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江河鉤沉 | 曹操、曹丕、曹植,傳奇父子的詩路長江,歡迎閱讀。
1797 年前的 6 月 29 日
正值英年的魏文帝曹丕逝世
留下身後無數遺憾
千百年來
他與父親曹操、弟弟曹植的戎馬往事
以及詞采華茂的詩歌詠嘆
一直為世人稱道
其中大量内容
都與長江密切相關
本期推文,我們一起去看看
他們傳奇父子的長江故事
01" 天塹 "
今天的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于把長江叫做 " 天塹 "。
可這個說法是哪來的呢?也許我們可以問問曹丕。
話說這一年,劉備病逝,吳蜀兩國關系又好起來,還宣布要一致對外。
曹丕不能忍。
△曹丕畫像
224 年秋天,他舉兵親征,一路浩浩蕩蕩就打到了揚州。
孫權是個 " 人精 ",跟徐盛一合計,把南京到句容一段全修上假城樓,還調來了大量船艦,煞有介事唱了出 " 空城計 "。
" 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 曹丕有點怵,打道回府。
事兒到這裡沒完。整頓整頓,曹丕又來了,這次兵更強、馬更壯,精銳盡出,下決心一定蕩平東吳。
站在長江邊上,作為詩人的曹丕怎能不在甲光向日中放歌:
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懷暴怒,膽氣正縱橫。
誰雲江水廣,一葦可以航。
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
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
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颡。
充國務耕殖,先零自破亡。
興農淮泗間,築室都徐方。
量宜運權略,六軍鹹悅康。
豈如東山詩,悠悠多憂傷。
這首詩名為《魏書載帝于馬上為詩》。人家曹丕也很直白,誰說江面難渡,看我一葦渡江!
結果,話剛說出去了就被打臉了。
大冬天的,水道結冰,下腳都沒地方,曹丕爬到山上往下看:算了,咱們還是回去吧。
" 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天塹,天塹,大概就是從曹丕這句話裡出來的。
02" 橫槊 "
蘇東坡《赤壁賦》用八個字寫曹操,叫 " 酾酒臨江,橫槊賦詩 ",寫出了一世之雄的氣概。
" 宴長江曹操賦詩 " 是《三國演義》故事裡面的名段。
就說曹操這天喝多了,忽聞鴉聲,拿過槊來立在船頭上,以酒奠于江中,滿飲三爵:
" 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今對此景,甚有慷慨。吾當作歌,汝等和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本來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 · 平調曲》,樂府裡收集同名的有二十多首,最早的便是曹操的這個。
曹操的詩才确實了得,這首《短歌行》引經據典,從人生苦短聊到了求賢之心。
雖然這首詩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呼籲世上人才都來投靠自己,但文字上也是極好的,豪情幹雲,不乏詩情畫意。
放眼曹操的政治生涯,他确實一直強調 " 唯才是舉 ",為此發布了 " 求賢令 "" 舉士令 "" 求逸才令 "……
可見 "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并非一句虛談。
03" 美人 "
聊完了曹操、曹丕,建安三曹裡面還剩下一位曹植。
曹植終其一生沒有去過江南。
他曾經在曹植在《求自試表》中曾說過一段話:
" 臣昔從先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
長江北岸,已經是他生命中的 " 南極 "。
但作為文學家,天性的浪漫豈會被滔滔江水阻擋,于是他選擇以詩歌的形式神遊江南。
南國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朝遊江北岸,
夕宿潇湘沚。
時俗薄朱顏,
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将暮,
榮耀難久恃。
南方絕美動人的女子,面容如桃李嬌豔,早晨到江北岸,夜晚就到小島中休息。
這是曹植對于江南美人的浪漫暢想,也是他生活在猜忌壓抑環境中的無奈自比。
無怪曹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即使是千百年後的今天,坊間還在流傳着曹丕和他的儲位之争、才華之别。
大霧重重的儲位之争撲朔迷離,而兩位才子的詩才高下卻可以細聊。
喜歡曹植的,像南朝的鍾嵘就說,曹丕的詩像兩個普通人在講話,而曹植的詩 " 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喜歡曹丕的,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就說," 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 曹丕的詩雄奇绮麗,豈是曹植能蓋過的。
其實,縱觀曹操、曹丕、曹植父子詩中的長江。
一者大氣深沉,一者壯志雄心,一者浪漫旖旎,本不必分出高下。
大江大河,大風大浪,後面潛藏他們對于那個大時代的理解與喟嘆。
總讓人聯想起《三國演義》的卷首詞、楊慎的那首《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文 | 現代快報 + 記者 王子揚
來源:中國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