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承包我一整年的樂子來了?,歡迎閱讀。
作為一枚專業找樂子人,院長最近一直在幾檔語言類喜綜裡反復橫跳。
一邊感慨本不富裕的喜劇圈子竟然撐起了 N 檔節目,一邊忍不住蛐蛐:國產綜藝還能整出新活兒嗎?
恰逢昨天優酷秋集發布片單,除了一些讨論度高的劇集,還一口氣甩出 36 個綜藝大餅。
看到熱搜的第一反應:會員理财這一塊,選對了 ……
當然,數量從來不是重點。
綜藝還能怎麼玩?觀眾究竟想看點啥?這才是片單裡值得琢磨的信息。
好笑,缺啥也缺不了飯搭子
在下飯這個領網域,短視頻永遠取代不了長内容。
那種遞進、沉浸式的體驗,從餐前落座、吃飯、餐閉,然後整個情節伴随着你的升糖漸
入佳境,嘶 …… 替代不了。
個人而言,下飯首選兩款劇綜,一是懸疑獵奇的 " 吓飯搭子 ",比如剛追完的《邊水往事》;二是輕松好笑的标準下飯搭子,比如承包我多年 " 下飯 kpi" 的《火星情報局》。
《火星情報局》是所有樂子綜藝裡最特别的存在,它不是靠某個特定才藝(脫口秀、相聲、喜劇表演等),就是主打一個胡來。
一晃神,它都第七季了,以前沒覺得,現在再回頭看,它反而有種高度符合當下群眾神狀态的美,有種看别人替你發瘋的快樂。
記得一次聊 " 破防 " 主題,一群人聊着聊着開始自爆,從 " 出道多年歸來仍是糊糊 " 到 " 身材管理失敗 ",最後直接 " 躺錄 ",完全沒拿觀眾當外人,看完乳腺都疏通了。
敲碗等了老久,《火星情報局 7》 終于回歸,網傳薛之謙都要當局長了。
本來好奇薛之謙做 " 新局長 " 後能玩出什麼新花樣,現在看來,他是要搞點事:引進人才踢館,讓 " 火星人 " 與 " 梗星人 " 開戰。
用地球語翻譯一下就是喜劇廠牌大戰,相聲圈、脫口秀圈、小品圈的喜劇人才紛紛到訪,與主場嘉賓進行 " 笑的碰撞 "。
這種變相 " 雞娃 " 模式我覺得挺好,想要笑出圈,就不能自己困在舒适圈,有碰撞才有新火花。
另一檔我等了很久的綜藝是《麻花特開心 2》。
其實不止我億個人等,這兩年節目官博一有動靜就有人留言催更,i 麻花真是等麻了。
就像網友說的,光看沈騰馬麗坐那嗑瓜子我都能笑半小時,更何況他們還能把你畫我猜玩成已讀亂回,解鎖 " 沈馬 " 最沒有默契的一集,硬控我半年嘴角。
《麻花特開心 2》,沈馬回歸的牌面,有;引入全新世界觀,有;輕推理元素和回憶殺場景,有。
期待 " 麻花宇宙 " 落成,全員 cos 角色在線爆梗順便破案,不過分吧?
