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低空經濟起飛的同時,德國頭部企業正在申請破產,歡迎閱讀。
文 | 松果财經
2 月 24 日,A 股萬豐奧威、中設股份等低空經濟概念股漲停。消息面上,2 月 21 日,成都市在新都區舉行了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產業集群重大項目集中籤約暨現場推進活動。47 個重大項目集中籤約,協定總投資額超 500 億元。
而也是在 2 月 21 日,德國頭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企業 Lilium 在 2 月 21 日向法院第二次提交破產申請。
所謂 eVTOL,就是 " 可以垂直起降的空中電動汽車 "。而所謂低空經濟,一般是指地面 1000 米以上、3000 米以下這個 " 低空 " 範圍内的經濟活動。以往這個高度只能飛直升機和普通無人機,但随着產業化鋪開,新的中大型飛行器可以做更多事,比如物流、消防、觀光。這就吸引了無數資本與創業公司的進入。
Lilium 之前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号稱 " 空中特斯拉 ",曾經擁有上千名員工,2021 年還拿到沙特航空 10 億美元訂單。但在花光了超過 100 億元人民币的融資之後,Lilium 最終走向破產。去年,它曾經寄希望于引入新的投資者,但最終沒有成功。此外,騰訊在 2024 年曾參與過 Lilium 的融資,且持股比例不低。
2024 年底,德國另一家 eVTOL 飛行器明星公司 Volocopter 也宣布進入破產重組程式,将通過這種方式衝刺飛行器拿到歐洲航空安全局的合格證,為產品上市運營做準備。Volocopter 背後同樣有中國資本的參與,吉利在它 2019 年的融資中持股 10% 并進入董事會。
對比之下,中國企業正在低空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冰火兩重天背後,中國低空經濟赢在了高瞻遠矚。
三種命運
全世界第一家在美上市的 eVTOL 公司是來自中國的億航智能,第二家是來自美國的 Joby,第三家則是前文提到的來自德國、某種意義上代表歐洲的 Lilium。如今第一家和第二家公司依舊活得好好的,兢兢業業地探索低空經濟的未來,第三家卻走向破產,宛如一個寓言。
低空經濟有四個板塊:飛行服務、航空器、基礎設施和運營商。要進入低空,首先要解決的是航空器的問題,最終比拼的是制造業的能力。因為 eVTOL 和汽車類似,是一種能拉動大量零部件需求和工業發展的 " 超級終端 "。上遊依然是鋼鋁碳纖維,中遊是芯片和 " 三電 ",下遊連接飛控、衛星這樣的產業,最終構成一個整體。
億航智能背靠中國本土完整的產業鏈。比如,eVTOL 是電動力,電池在整體的物料成本中占比可以達到 10%。而後續運營時,電池充放電、維護換新也是最核心的成本之一。電池性能好不好,關系到 eVTOL 的價值。而坐擁寧德時代等頂級供應鏈企業,中國 eVTOL 企業的先天條件優越。對于固态電池等先進技術,億航智能等企業也已經在自主和合作研究中取得了成果。和傳統航空飛機依賴的產業鏈相比,中國在新能源裝備的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可以打破壟斷。
今年春晚出現的高新技術中,有兩家 eVTOL 企業亮相。一個是重慶分會場出現的峰飛航空,及其制造的 V2000CG(凱瑞鷗),這是一款噸級以上的重量級產品,類似一架小型直升機,采用寧德時代航空電池。另一個就是億航智能的 EH216-S 飛行器在武漢分會場以七機編隊飛行登場,還在廣州塔前亮了一下相,億航智能在去年底完成了高能量固态電池飛行測試。
Joby 是美國企業,不過也身負日本豐田的投資。Joby 是美國 eVTOL 企業的 " 扛把子 " 之一,為了幫助它加快進度,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為它設定了正式的試航準則,加速審批。不過,受制于制造業條件,Joby 的一大風險就是配件自研,資產更重。而和另一家受到官方支持的美國 eVTOL 企業 Archer 相比,Joby 的進度更慢,也沒有特别值得關注的訂單。
Lilium 的命運令人唏噓。它成立不到 10 年,累計完成了超過 15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08 億元)的 10 多輪融資,僅騰訊就前後為它投入了約 5.7 億美元。在剛剛成為行業第三家上市公司時,它的市值也曾經超過 70 億美元。它還在 2024 年 4 月注冊中國公司,試圖由深圳進入中國。Lilium 的失敗,一大原因是技術路線過于激進,設計了大量電驅動單元,超出了當前市場能提供的最好技術。在 Joby 等企業的飛行器單次飛行一小時以上時,Lilium 的產品連 3 分鍾都無法堅持。
