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今年中國電影全靠包貝爾撐着呢,歡迎閱讀。
提到包貝爾,
如果你只能想起伴郎團大鬧柳岩事件。
或者是包文婧的愛護老公發言。
以為這人已經默默退出影壇,甚至有點查無此人。
朋友,我只能說你的網速已經有點太慢了。
雖說包貝爾口碑一般,票房一般,人物風評一般,但在座的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今年中國電影全靠包貝爾撐着呢!
截止目前,今年已經上了他主演的六部電影了,到年底差不多能上十部。
零零碎碎還拍點兒網劇和網大,豆瓣上他的電影立項都排到 2030 年了。
絕對量產,質量另說。
基本上有包貝爾參演的電影,豆瓣評分都穩穩地在 4-6 分之間。
不至于是爛片之王,也夠不上傳世佳作,高低能評個勞模。
補個冷知識,咱這今年的電影市場,如果沒有包貝爾的耕耘,可能真就沒啥看的了。
别看包貝爾老師外形上有點讓人過目就忘。
放咱生活裡,就像那種窩囊的受氣包,說的再過分點,一看就是那種在愛情電影裡被女神甩的舔狗角色。
要是被拒絕了還得祝人家幸福那種,特慫。
如果把《跟着貝爾去冒險》,換成《跟着包貝爾去冒險》,這節目出道即黃湯。
但外形不決定内在。
但凡研究過包貝爾的工作模式和接戲路數,只能感嘆一句:
包貝爾本人就是中國電影的《狂人日記》。
難怪能在影視寒冬裡殺出一條血路,讓資方願意把錢砸他身上。
工作狂這點無需多言,看產量也能看出來了。
純純内娛老黃牛,一聲不吭就是蠻幹。比那些眼高手低,天天喊着要拉個大的出來的人強太多了。
但包貝爾絕不是純傻幹,他完全了解大家想看什麼。
要說他出演電影的路數,其實也不難總結出其中的規律。
包老師的電影主要分兩種,一個是喜劇,一個是犯罪劇。
喜劇裡他負責招笑,就挑窩囊角色演。
最經典的莫過于《胖子特工隊》裡那個角色。
犯罪劇裡他負責招恨,挨罵和挨打,專挑挨罵和被揍的演。
似乎是從《" 大 " 人物》之後,他開始開辟了這個新賽道。
《制暴》裡,包貝爾演個邪惡大壞種。強迫一個單親媽媽和自己發生關系,以此提高運勢。
又是說謊,又是扭轉輿論,最後被女警察一頓暴揍。
這部裡還有網大勞模謝苗,雖然出場時間只有三分鍾。
在電影《打黑》裡,包貝爾焊上假發,又演了個大壞種,惡張力拉滿,有觀眾叫他 " 假發變态 "。
這部的武打明星是釋小龍,同樣,爽點在于再次胖揍包貝爾。
包貝爾老師拍電影有自己的道和術,套路不在多和新,主打一個管用就行。
揍肯定是拳拳到肉的揍,至于演技好不好,看影評就知道。
只要你打開電影的評論,就能看到有人發出天問:到底是誰在捧包貝爾?
另一條評論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民群眾。
" 包貝爾真的知道大家想看什麼,所以才讓自己被打得那麼慘 "。
" 包貝爾憑一己之力在中國影史開辟出一條戲路:欠揍 "。
而這條欠揍賽道裡有且只有他一個人。
這邏輯有點像早年的地下二人轉,褲裆放鞭炮,小針扎皮肉。
看人表演受苦,是一種視覺刺激;看包貝爾演的壞人被揍,則是一種精神爽感。
戲路上包貝爾屬于是專挑他擅長且不那麼費力的演,也不去挑戰什麼新角色。
要麼純傻要麼蔫兒壞,非常兩級,非常的會使用巧勁兒。
劇本上他更是如此,包貝爾挑的本子也就兩種,一種就是國產喜劇,純合家歡路數的,一種是買韓國版權的。
這方面,包貝爾已經成中國電影第一漢化大帝了。
翻拍是包包的老手段了,無論是他當導演還是當主演,都巨愛翻拍。
前有《陽光姐妹淘》《東北戀哥》《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大 " 人物》;
《根本停不停下來》疑似翻拍或借鑑法國電影《一路不順風》。
今年整了《動物園裡有什麼》,翻拍自韓國電影《秘密動物園》。
劇情基本是照搬照抄,一個職場失意的窩囊男的,正愁沒人教,天上掉下個黏豆包,突然要接手一個快倒閉的動物園,為了拯救動物園,就和員工們假扮動物。
雖然劇情生搬硬套,道具粗制濫造,電影标籤貼着爆笑,實際就是一群三流演員小打小鬧。
但這東西就跟咱吃飯一樣,沒啥别的吃的,吃點拼好飯、預制菜也不是不行,畢竟量大實惠管飽更重要。
總結下來包老師也是貫徹落實 "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堪稱中國電影對外經貿大使,走量的二道販子。
中國電影苦原創久矣。
眼瞅着那些編劇都在青年路咖啡館裡嗷嗷待哺呢,并且還将繼續嗷嗷待哺。
一是整不出來好本子,二是整個好本子好電影,沒啥票房把握,花錢多,代價大。
翻拍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劇本是現成的,拍攝周期是壓縮的,原電影成功是給人希望的,最重要的是成本搞得低低的。
雖然包貝爾主演的和導演的豆瓣評分基本是 4 到 5,但不耽誤人家走量,賺米,有活幹。
我想,包老師的人生座右銘應該是那句:完成比完美重要。
要說當下中國電影最熟悉的老幾位,不用張嘴可能大家心裡都有數。
如果用飲料形容這老幾位。
賈玲是喜茶,沈騰是瑞幸,陳思誠是跳海的酒,王寶強是老白幹。
包貝爾是啥呢?
