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馬斯克前員工建「太空工廠」,開局就造新冠藥Paxlovid,已搭SpaceX火箭升空,歡迎閱讀。
人類第一座建在太空中的工廠來了,還是無人的那種!
就在上周,它搭乘着馬斯克 SpaceX 的獵鷹 -9 火箭,與另外數十顆衛星一起被送入太空。
在太空的零重力環境下,将有可能開發出地球上無法制造的產品。
這座工廠的第一批產品,是利托那韋——新冠治療藥物 Paxlovid 的成分之一,同時也是一種抗 HIV 藥物。
據了解,太空工廠計劃由航天業初創公司 Varda 設計并執行。
本次發射的衛星名為 W-Series 1,是整個計劃中的第一顆衛星。
W-Series 1 共分為兩個模塊——制造模塊和返回艙,它們搭載在 Rocket Lab 公司的光子平台上。
制造模塊無需人工現場操控便可自動完成實驗任務,人類只需在地球上實施遠程管理。
Varda 公司的創始人兼 CEO 是SpaceX 前飛船研發人員Will Bruey。
另一位創始人是來自創始人基金 ( Founders Fund ) 的 Delian Asparouhov,Delian 在 Varda 擔任總裁。
太空工廠,都生產什麼?
Varda 在官網中提到,其後續的產品研發,将主要圍繞着藥品展開。
創始人 Delian 則直截了當地表明,Varda" 未來至少 6-7 年内不會生產藥品以外的其他產品"。
而具體到本次發射的 W-Series 1,任務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階段是調試階段,大致時間是發射後的一周内,主要任務是對系統進行測試,确保能正常工作。
第二階段是正式實驗階段。這一階段是在調試結束之後,也就是發射後的第二周。
實驗的内容是對利托那韋反復進行加熱和冷卻,以觀察其在零重力環境下的結晶特性。
這兩個階段一共将持續約一個月,随後将進入下一階段。
第三階段是返回階段,W-Series 1 的返回艙将帶着產品回到地球。
返回過程中,Varda 将執行除了生產之外的另一項任務。
返回艙将以超音速進入地球,并依靠攜帶的降落傘降落。降落過程中的數據,将被用于超音速研究。
Varda 把這一步實驗的權利轉賣給了其他機構,在充分利用 W-Series 1 的同時也能收回一部抽成本。
今後,Varda 還将繼續在太空制藥領網域展開深入探索,研發出低成本、高質量的治療癌症、糖尿病、慢性疼痛等疾病的藥物。
為什麼要把工廠建在太空?
在太空中,零重力環境會帶來很多地球上沒有的優勢。
這種環境對于包括蛋白質在内的晶體生長極為有利。
因為在無重力環境下分子對流運動消失,粒子不會發生沉底。
這樣得到的晶體純度更高,結構也更優。
此外由于沒有重力,有關物質不會接觸到容器壁,避免了污染。
Bruey 說,有些產品只有在零重力環境下才能生成。
盡管在地球上,讓物體以抛物線方式運動也能獲得暫時的零重力環境。
但持續時間往往不到一分鍾,對于產品研發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另一種途徑是利用地球上建立的微重力實驗室,但成本極高。
如白血病藥物 Blincyto,在微重力實驗室中生產 1 毫克該藥物的成本高達 1.14 萬美元(約合 8.15 萬人民币)。
想要獲得持久穩定、成本又相對較低的零重力環境,那還是得到太空中去。
參考鏈接:
[ 1 ] https://www.freethink.com/space/first-space-factory
[ 2 ]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innovation/worlds-first-space-factory-successfully-deployed
[ 3 ] https://twitter.com/VardaSpace
[ 4 ] https://weibo.com/5963773637/N5sdL55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