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輪到時代“淘汰”廣汽三菱了 但這與新能源無關,歡迎閱讀。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檔案,廣汽三菱繼 6 月進入臨時停產後,宣布人員優化決定,也就是說,廣汽三菱繼停產後,正式啟動了裁員。
雖然有廣汽三菱在職工作人員向品駕确認,目前确實在裁員, 不過并無廣汽三菱解散的消息。但是廣汽三菱的下一步,很可能是随着投資收縮,在關、停、并、轉中尋找結局。
圖源:網絡
大概最好的結局,就是現有資產并入廣汽體系,車型被廣汽旗下廣汽傳祺或廣汽埃安接手。
今年 3 月到 5 月,廣汽三菱長沙工廠一直處于停產狀态,對于三菱将退出中國的揣測也開始陸續傳出,5 月,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龍夫還稱,沒有退出中國的計劃。
不過,今年 6 月廣汽集團的產銷數據中,廣汽三菱已經不在其中。廣汽集團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2022 年,廣汽三菱的年產量為 35542 輛,同比下降超過 40%。
圖源:廣汽集團 6 月產銷快訊公告
這期間,廣汽集團還曾兩次為廣汽三菱輸血。
最近的一次是 6 月 21 日,廣汽集團披露的《關于向廣汽三菱提供委托貸款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同意合資企業廣汽三菱各股東方按各自所持股比,向廣汽三菱提供總額不超過 18.84 億元的資金支持。按照股比,廣汽集團将提供不超過 9.42 億元委托貸款。
去年 10 月,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2022 年上半年,廣汽三菱虧損 5.1 億元人民币,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 81%。為了維持廣汽三菱的運轉并改善其現金流,廣汽集團為廣汽三菱提供了一筆 10 億元人民币的貸款。
但是,這也已經無法幫助廣汽三菱翻身了。
在廣汽集團裡,廣汽三菱可能是繼廣汽菲克之後,又一個倒下的合資品牌;在日系品牌中,也是自鈴木、馬自達之後,又一家在中國市場戰略收縮的品牌;在合資品牌中,也是今年來繼福特傳出裁員,又一家可能醞釀大撤退的外資品牌。
圖源:網絡
雖然在網傳檔案中提到," 我們目前的產品受到市場轉型的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 ",但其實并不完全準确。
畢竟,很多合資品牌依然可以靠燃油車市場的利潤來維持體面,而只想躺着賺錢的廣汽三菱,在燃油車市場也是注定要被抛棄的。
" 三菱 ",燃油車時代擁有強大的性能和技術标籤,但是這些能力并沒有讓廣汽三菱在中國硬派越野市場有所作為,一直以來,廣汽三菱都在靠歐藍徳支撐銷量,曾經"20 萬以内四驅七座合資 SUV"是歐藍德的市場标籤,并且創造過年銷 10 萬輛的成績。
但是,當長城靠坦克搶灘硬派越野市場後可以發現,中國汽車市場的口味變了,三菱已經無法僅靠品牌給這個市場帶來任何溢價能力了。
其實,中國汽車消費者愛面子的心理一直沒有改變,變的是這種心理的更新,過去大空間、加長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需要靠内飾審美、科技感,甚至是與都市生活時尚度相貼合來實現,而三菱并沒有去主動尋求這樣的改變。
去年廣汽三菱推出全新歐藍德時,最大的改變也不過是在标配的 10.25 寸中控顯示屏上增加了 CarPlay、CaLlife、HiCar 等手機映射功能。
同時,去年在廣州車展上開啟預售的皮卡 L200 更是讓行業同仁驚掉下巴,不但沒有搭載三菱招牌的超選四驅,内飾簡潔到過于樸實,27 萬 -30 萬的預售價,簡直可以被山海炮按在地上摩擦。
L200 内飾 圖源:網絡
所以,不是時代淘汰廣汽三菱,是它自己實在不争氣。
廣汽三菱推出過兩款新能源車型,均是來自廣汽傳祺、廣汽埃安的換标車,2018 年,廣汽三菱推出的祺智 PHEV,其實是廣汽傳祺 GS4 的改款;2022 年,廣汽三菱推出首款純電車型阿圖柯,來自廣汽埃安 AION V 的換殼。
而三菱決心轉型電動化,也是從今年才開始的。
今年 3 月,三菱汽車宣布将于 2030 年之前投資 1.4 萬億日元用于研發插混跟純電兩種車型的研發工作,預計今後 5 年裡推出近 10 款新型電動汽車。将投入約 2000 億日元加緊确保車載電池。
已經啟動電動化轉型很多年的奧迪,還要靠在中國購買技術來推動轉型,如今才啟動電氣化轉型的三菱,還有什麼可以給廣汽三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