并且,Lilium 的 eVTOL 產品一直在向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申請适航認證,卻沒有結果。和中美不同,雖然 Lilium 拿到了最開始的适航審定基礎檔案,但中美對 eVTOL 是一事一議,單個產品和項目單獨考慮,而歐洲制定了總的政策規定,在此基礎上去研究單個產品的認證。事實上,這種路線遠遠慢于中美的路線。
中國加速
主流的适航認證大約需要三個流程,取得三種合格證:針對設計方面的型号合格證 TC,針對量產方面的生產許可證 PC,針對航行方面的适航證 AC。TC 的進度最緩慢,一般需要幾年,而一旦成功取得 TC,PC 和 AC 的進度會很快。
2024 年 4 月 7 日,億航智能核心產品 EH216-S 在中國拿下全球 eVTOL 行業第一張生產許可證,成為全球第一個跨過世界民用航空發展 " 三證齊全 " 裡程碑的 eVTOL 產品。EH216-S 最大設計速度為 130km/h,最大航程 30km,最大航時 25 分鍾。在拿到最後一張證件後,億航智能也收到了來自全國的多個訂單,并在 2024 年 12 月 20 日向廣東丹霞山景區交付了 5 架航空器。
中國的低空經濟的關注度和支持力度,由此可見一斑。被寫入 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低空經濟正在全國形成密集布局,帶來深遠影響。
去年 11 月的珠海航展新聞發布會上,空軍和民航部門支持四川、海南、湖南、安徽、江西 5 省低空改革和深圳無人機城市飛行試點。去年 12 月,國家發改委網站新增低空經濟發展司,空網域劃設、航空器适航、低空監管、基礎設施建設等環節發展迎來總體協調者。
新部門的成立,代表了國家方面對推進空網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等天空產業發展的決心。
工信部等四個部門在 2023 年印發的《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 — 2035 年)》曾經提出明确目标,要在 2025 年實現 eVTOL 試點運行,到 2035 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綠色航空制造體系。以此規劃結合相關企業動态,今年将是中國 eVTOL 商業化的關鍵之年。當前億航智能的年產能超過 600 架,峰飛航空在去年已經獲得超過 200 架訂單,在今年 2 月 11 日又獲得 12 架大型 eVTOL 訂單,更多的成果正在醞釀中。
總的來說,這都是中國加速開發空網域經濟的象征。由于各國空網域和通用航空管理方式的不同,我國截至 2022 年底通航飛機保有量只有 3000 多架,而美國則有超過 20 萬架。沃蘭特航空副總裁黃小飛曾經在接受财新采訪時表示:" 在中國國民經濟各個序列中,很難找到一個與美國差距如此之大的行業,這與中國的經濟地位嚴重不匹配,國家認為這個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空網域經濟的潛力巨大,而現在,加速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已具備。
2022 年,民航局曾發布全球首份專門針對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适航審定檔案,業界為其創新之舉矚目。随後,峰飛航空、沃蘭特航空、時的科技、沃飛長空、御風未來等國内 eVTOL 企業紛紛走上适航取證之路,eVTOL 產業由此加速爆發。
如今低空經濟產業的任務已經變得更加明确。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好飛行器,設計好運營模式,才能讓 eVTOL 等產品像汽車一樣,真正拉動產業、拉動經濟。這一項任務,又在很大程度上被放權給地方。
2 月 20 日,蘇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基礎設施測試指南》。檔案顯示,其測試的基礎設施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導航、氣象、電磁環境和噪聲等方面。國内不少城市,都在多個方面進行前沿探索。低空經濟發展司成立之後,也迅速同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等部門,和通信、導航等方面的專家進行了交流。低空經濟的旗幟,已經高高飄揚在空中。中國經濟的一部分未來,也在藍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