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雙11瘋狂湊單:累壞買家,坑慘賣家,歡迎閱讀。
每年的雙 11,電商平台、商家都會給出一定程度的優惠,至于到底能拿到多少優惠,得買家各憑本事。
早年大促,規則復雜到需要拼時間做任務,拼腦力計算,拼運氣搶紅包,預售、定金膨脹、滿減、直播間優惠等,種類繁多,相互之間還有重疊和衝突,消費者需要花大量時間研究,才能找到最佳的購買方案。
近年來,平台已經把規則簡化了,不過,即便是這樣,想要拿到最優惠的方案,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淘寶和京東為例,基本的優惠有店鋪券、購物券(也叫品類券)、跨店滿減券,還有 88VIP 和 Plus 會員的大額滿減券、直播間紅包等。
各種券的使用規則都不完全相同,為了獲取最低價,不少人幾近崩潰,有的越湊越貴,有的規劃半天,最後一刻因為價格變動湊單失敗。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優惠券有重復,有的因為湊多了稀釋了優惠額度,也有的因為優惠減免計算規則不同。 不過,也有人吃透了平台規則,把 湊 單做到極致,最終省下不少錢。
湊完單就秒退的操作,讓一些商家很受傷。根據商家對「定焦 One」的說法,如果已經進入發貨流程,尚未發貨的商品需要承擔 2-3 元的面單和出庫成本,發了貨召回的,至少要承擔近 5 元的快遞費。即便是還沒進入發貨流程的商品,商家也會損失前期推廣和運營的費用。
今年雙 11,有的人湊單,越湊越貴。
小茜第一次湊完單,訂單顯示,雪地靴 64.8 元,口紅 77.6 元,又選了一些東西以後,雪地靴變成了 72.1 元,口紅成了 84.3 元。她研究後才知道,因為她搶了一些紅包,單個商品減掉了紅包的優惠,一起買的話,只能使用一個紅包,優惠被分攤了,她只能分開支付。
新新湊了兩個多小時,還是沒湊好。她按照網上的攻略,先湊 2000 元的美妝品類,再湊滿減,挑挑選選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已經到了 23:40,還沒湊到最低價,她決定把付過定金的分開湊,最後還差幾個大件湊 88VIP 的券,她趕緊用上傳說中的湊單神器拉夫勞倫,終于在 23:58 湊完了,但付款的時候發現差了 50 元,因為 88VIP 券要求的是實付款,而拉夫勞倫湊進來之後減了 50 元,實付款就不夠了。
付款後她又發現,忘了用能返利的一淘來下單,再加上湊單沒湊好,88VIP 的券和一淘的優惠都沒用上,新新懊惱死了。
也有人費盡了力氣,還沒湊到此前的優惠價。
王琳在 618 的時候買的可復美的一款產品是 530 元,雙 11 怎麼湊都到不了這個價錢,她開始按點蹲券,搶了 4 天,搶到一個 2000 元 -280 元的美妝券,最後費了很大勁,把這款產品的價格湊到了 537 元,還是貴一點,但她實在湊不動了。
經過這一次的艱難湊單後,王琳表示," 我以後不會再湊單了,随用随買吧,其實價格大差不差,不追求極致低價就不會有這麼多困擾,況且還搭進去了寶貴的時間。"
有算不明白的尾款人,也有湊單大神。
喵喵說,自己讀書的時候都沒這麼認真,她先在網上看了攻略,自己又紙筆計算,先把自己想買的放購物車,給購物車分組,分三天付款,最後美妝驚喜券用了,超級券用了,88VIP 的消費券用了,直播間紅包領了 70 多元,算下來原價 6000-7000 元的東西,實付款不到 4000 元。
小紅書博主吉吉以淘寶為例,詳細向「定焦 One」分享了湊單到極致的做法:
在付尾款前先把所有的券都領了,店鋪券包括首頁券和店鋪直播間紅包,品類券包括美妝券、運動券等。
湊單的時候,打開購物車裡的東西點 " 價格搶先看 ",勾選要買的商品,點開付款金額裡的 " 明細 ",第一步湊店鋪券,明細裡可以看到店鋪券有沒有用到;第二步湊品類券(也叫購物券),系統已經自動算好了距離某個券還差多少錢,點擊去湊單,找到價格區間最接近的可湊單的商品。
第三步湊跨店滿減,付款明細裡會顯示距離滿 300 元 -50 元優惠還差多少,把價格湊到 300 的倍數是最劃算的(這裡需要注意,如果已經湊過了美妝券,跨店湊單就要湊美妝之外的品類,如運動類,否則美妝券就被稀釋掉了)。
最後湊 88VIP 的消費券,這部分湊單既不能選能用品類券的,也不能選參與跨店滿減的,否則前兩個就被稀釋掉了,要篩選只能用消費券的單品。
由于 88VIP 消費券額度較大,湊單的時候又需要不參與其他活動,只能用消費券的產品,導致拉夫勞倫、Coach 等不少只支持使用消費券的品牌成了很多人的湊單神器。
在吉吉看來,雙 11 很多品牌通過各種大額券、秒殺才能讓價格更優惠,但其實大多數用戶搞不懂這些,也很少能以最低價入手。
總而言之,雙 11 能拿到什麼優惠,全看買家對這些規則了解多少,能湊單到什麼程度。
有人質疑,為什麼不能把大促的規則設定得簡單點,直接降價不好嗎?
