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營收突破4000億,風雨中美的還将如何書寫新故事?,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唐洛
3 月 28 日,美的集團(000333.SZ,00300.HK)達成 A+H 股上市之後的首份年報出爐。
走過一年,這家白電巨頭、科技公司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财報顯示,2024 年,公司營業總收入 4091 億元,同比增長 9.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淨利潤 385 億元,同比增長 14.3%,營收與利潤均創下集團歷史新高。
從戰略重心來看,美的堅持 " 全球突破 " 戰略、構建 B 端 " 第二曲線 " 都有新進展。2024 年年報顯示,美的海外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 40% 以上。B 端業務 2024 年收入達到 1045 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從 2020 年的 18.5% 提升至 25.6%。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美的的分紅也創下紀錄,分紅金額達 267 億元,每股派發 3.5 元,在淨利潤增長 14% 基礎上,分紅率較去年提升了 8 個百分點。2013 年整體上市以來,美的分紅合計超 1340 億元。
3 月 28 日晚,這家 A 股 " 回購大戶 " 還公告稱拿出了 50-100 億在市場上 " 買買買 ",進行注銷式回購。如果按照回購上限 100 億,美的分紅加回購金額将達到 367 億元,占去 2024 年淨利潤的 95% 。
截至 3 月 28 日收盤,美的的市值已經來到 5800 多億元,對格力、海爾形成了千億級别的營收壓制,成為家電上市公司裡當之無愧的頭号玩家。
" 全球突破 " 成績斐然
在過去一年,美的繼續保持着在家電領網域的優勢。智能家居業務板塊(制造及銷售包括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廚電等各種家電)仍然是美的集團營收業績增長的主動力,合計貢獻約 65.9% 的收入。
在國内,美的持續保持着在家電市場的領先優勢。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美的系產品在家用空調、台式泛微波、台式電烤箱、電暖器、電風扇、電磁爐、電熱水壺、空氣炸鍋等 8 個品類中,國内線上與線下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
在產業深耕多年,美的已建立完善的品牌矩陣。面向高端市場,美的 COLMO、東芝雙線并行;面向大眾市場,集團則坐擁美的、小天鵝、酷風以及專為年輕消費者而設計的 Comfee 和華凌。
美的在财報中提到,持續推動 "COLMO+ 東芝 " 雙高端品牌戰略是家電業務增長的原因之一。據财報透露,兩個品牌 2024 年整體零售額同比增長超過 20%。
數據顯示,COLMO 已在全國 270 座城市布局建立超 940 家 COLMO 智感體驗館。東芝在國内已與超過 300 家品牌運營商合作,累計共建超過 500 家東芝品牌店和超過 1000 家東芝品牌廳。
奧維雲網統計則指出,2024 年全年 COLMO 產品在線下高端市場占比提升顯著,其中空調櫃機、飲水產品的高端市場占比達到 20% 以上,空調連線、滾筒洗、淨水產品的高端市場占比也均超過 10%。
作為國内最早開始嘗試出海的行業,家電出海已經悄然駛向深水區。政治衝突、經濟低迷、科技競賽、貿易壁壘等多重不穩定因素疊加,讓 2024 年海外家電市場發展面臨多重風險和挑戰。
但堅持全球突破戰略的美的,去年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進度仍相當可觀。财報顯示,2024 年,美的在海外營收已經接近 1700 億元,同比增 12%,占總營收的比重來到 41.3%。
去年,方洪波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就指出,美的 2024 年 " 全球突破 " 的戰略核心是自主品牌制造商(OBM)優先。2024 年年報也提到,深化 OBM 優先戰略,強化海外本地化運營,為美的智能家電業務貢獻良多。
美的海外自有品牌 OBM 業務收入已達到智能家居業務海外收入達到 43%,美的、東芝及 Comfee 品牌表現優異。
