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豐巢港股上市之路遇阻,8億滞留費争議成焦點,歡迎閱讀。
2025 年 2 月 28 日,智能快遞櫃服務的領軍企業——豐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豐巢 ")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招股書正式失效。
對此,豐巢回應稱,招股書失效屬于港交所的正常機制,公司香港上市的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中。
作為順豐速運(股票代碼:002352.SZ)旗下的重要末端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豐巢自 2024 年 8 月 30 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以來,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流程,通常是由于發行人未能在規定時間内完成聆訊或更新材料所致。在此情況下,發行人往往會選擇重新提交更新後的招股書以繼續推進上市進程。
然而,盡管展現出強烈的上市意願和扎實的業務基礎,豐巢的上市之路仍面臨着諸多外部環境和内部策略的考驗。
經營合規性與财務表現備受市場關注
2024 年 9 月,豐巢在披露港股上市招股書的短短 12 天後,即遭到中國證監會的詳細問詢。證監會主要關注了豐巢的協定控制架構、業務經營合規性、規範運作等問題,特别是滞留費用及包裹服務費的金額與占比是否符合法律法規,以及豐巢數字產品中的客戶信息收集、存儲及第三方共享情況,并要求豐巢說明上市前後的數據保護措施。證監會要求豐巢在 2024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期間提交補充說明,但截至目前,豐巢尚未公布這些補充材料,其招股書也因披露時間超過 6 個月而失效。
這一連串的監管問詢無疑給豐巢的上市之路增添了障礙。豐巢必須針對證監會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回應和補充,才能繼續推進上市進程。
從财務狀況分析,豐巢過去幾年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盡管營收從 2021 年的 25.26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38.12 億元,但淨虧損卻累計超過 37 億元,分别為 20.71 億元、11.66 億元和 5.41 億元。直到 2024 年前五個月,豐巢才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盈利 7160.2 萬元。然而,盈利壓力依存,豐巢方面表示,連續三年的虧損主要是由于投資建設及運營智能櫃網絡所產生的巨額成本及開支。
豐巢指出,如果不能有效推動收入增長并成功管理成本及開支,豐巢可能無法維持盈利能力,進而對其業務增長、财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這也将直接影響到公司的上市進程。
滞留費争議持續,消費者質疑合理性
豐巢,自 2015 年成立以來,通過一系列收購行動,如中集 e 棧和中郵快遞易,迅速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顯示,豐巢是中國及全球行業領先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截至 2023 年底,按櫃機數量及 2023 年的包裹量計,豐巢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櫃網絡運營商。截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豐巢已為 3.678 億消費者提供服務,智能櫃達 33.02 萬組,覆蓋 20.9 萬個。
在業務運營方面,豐巢對存放在智能櫃中的包裹收取暢存費。
2021 年至 2024 年前五個月,豐巢就儲存在智能櫃中的約 4.30 億個、4.60 億個、5.17 億個及 2.08 億個包裹收取暢存費,分别占同期投遞總數的 6.9%、7.9%、8.0% 及 7.5%。此外,豐巢還推出了會員計劃,會員可享受超時取件免費等額外優惠,訂閱費用靈活多樣,包括 5 元的月卡、15 元的季卡和 55 元的年卡。
然而豐巢的滞留費收費策略引發了廣泛的社會争議,部分消費者對于快遞櫃收費的合理性提出質疑,認為其缺乏透明度和合理性。豐巢滞留費收費規則為:快遞包裹存放超過 18 小時後,每 12 小時加收 0.5 元,上限為 3 元。
據統計,若按最低收費标準 0.5 元計算,2021 年至 2024 年前五個月,豐巢累計滞留費收入達到 8.08 億元,約占同期總營收的 7%。
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豐巢方面解釋稱,滞留費的收取旨在提高快遞櫃的周轉率,确保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8 億滞留費該交嗎?
據了解,部分快遞公司在未經消費者充分同意的情況下,便将快遞包裹存放到豐巢等快遞櫃中,導致消費者需要支付滞留費。
大望财訊深入了解後發現,部分消費者會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來避免支付滞留費。一是聯系快遞員,請求其重新投遞以避免支付滞留費,二是嘗試聯系豐巢人工客服,請求遠程協助開門來避免支付費用。
比如,網友分享了避免支付豐巢滞留費的簡便操作。首次超時,可選擇 " 我再想想 " 或 " 不同意超時付費 " 免費取件。若無此選項,可聯系豐巢公眾号的人工客服,通過 " 會員中心 "-" 在線客服 "-" 人工 " 路徑,并告知需遠程協助。随後,在櫃機上點擊 " 取快遞 "-" 取件遇到問題 "-" 遠程協助 ",待客服回復并完成遠程開櫃後,即可順利取出快遞。
圖為網友分享的快遞超時免費取件方法
針對快遞櫃收費的合理性,消費者質疑聲四起,那麼這筆滞留費到底該不該交呢?
2024 年 3 月起,新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為這一争議提供了法律依據。該辦法明确規定,快遞公司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的,将受到郵政管理部門的處罰。
上海旭燦律師事務所的菅峰律師對此表示,消費者是否授權快遞員将快件放入快遞櫃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消費者未授權,快遞公司的行為既違約又違法。同時,消費者與豐巢快遞運營公司之間并無直接合同關系,是第三方快遞員将包裹放入櫃中。雖然這種放置行為本身可能被視為無償服務,但一旦涉及超時收費,便涉及到資源占用和費用承擔的問題。此時,若未經消費者同意便進行收費,既缺乏法律依據,也違背了合同原則。
此外,菅峰律師還指出,豐巢作為一家運營公司,受到市場監督總局的監管。若消費者認為其收費不合理,可以通過撥打 12315 等渠道進行維權。
針對這一争議,北京炜衡律師事務所的郭豔萍律師提出了幾點優化建議,應實現信息透明化,明确告知消費者收費标準和投遞選擇,确保消費者的選擇權得到充分尊重。例如,在投遞快遞櫃前,應通過短信或 APP 通知消費者進行确認,讓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将快遞存放至豐巢或要求送貨上門。此外,目前 18 小時的免費存放時間對于上班族和差旅人士而言可能并不友好,應優化免費存放時長,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推算免費存放時長,并考慮在不同時間段内進行優化調整,如延長夜間取件時間、在節假日适當放寬限制等。
郭豔萍律師強調,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快遞櫃行業的監管力度,規範行業标準,防止企業濫用定價權,從而确保市場的公平與公正,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