上海财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表示,平台對于不同流量入口采取了多維度的優惠政策,因為流量來源、途徑不同,平台和商家在各種可能的潛在觸點中都埋了具有吸引力的優惠,總體上平台是希望達到多賣的效果。
大多數用戶在湊完單、付完款後,會立刻對湊單商品申請退款,商家則是 " 一臉懵 "。有網友分享," 我為了買 455.48 元的東西,湊了 2374.1 元,一付完款,立馬退款,客服都給我打電話了。"
湊完單就退貨,對商家有什麼影響?
有網友分享,今年雙 11 湊單買了耐克的鞋,下單後立刻申請了退款,結果商家遲遲不通過退款申請,之後很快就發貨了,後來幾經溝通,商家才攔截了發出的快遞。
此前「定焦 One」了解到,如果是下單後還未發貨,商家需要在系統上取消訂單,将已打包待發貨的商品撕掉面單恢復上架。如果是已經發出去的快件,需要聯系快遞公司召回。未發貨的商品需要承擔 2-3 元的面單和出庫成本,發了貨召回的至少要承擔近 5 元的快遞費。如果是用戶籤收後再退貨的,商家還要承擔運費險抵扣之後的部分返程費用。即便是用戶立即申請退貨,也浪費了商家的推廣和運營投入。
不過,只要參與大促,就要配合平台的規則,商家即便無奈,也必須接受。而對于平台來說,即便是申請退款的訂單,金額也會被計入到平台的 GMV 裡。一名從業者表示,用戶湊單越瘋狂,平台的 GMV 越好看。
用戶瘋狂湊單,實付款少了,商家會虧本嗎?
服飾類商家林達表示,一般來說,大促的時候商家要提前算好優惠比例,降價比例要設定一個範圍,比如用戶湊完單後,降價在 10% 内。如果有可能虧本,就寧可不參加活動。
" 但有部分商家算不清楚最後的到手價是虧本的,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是可以薅到一部分羊毛。也有些東西本來就是以成本價賣的,再湊單就肯定得虧,像我們有上千種貨品,幾萬個鏈接,也不會因為活動去調整價格,所以大促中肯定有虧錢的產品。" 林達說。
近年來,理性消費的觀念越來越占主導,百億補貼、直播常态化,好價幾乎常常有,更多人選擇随用随買,即便是湊單能優惠,消費者也沒之前那麼衝動,商家端的感受也是平淡。
冰泉牙膏創始人兼 CEO 程英奇對「定焦 one」說:" 今年雙 11 沒有想象中的衝動,我們跟去年雙 11 相比基本只是略有增長,比雙 11 外的日常銷售多個五六倍,早年的雙 11 比日銷是會有 10 倍、20 倍的增長。整個銷售在增長中還是比較平穩的,我們只能面對現實、降低預期、擺正心态、抓好基礎、長期主義、伺機而動。"
他提到,今年的雙 11 尤其淡定,有四個方面的表現。第一,消費者淡定,對促銷的疲勞,消費積極性不高;第二,平台淡定,沒有特别多的措施、資源和引流;第三,商家淡定,大家越來越重視日銷,重視日常的中小節點,重視全年的均衡發展,沒有以前那麼看重雙 11 了;第四,雙 11 的外部合作方淡定,比如達人、分銷商甚至媒介方平時就比較發力,對雙 11 的高期待心态也平和了。
他們近年來在業績盤點時發現,以往是雙 11 定天下,現在雙 11 銷量在全年銷售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低,他認為,如今雙 11 是品牌和平台重要的節點,但不是唯一關鍵的節點。
此前他曾提到過,他們在各平台實施差異化經營策略,比如會針對京東用戶主推薄荷口味,天貓用戶主推各種水果花香口味,而針對快手用戶則會組合一些性價比更高的套裝。
今年雙 11 冰泉還是一如既往在各平台都參與了活動,給出的優惠力度也毋庸置疑。但同樣是促銷,現在商家的理念和以往大有不同。程英奇說," 我們是有原則的優惠,不會因為雙 11 忘記了日銷和平常的持續發展,也不會丢掉品牌價值認知和盲目内卷。如果不能帶來銷量、利潤、品牌認知,消耗似的賠本賺吆喝沒有意義。"