具體產品上看,2024 年美的系自有品牌在多個國家和多個家電品類均取得市場突破,美的系冰箱產品在馬來西亞、沙特、智利等國家取得市場份額第一,在越南、泰國等國家提升至市場份額第二;洗衣機產品在馬來西亞和沙特的市場份額分别達到第一和第二;家用空調產品在巴西、埃及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位居第一。
不但產品遠銷海外,美的也将公司、研發機構在海外扎根。美的提到,将拓展海外制造布局,加速推進 " 中國供全球 + 區網域供區網域 " 模式。
截至目前,美的在全球擁有超過 400 家子公司、38 個研發中心和 44 個主要制造基地,員工超過 19 萬人,業務遍及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海外的就有 22 個研發中心和 23 個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十多個國家。
以泰國為例,公開數據顯示,美的在泰國運營七大制造基地,員工總數超過 10000 人,本地員工占比 95% 左右,深度融入泰國制造業生态。其中,美的泰國家用空調工廠已成為了美的集團在海外最大的智能數字化工廠。
B 端 " 第二引擎 " 創下新高
家電業務不是美的科技版圖的全部。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不止一次提到,美的的 B 端業務定義為穿越周期,實現產業更新的 " 第二引擎 "。
從年報看,面對多元化這個家電領網域的 " 老大難 " 課題,美的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數據顯示,美的 2024 年新能源及工業技術營收為 336 億元,同比增長 20.6%;智能建築科技營收 285 億元,同比增 9.9%;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營收則為 287 億元。
在 " 第二引擎 " 上,美的不但實現了規模的突破,還在多個領網域保持或實現 " 數一 "。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4 年美的在家用空調壓縮機全球市場銷量份額繼續穩居全球第一,在國内中央空調市場銷售規模繼續位居行業第一,并在單元機、模塊機等核心產品市場的份額也處在行業首位。另據《中央空調市場》數據,2024 年美的國内離心機產品市場占有率突破 15%,位居國内品牌首位。
2025 年,随着人工智能技術進展到新的階段,機器人賽道的動态備受關注。近期,随着集團人形機器人樣機公開,美的機器人業務走到了聚光燈下。
事實上,美的在機器人賽道已經耕耘多年。其旗下的庫卡集團(KUKA)與 ABB、發那科 FANUC 和安川電機 YASKAWA 并稱世界四大機器人企業。
2024 年年報顯示,在國内,庫卡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穩步提升,銷量份額提升至 8.2%,銷售額份額提升至 15%。
MIR 睿工業數據顯示,2024 年庫卡工業機器人的中國市場銷量份額也穩步提升,至 8.2% 左右,繼續穩居 TOP4。
去年,庫卡中國聯合美的中央研究院共同開發的第一款 AMR 全球平台產品——庫卡移動機器人 KMP 1500P 在美的科技月還獲得了 " 產品貢獻獎 "。
在出口業務上,庫卡中國實現銷售收入和訂單規模雙增長,且出口業務占比提升顯著,其中移動機器人的出口收入占比已超過 50%。
據悉,庫卡與大眾汽車集團籤署了一項框架協定,将在 2025 年及未來兩年内為在西班牙的大眾汽車公司提供超過 700 台機器人用于生產白車身,其中包括暢銷的 KR QUANTEC 機器人。
據美的透露,未來公司也将進一步加大 ToB 業務投入,堅定產業更新,提升產品力,實現價值鏈自主,把握機遇并快速搶占市場,充分點燃第二增長引擎。
随着探索的疆界逐漸外延,未來,這個 5000 億市值的科技巨輪将如何在市場的深水區破浪前行?
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美的已經給出答案:在 2025 年,美的堅持海外 OBM 優先、堅定 DTC 模式深化和推動 ToB 發展轉型仍将是美的刀刃向内、推動系統性革新的重心。
而在推動革新動力——科技領先上,美的已經早早行動。截至目前,美的擁有研發人員超 23000 人,分布在中央研究院和各事業部的研發單元,占去了非生產人員超過 50% 的比例,其中碩士博士超過 7000 人。
近年來,美的研發投入持續提升,不斷刷新紀錄。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超 430 億元,其中 2024 年研發投入超 160 億元,同比增幅超過 10%。将時間尺度拉到更長,近十年,美的已經累計為研發投入了超過 10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