕松,做好專業工作,享受生而為人的樂趣,享受其他人作品帶給你的樂趣,以後的事情以後再擔心吧。
虎嗅的視頻大家看了就明白了,我都能行,你上你也行,你一定行的。
判官:前產品經理,現個體戶,著有《產品覺醒》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