中國電影的蜜雪冰城。
作為中國電影的蜜雪冰城,包貝爾既懂自己,也懂觀眾,更懂投資方,堪稱中國電影小大懂。
他不單是自己懂,他還有一幫兄弟夥,尤其是在喜劇的這條路上,包貝爾有自己的王炸組合。
這是一個集北派搞笑男演員為一體的成熟搭配模板。
除了包貝爾是正統演員出身,其他都是早年演小品的。基本是賈冰、潘斌龍、喬衫、宋曉峰、小沈陽、文松這批人。
現在年輕人都看一年一度和脫口秀綜藝了,這些 old school 喜劇人的搞笑也屬于跟不上時代了,上春晚包餃子也只能越活越回旋了,低成本喜劇電影反倒成了最适合他們的賽道了。
于是他們就組成了低成本組合,拍點低成本電影。看着确實沒啥高級審美,搞笑也屬于隔靴搔癢,但也不至于太差。
最重要的是一出場就有人買單,畢竟北上廣沒有靳東,三四線沒有李誕,下沉市場的觀眾還是很認這幫老派喜劇人。
成本低,出片率高,管它好壞就是一頓產出,這喜劇組合也成了中國電影市場最後的捍衛兄弟了,就算電影不行他們還有網大。
整個電影創作機制不一定能在别人身上運轉起來,但能在包貝爾身上是能運轉,只要包貝爾團隊成本控制得好,拍點不好不壞的片子,就總有人願意給他投資。
上個月他的網大上映後,成了季度網絡電影票房榜首。網上鋪天蓋地都在傳他 500 萬片酬的小道消息。
在眾多不解的聲音裡,開始有人覺得他絕對值得,不為别的,就衝他這人穩賺不賠的架勢也值得。
要知道,雖說大家都工人包貝爾出品必不是啥好片,但這也一點不礙着包貝爾出演的電影累計票房衝破 170 億。
他不聲不響成為娛樂圈的百億演員,真正的赢家。
不過百億票房這事兒到底有沒有含金量還有待考究,今年的破百億票房的演員榜單,前五名分别是沈騰、黃渤、吳京、張譯和王寶強。
然後導演榜單上的第一名是陳思成。
客觀上來看這是真挺 Business 的。
要說如何評價包貝爾的走量式成功呢?
一句話概括:包貝爾赢在他是個現實主義者,赢在了清醒認知和超絕行動力上。
· 認識你自己——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
包貝爾就是中國電影的小蘇格拉底,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認清楚自己。
看他接的戲就能明白了,不是惡人挨揍就是草根、屌絲逆襲。
不像有些演員,長得跟鞋拔子臉一樣,非要演那個古偶劇。
你讓包貝爾演文藝片,演《燃冬》演《春風沉醉的夜晚》,那注定沒啥吸引力。
有人說包貝爾和王寶強撞型,但寶強演樹先生咱能看進去,包貝爾别說演包先生了,演包大人都能帶着喜感。
放棄文藝片,抓好自己能演的,就是他認清自己的結果。
· 認識觀眾審美——哥們兒就喜歡俗的。
很多文青看不上包貝爾,梗着脖子嗷嗷叫人家滾出娛樂圈,說人家電影是垃圾是俗物。
但人家主打一個下沉市場,老少鹹宜,更看重投資收益比。
看準市場,絕不虧錢才是哥們的首要目标。
人民群眾要的是啥?有意思的、有刺激的、有勁兒的。
包貝爾就是看明白了,這就是當下電影市場的客觀規律。
給觀眾老爺們整點方便簡單吃的開心的速食,這就是拿捏電影市場最大公約數,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靠天吃飯的年代,做個務實主義者,所以包貝爾成功了。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站在土裡的也算。
但如果你問我,包貝爾量產制勞模化的電影反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