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怪話:迎接新人,歡迎閱讀。
觸樂怪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 / 小羅
這幾天恰逢《怪物獵人:荒野》第二次公開測試,一位前同事打算在這一作入坑 " 怪獵 " 系列。起先他興致勃勃——畢竟這一作的特效和環境以及新怪物看起來的确格外真實生動!但他很快被復雜的武器操作、繁多的道具和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圖示弄得一頭霧水,不得不經常停下來詢問其他人,上網找教程,挑選武器的時候也陷入了選擇困難症。
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當初 " 入坑 " 的時候。當時,我看到復雜的界面和武器連段的用法也是一樣迷茫。遊戲的訓練場雖然看起來給了很多按鍵教學,但實戰起來怎麼使用、哪些武器的哪些招式需要墊刀或者充能,這些在遊戲内都不怎麼找得到提示。何況 " 怪獵 " 系列的訓練場都是打木樁,很多 GP 性質的用法還要專門拿爆桶之類的東西嘗試,和其他許多遊戲裡那種教一點、打一場的種循序漸進的教程非常不同。除非有人講解,否則簡直比自學一門語言還難。
面對新武器,先上網看教程
地圖上繁多的環境生物和陷阱怎麼用,要帶哪些素材出門現場調和等等,也是不同風格的 " 老獵人 " 甚至野隊隊友慢慢教給我的。狩獵中的團隊合作也是磨合出來的——看到其他人手裡拿着什麼武器,對于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輸出環境,總要心裡有數。打怪不僅僅是盯着怪而已,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現在,輪到我嘗試把這些知識都教給萌新朋友了。但其實我心中十分忐忑,因為我自己也還是 " 半桶水 ",對很多道具的用法一知半解,熟悉的武器只有那麼一兩把,輸出效率也不足以 " 帶人 "。而且這次測試版——其實每一代都是這樣——很多武器的用法都有一定改變,我最熟悉的雙刀甚至變得十分弱勢,導致我也打算換一把武器玩,重新學習。
不僅如此,《怪物獵人:荒野》這一作特别強調生态,野外環境似乎更加復雜了。我在打龍之餘也在地圖裡逛了一段時間,發現地圖相當大,各種自然陷阱、流沙和可供使用的環境生物也特别多。天氣變化不僅影響環境,也影響着一些龍的活性。當然,有些地形還是一樣令人崩潰——藤岡要還是那麼愛他的台階!還有齊腰深的水和随時陷進去的沙地!
第二次測試放出的封面怪鎖刃龍,上來就是高難度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光憑線上打字去解釋遊戲機制有多復雜,其實十分困難。能現場指導顯然是最方便的,再不濟也得上網找演示視頻。這讓我想起,很多老遊戲、老系列的教程如此稀少,要麼是因為單獨附有說明書,要麼就是為了鼓勵玩家社群互相交流。" 怪獵 " 系列很可能屬于後者。不管大佬再怎麼單人刷片,它本質上的賣點還是個多人共鬥遊戲。我所認識的 " 老獵人 " 同事,都是多年來帶着掌機出門和同好們 " 線下打獵 " 一路玩過來的。PC 和 PS 版本雖然畫質大有提升,給人帶來大制作的視聽快樂,但在線下麥當勞或者咖啡館随時随地開一局的體驗,可能就遠遠不如可攜帶的 NS 了。
不管怎麼說,能遇到可以一起打獵的新朋友終歸是一件好事!這可是遊戲的最高配置!現在二次公測已經結束了,我簡直等不及月底遊戲正式發售之後,和新老朋友們在新的曠野中再次相遇。沒有什麼問題是一起打了一兩場之後不能解決的,獵人總要在狩獵過程中成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