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聽說,中國車市只有三條“護城河”,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比亞迪的規模效應,華為的智能化,小米的營銷。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王 越
此刻,2024 年已經臨近尾聲。
如果要用幾個詞形容即将過去這 365 天的中國車市,我給出的答案俨然集中在:颠覆與魔幻。
颠覆的是原有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格局,随着電動化轉型浪潮的不可逆轉,舊王謝幕新王登基正在悄然發生,而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處境與聲勢,也發生了徹底地對調。
魔幻的更多是整個大盤看似欣欣向榮,在多方利好的助推下銷量數據屢屢創下新高,終端消費者的購車熱情還在被不斷地激發出來,但站在大多數主機廠的角度,卻聽到的是怨聲載道、叫苦連連,甚至連活着都成了問題。
總之,表面的光鮮亮麗與背後的冷暖自知,形成了愈發鮮明且諷刺的對比。毫不誇張地說,眼下正處在最為關鍵的十字路口。對于所有留在牌桌上的參與者,何去何從全憑自己折騰與選擇。
而最近,聽到一段頗為有趣的觀點:" 目前,中國車市只有三條不可撼動的護城河,比亞迪的規模效應,華為的智能化,以及小米的營銷。"
對此,由衷的深表贊同。至于什麼才是 " 護城河 "?簡單直白來講,就是一家車企最為突出的長板,短時間内幾乎不可能有人能夠追上或趕超。接下來的篇幅,更想分别就上述三部分展開聊聊。
首先,便是比亞迪的規模效應。
剛剛過去的 11 月,這位 " 大魔王 " 的銷量再次邁過了 50 萬輛大關。按照如今的架勢,12 月繼續突破 50 萬輛板上釘釘,反觀全年注定會達到 423 萬輛以上。
順勢,再抛出一個冷知識,作為合資品牌的在華巅峰,大眾集團 2019 年時包含了旗下所有品牌以及進口車業務,總銷量恰好達到 423 萬輛。換言之,今年的比亞迪即将用明晃晃的成績單,翻過又一座曾經望而卻步的高山。
那明年呢?按照這位長期以 " 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 " 自居選手的決心與野心,總感覺至少 500 萬輛打底,也就是試圖占據中國車市四分之一的 " 江山 "。
而在越來越強大的規模效應下,你會發現比亞迪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成本管控、推新節奏、賺錢效率等等維度的優勢,會繼續肉眼可見以較為恐怖的速度所提升。
回頭來看,其掌舵者王傳福為什麼敢說出那句:" 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一家車企如果在未來 3-5 年沒衝上去,就徹底沒機會了。并且未來 3-5 年,中國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板塊,還會持續開打價格戰。"
顯然,像是滾雪球般仍在變大的 " 規模效應 ",便是他心中最為充沛的底氣,尤其是在 20 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比亞迪在馬太效應不斷加劇之下,正在變得幾乎無法戰勝。
其次,則是華為的智能化。
關于該部分,只想一個例子。全新岚圖夢想家,在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 ADS 3.0 和鴻蒙座艙後,迅速從老款的不溫不火到直接突出重圍,周上險數甚至超過了 2000 輛,大有一副高端 MPV 市場攪局者的架勢。
而銷量的上漲,雖然不能說全是華為的功勞,但在我看來卻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畢竟,随着行業的向前發展,成熟的智能化體驗在購車用戶選擇過程中占據的權重,還在不斷地提升。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 但凡自己做不好,那就投身強者的懷抱 " 已然成為中國車市不可逆轉的主旋律。
全新岚圖夢想家的爆火,俨然刺激了許許多多猶豫不決的圍觀者。縱使曾經多麼的嘴硬,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選擇把 " 靈魂 " 交給華為。
不為别的,只因真香。
無獨有偶,單論高階輔助駕駛,身為媒體小編試駕過的產品多達數款,很負責任地說 " 華為系 " 車型的綜合體驗确實是最好的。而其在智能化上砸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樣是其它主機廠難以比拟的。
更為重要的是,評判智能化的好與壞,除了功能本身的成熟度,實際上中國車市正在大打特打一場所謂的 " 心智戰 "。華為通過各種手段的瘋狂洗腦,完完全全位于中國車市占據了主導地位。
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華為的分量還在加重。
再者,還有小米的營銷。
借用京東 CEO 劉強東名場面中的警告:" 不要跟雷軍比營銷,能把小米手機賣成幾百億,絕對不是一般人。" 此刻,同樣想送給在座的汽車同行們。
過去幾年,許許多多的品牌叫嚣着要圍剿特斯拉 Model 3,可到頭來發現能夠和它掰掰手腕的只有單月交付量穩定突破 2 萬輛的小米 SU7。
外觀設計足夠吸睛,整體配置沒有犯錯,最終定價較為合理,無疑都成為了熱賣背後的 " 催化劑 "。
除此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誘因集中在:" 雷軍實在太會營銷了,給這款產品帶來了很多的附加值,讓它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出圈。"
最終,小米 SU7 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即便截至目前全系版本的提車周期仍維持在 20 周以上,也就是 5 個多月,但依舊阻擋不了訂單的爆棚。
殊不知,就在本周一,工信部再次發布了又一期新車目錄,千呼萬喚始出來,小米旗下的第二款產品 YU7 赫然在列。瞬間,各大社交平台鋪天蓋地都是它的消息,甚至誇張到登上了微博熱搜。
很快,引來了雷軍的親自吆喝:" 今天,工信部官網公示了小米汽車全新 SUV 車型小米 YU7,預計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為什麼這麼早公示?我們希望 YU7 測試車可以盡早拆除重偽裝,有助于我們做更全面、更細致的長時間大規模測試,來确保產品質量,做出更好的產品。"
字裡行間,透露出小米 YU7 的節奏不會很快。
一天以後,針對外界對于其叫法上的巨大争議,雷軍再次下場澄清:" 很多人問 YU7 如何讀?就直接讀 Y-U-7。等發布的時候,我們再詳細解釋為什麼這樣命名。"
看似不經意的回答,卻又讓懸念感拉滿。
作為旁觀者,不禁感慨:" 對于小米汽車以及整個團隊來說,擁有這樣一位懂營銷且願意親力親為的老板,究竟是何其幸事。尤其身處在一個產品愈發同質化的時代,往往誰會吆喝誰好賣車。"
而這種十分隐性的 " 護城河 ",往往難以復制。對于其它主機廠來說,或許你可以照貓畫虎模仿雷軍的操作,但絕對學不會背後的精髓……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