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商家就更佛系了。
小商家阿元表示,今年雙 11 他們只參與了跨店滿 300 減 50 元的活動,但店鋪表現跟平時一樣," 沒有特别的流量,基本已經感覺不到不同 "。
林達提到," 我們現在是被動配合平台活動,目前來看實際銷量和日銷也差不多,沒啥波瀾,退貨率還有增加。現在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平台活動而衝動下單了,對我們來說有沒有大促差别不大 "。
雖然近年來雙 11 的熱度在下降,但雙 11 已經成了一種社會現象。
今年的雙 11 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首先是活動時間提前且持續時間更長,從 10 月 14 日就開啟預售,活動持續到 11 月 11 日;其次是電商平台 " 拆牆 ",各平台之間支付方式互通;還有是各種補貼等,刺激消費的舉措更多。
另外,平台集體為商家減負,比如淘寶投入超百億幫助商家擴客流和降成本,推出退貨寶,降低商家的退換貨成本等;最後,理性消費趨勢更加明顯,消費者看重高質價比、剛需實用、物美價廉。
零售行業專家莊帥提到,電商平台經過多年競争,基本上已經梳理好了各自的優勢,這幾年大促在進一步強化優勢。
至于各平台的特點,他表示,淘寶今年對不同的消費者進行分層,強調 88VIP,針對高客單價、高消費的人群進行精細化運營;京東今年繼續強調產銷優勢,選品能力、貨品組織能力強,也可以更自主地讓利;拼多多走的是爆款模式、跟買模式,百億補貼根據消費習慣篩出剛需單品去做爆款,比如萬人團,消費者不用花太多時間挑選。
商家們在各平台的反饋各不相同。這屆雙 11,冰泉牙膏天貓店的成交轉化效果最好,而做服飾品類的林達,把主陣地轉移了," 目前我們在拼多多上的銷量超過了天貓京東,還新入駐了得物和抖音,銷量漲得很快。" 在她看來,從運營成本和推廣成效來看,天貓、京東已經不是最優選擇了,在人員不增的情況,她更希望投入到運營相對簡單的平台去。
程英奇總結,天貓是消費者的戰場,消費者的基礎做得越好,天貓就越好做;抖音是產品的戰場,產品做得越爆,抖音就做得越好;快手是價格的戰場,性價比越高,在快手就越有收獲。
崔麗麗認為,雙 11 還是商家集中的 " 大比武 " 時刻,只是,商家不能僅僅把雙 11 當成是一次普通意義上的促銷購物節,提升銷售量可能不是唯一的目标,目标維度需要多元化,比如推新品、消費者回饋等。
雖然很多人認為大促已經變得越來越平淡,但它仍然是被需要的。程英奇認為,大促就像生活中的浪漫和驚喜,如果沒有,生活就會乏味,營銷能帶來新鮮感、創新感,是激活市場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今,參加雙 11 的主體平台基本穩定,但也有新的平台在做差異化。今年 8 月,微信視頻号小店更新為微信小店,9 月,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淘寶商品鏈接已經可以在微信對話框中直接打開并完成選購和付款。這一互通,也會給雙方帶來更多機會。小紅書利用圖文筆記與直播帶貨相結合,也是一種新的購物方式;得物用 90 後、00 後關注的球鞋、潮玩等品類做突破。
" 接下來,新的一些平台還會利用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運營方式、新的人群去創新。" 莊帥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定焦 One",作者:定焦 One 團隊,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