我倒要看看誰是這一季的遊戲黑洞。
看開心麻花團建,會懂什麼叫專業團隊不養閒人,高強度爆梗的背後是常年積累的喜劇包袱和抖包袱技巧。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喜感更像是由鈍感力歪打正着催生出來的,比如黃曉明 AKA 反向綜藝感的神。
不披霸總馬甲的曉明哥,越認真越戳我笑點,偏偏他總是很認真 ……
懷疑節目組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全新 IP《向着太陽跑》裡把他和幾個好友直接扔到非洲大陸追随動物大遷徙。
說是旅綜,但我眼前已經出現了 " 人在囧途 " 的名場面:野生動物追着曉明跑 …… 不好意思,笑早了。
從脫口秀歸來仍是流量密碼就看得出,歡笑永遠是你我的下飯剛需。
縱然工作忙碌飯點紊亂,當點開一期綜藝就能收獲穩穩的快樂,綜藝也就成了 " 情價比 " 最高的生活必需品。
無比期待能有更多更有趣的飯搭子綜藝,讓笑真的變得和呼吸一樣簡單。
好玩,給腦洞上點強度
搞笑喜綜能刺激大腦產生内啡肽,遊戲競技類綜藝則能讓人腎上腺素升高,都是給人帶來快感的類型。好玩、會玩、玩出新花樣,對于綜藝推陳出新很重要。
對我來說,去年稱得上驚喜的綜藝首選《盒子裡的貓》。很難用一個标籤給它歸類,喜感中帶點别開生面的故事感、未來感," 一盒解鎖一個世界挑戰 " 的高概念先戳中本遊戲控。
把一群顯眼包扔進有趣的世界觀,這樣熟人局也有了新的信息量。《盒貓》就像一盒不知道下一顆滋味的巧克力,吸引人靠的是未知的新鮮和刺激。之前刷到榜單說它是今年新綜藝 IP 有效播放 TOP1,其實我體感的高熱度可以總結為:有段時間耳邊一直回響黃曉明的咯咯哒 ……
做到第二季," 巧克力 " 還能有什麼新奇的味道?看到平行宇宙和無限流這些字眼,說不好奇是不可能的,怎麼着都得嘗嘗鹹淡。
除了《盒子裡的貓》跳出常規模式,《這是我的島》也以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刷新我對島綜的認知。
一群少年荒島求生,椰殼當碗,鑽木取火,雕梁畫棟 …… 從差點生啃拖鞋到一點點解決衣食住行問題,像極了一部熱血種田番。
跟他們一起駐扎大自然,看日升日落聽夏夜晚風,班味淡化不少。
《這是我的島 2》不只有島景,還有更廣闊的大好河山。
島民們将走出 " 花果山 ",踏上漫漫 " 取經路 ",沿着西遊路線巡遊打卡,一路從長安走到女兒國、火焰山、通天河,攜手解決屬于當代人的八十一難。
該說不說,探索冒險綜藝結合西遊 IP 的概念确實很有吸引力。神話經典與現代病症結合,恰恰踩中當下熱點。熱血少年在闖關的過程中為打工人把脈問診,這 " 淡班精華 " 是續上了。
遊戲競技類綜藝裡還有一檔《超級強運王》,靠名字就吸引我眼球。同類節目找遊戲大神,它偏找小人物和倒黴蛋,讓我默默代入了自己(bushi),是原地逆襲還是一 " 黴 " 到底?得靠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作為資深白日夢選手,我和無數互聯網親戚一樣,想法很多,卻走不出生活的一畝三分地裡。
看着綜藝玩家們在探索闖關中激活腦洞與心跳,在冒險旅程中将大好風光盡收眼底,有種跟他們一起雲玩、雲遊、雲冒險的感覺,也不失為一種不出門行天下的解法吧。
好猛,新賽道又闖進去了
這些年我在酷入股的許多綜藝都屬于搶跑賽道系列,前有街舞、籃球,現有賽車、騎行和魔術。
以前懷疑過,這些相對小眾的愛好,真能做成一檔綜藝?現在看來,沒啥小眾,只有遲到的觀眾。
幾檔動起來的新 IP 裡,《蹬蹬蹬》我一開始以為是搞抽象,再看其實标題已經透題。默念這三個字,靈魂已逃離城市,騎出八裡地。
《風馳賽車手》是我一直覺得早就該做的選題,畢竟速度與激情永不過時。剛好中國車手周冠宇參加 F1 上海站比賽火出圈,能把他請過來秀一把的話,非常 ok.
最一頭霧水的是《大魔術家》,把魔術搬上螢幕,是拍幕後呢還是不拍幕後呢?
不過,有翻車的可能約等于有看點和爆點,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本人已提前入股,期待見證奇迹的時刻和全網解密的時刻,以及 ……
# 劉謙董卿時隔八年新綜藝合體 #,全國人民的白月光要回來了?
酷,别逼我站起來求你。一定要是真的好嗎?好的。
在新賽道蓄勢待發的同時,曾經的新賽道已出現不少王者綜 N 代。
每季必追的《這!就是街舞》系列,已經留下很多經典瞬間。人來人往之間,不同的語言與舞種交匯,築成一個熱血烏托邦。
有意思的一點是,每當我以為這季是天花板了,下一季又會有新突破 …… 迷上這種被打臉的感覺。
《這!就是街舞 7 · 廠牌季》請來往季冠軍和實力選手返場開卷,劃重點:他們将以廠牌為部門參賽。
一想到各大廠牌集體上演 " 你們不要再打了 " 的名場面,我就忍不住嘴角上揚。打,打起來,打得漂亮!
持續在垂直賽道開鑿深挖的還有《說唱夢工廠 2》。
第一季玩的是 " 說唱俠不論出處,人人都能唱出自己的态度 "。于是我在小馬的 " 痛苦說唱 " 裡聽到了調休、加班、飛漲的物價、窩囊的工資 …… 果然真誠最具殺傷力。
我還很愛一些方言說唱,扎根于土地的語言天然自帶叙事感,總能精準喚起共鳴。
好消息:《說唱夢工廠 2》從地區海選開始強打地網域屬性,預感一大波好歌襲來,我雙手捧上專屬歌單等待被填滿。
除了在垂直賽道裡内卷,還有些綜藝已經出現賽道疊賽道現象:《閃亮星電音 2》開巡演,從線上玩到線下;旅行的風吹到遊戲推理賽道,玩出 " 一盒一世界 " 的《盲盒旅行局 2》;旅綜結合戀綜的《我們戀愛吧 6》,同時滿足我的旅遊瘾與戀愛腦 ……
事實證明," 這也行?" 一次次變成了 " 真的行!"。敢想,敢做,敢闖,行動力才是熱血釋放、開辟賽道的第一要義。
好有料,一集可以盤一年
必須承認,現在市面上綜藝數量數不清,但爆款越來越難得,想拉新觀眾入坑,一定要有出圈名場面。
前兩季《無限超越班》就貢獻了許多抓馬片段和一大波熱搜,是我至今想起來仍會發笑的程度。
不看難受,看了難受憋笑一整天,就是這麼有魔性。
雖然入坑姿勢有點 " 不對勁 ",但看着看着,綜藝的陪伴屬性逐漸顯現出來,看導師們狠狠敲打這群演員還真有點養成感。《無限超越班 3》,我喜歡的吳鎮宇 + 郝蕾 + 寧靜 " 真性情導師團 " 回歸,地獄模式即将開啟,我的毒舌已蠢蠢欲動。
這回新人藝員不僅要演繹經典港劇港影,還将走進真實劇組。衍生綜藝《Action!極限通告》,無限班的前輩們得學會自己 " 奶孩子 " 了,他們要帶着人氣學員去國外電影聖地遊學拍片,據說是無充裕經費、無豪華設備、無劇本的 " 三無開局 ",這是疊 buff 還是添亂子?拭目以待。
一直覺得影劇綜聯動這塊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比如那些刷了幾十遍的 " 養老保險劇 ",能不能玩一些很新的售後方式?
我在片單裡看到了一些痕迹:《劇劇有回應》聯動劇集拍團綜,爆款大劇劇組在線團建;《OST 劇好聽的聲音》則是 OST 演唱者競技,耳朵享受之餘,情懷直接拉滿。
刷了社交平台才明白什麼叫自帶群眾基礎。這些劇集衍生綜藝,往往一個 idea 就引來一堆人在線催更,想不火都難。
不管是好笑、好玩,還是标新、挖料,歸根到底,追綜的本質都是滿足我們的情緒價值。
跟着電視說了無數遍 " 做人最緊要是開心 ",但現實生活中焦慮反而成了主旋律,因此愈加渴望快樂多巴胺和真誠、雙向的互動。
《盒子裡的貓》有一期的主題是 " 拒絕情緒羞恥 ":玩家們在遊戲中探索情緒,發現情緒,最後釋放情緒。節目裡他們哭成淚人,節目外引來許多網友抱團取暖,互訴煩惱。
你看,好的綜藝可以讓人卸下情緒偽裝,接收正面反饋,而這種長效的直擊心靈的快樂,是碎片化的快樂永遠無法取代的。
有時候會覺得,綜藝不只是綜藝,還是陪我點外賣的飯搭子,是同頻聊八卦發神金的閨蜜,是一起漫遊世界大冒險的隊友 ……
讓我内心五顏六色的情緒小人一次次探出頭來,在快樂中補給靈魂能量,在陪伴下品嘗生活滋味,正是綜藝的生命力所在。
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年代,都說綜藝難出爆款,但今年我能切身感受到大家越來越喜歡和朋友一起追綜看劇,享受毫無負擔的快樂放松。
某種程度上來說,綜藝并非快消品,而是一種情緒剛需。在節目裡我們看到的也不只 " 内娛活人 ",還有鮮活的我們自己。
最近看的綜藝人均鬥嘴皮子,多少有點審美疲勞,亟需新血液新玩法補充。酷,點你呢,别光畫餅,快把這些 " 餅 " 給我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