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中介盜圖營銷:偷offer買offer,你的錄取通知書被盯上了,歡迎閱讀。
" 那個中介第二天就在朋友圈裡聲稱我是他們的學生,我在他們的輔導下取得港校大滿貫,真是離譜至極。"2024 境外高校申請季漸漸落下帷幕,小 O 斬獲了五所高校的 offer(錄取通知書)。小 O 欣喜地在朋友圈裡曬出自己收到的 offer,卻不想第二天刷朋友圈時,發現自己成為了别人的學生。
在 offer 紛紛下發的喜悅浪潮中,個别中介機構和個人卻悄然盯上了這些錄取通知書,未經本人允許私自盜取這些 offer 進行宣傳、業務推銷,甚至詐騙,給同學們帶來不少困擾。
遇到 offer 被盜事件該如何維權?發布在公共平台上的 offer 該如何避免被用于他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自大三确定要申請香港的學校後,小 O 為了找到合适的中介機構,加了不少中介的微信,這次偷 offer 的中介便是其中一員。
" 真的大開眼界,之前加的那名中介不僅偷我的 offer,還把我和我中介的聊天記錄 P 成我和她的,最令我感到憤怒的是,她居然說我朋友圈的小作文是寫給她的。"小 O 憤怒地和記者說道。
小 O 說:" 之後我在微信上聯系這位中介,質問她為什麼要偷我的 offer,對方沒作任何解釋直接把我删了。這是非常下三濫的手段,萬一有其他同學真的相信了他們,然後在他們這報名,那不就耽誤别人前程了嗎。"
在各類社交媒體平台上,部分中介正在盜用他人的 offer 用于機構宣傳或引流。Sophie 就是在社交平台上被盜圖的受害者。" 發現 offer 被盜後,我第一時間聯系到了那家機構,要求他們立即删除帖子。否則我會走法律程式起訴他們。"
Sophie 給記者看了當時她和中介的聊天記錄,盜圖的機構在 Sophie 找上門後迅速道歉删帖,同時也請求 Sophie 在小紅書上删除有關機構盜圖的帖子:" 那家機構被發現盜圖後删帖并向我道歉了。"
Sophie 稱,他們對于偷其 offer 給的解釋是:他們會從之前服務過的客戶當中進行回訪,花錢向客戶買下 offer 用于他們的招生宣傳,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他們的客戶盜用了其 offer 圖,之後會更加謹慎地審查 offer 的來源。
記者和 Sophie 交流過後聯系上了該機構,機構對該事件的回應是:" 已和當事人解釋清楚誤會,其他沒有時間回應。"
但是 Sophie 并不滿意該家機構給出的解釋。" 機構說這是他們的學生發給他的,但當我向他們索要聊天記錄截圖來證明時,他們卻給不出任何證據,只是說已經删了,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他們的借口。那就算他們買下了别人 offer,那這麼做就真的合适嗎?這是他們機構服務的成果嗎?"
另一位郭同學也曾遇到過中介想要買下 offer 進行宣傳。"他們想要買下我的申請經歷以及最後拿下的 offer,來給他們機構宣傳招生用。我覺得真的很離譜,這不就是騙人嗎?"
警惕:offer 極有可能用于詐騙
托福、雅思等語言成績證明是留學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留學機構将 " 魔爪 " 伸向了這些語言成績單。網友 " 記錄生活 "将自己雅思成績曬到社交平台一周後發現,自己的雅思成績被多人盜取。" 有個小紅書網友告訴我,我的筆記和另外一個小紅書博主的帖子一模一樣,此時我就知道自己的成績被其他人盜用于營利目的。"
得知此事後,網友 " 記錄生活 " 便有意識地搜各類雅思成績,居然發現多名網友盜用了她的雅思成績圖。" 大多數是雅思培訓機構引流用的。我把我的遭遇發在小紅書上後,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從大家的回復來看,确實有很多人的雅思成績、托福成績、GMAT 成績甚至是學校錄取 offer 都有被盜用的情況。"
她在發現自己的信息被盜用後第一時間向小紅書平台舉報了這些筆記。" 但是偷我成績單的人太多了,實在舉報不完。"記者調查後發現,當初盜網友 " 記錄生活 " 雅思成績的賬号均已注銷。
一些個人也可能會盜取他人 offer,冒充準留學生進行隐性宣傳。" 我在刷小紅書的時候看到一個曬香港大學 offer 的帖子,我看到是校友而且還和我是同一個專業就想進去恭喜一下。點進帖子後發現這張圖片很眼熟,就截下圖跟自己之前發的小紅書圖片作對比,沒想到角度和拍攝手法竟然一模一樣。"Melmel 看到了一個名為 "Xiaom." 賬号盜用了他的照片用于宣傳。
Melmel 并未選擇維權,并猜測這是中介在引流。" 我覺得那是中介在引流做廣告。現在帖子已經被删掉了,但是中介的号還在。這種事情維權應該也沒有什麼效果,盜圖的人删個帖,給你道個歉,這事就算翻篇了。遇到這種事情感覺只能吃啞巴虧。"
記者調查網友 "Xiaom." 的賬号發現,其關注列表裡只關注了名為 " 薄荷樹留學 " 的機構。截至發稿時,網友 "Xiaom." 尚未回應二者關系的疑問," 薄荷樹留學 " 對二者關系的回復則是 :" 我們只有這一個小紅書号,其他人不要相信。"
除此之外,部分機構或個人代寫還會盜取新生的 offer 進入新生群裡加新生,然後推銷自家的業務。一名微信昵稱為 "Henry" 的個人代寫就曾在小紅書上盜網友 "momo" 的悉尼大學 offer 潛入新生群添加其他新生。網友 "momo" 告訴記者:" 因為 Henry 盜了我的 offer 圖,後面我自己再進群時有很多不便。"
記者聯系上了 "Henry","Henry" 一開始熱情地向記者介紹其代寫服務,但當記者詢問其是否曾盜 offer 圖進入新生群時,"Henry" 選擇拉黑記者不作任何回復。
一些個人甚至會偷走發布在社交平台的 offer 圖,混入留學新生群,對新生群的其他留學生進行詐騙。
" 當時沒什麼社會經驗,年齡小,微信上加了很多正在申請的學生,天真地以為他們都是自己的朋友。我 UCL(倫敦大學學院)的 offer 就是被朋友圈的一位‘朋友’偷走了。" 剛收到 UCL 錄取通知書之初,王同學就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收到的 offer,卻被朋友圈之前加的一個 " 朋友 " 拿去詐騙。
" 我的朋友在新生群裡看到那個人用着我的個人信息發言和加人就告訴了我,我知道後就第一時間就去報了警。警方後續也查到了偷 offer 的是一名 IP 在四川的女生。對方利用我的身份信息對很多 UCL 新生進行詐騙。"王同學将 offer 被盜的經歷發布在小紅書後,前後有 30 多位網友向她表示自己遭受過盜用 offer 騙子的詐騙。
" 她偷我 offer 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但警方三四個月前告訴我,她現在還在用我的 offer 對其他人進行詐騙。真心希望所有留學生們曬 offer 時,一定注意個人信息的打碼保護!" 王同學感嘆道。
删圖并不意味侵權責任消失
中介未經學生允許,私自盜取學生的 offer 進行宣傳會面臨哪些法律風險?記者采訪了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廣州市行政争議調解員馬新國律師進行解惑。
" 首先是虛假宣傳問題。至于是機構中介還是私人中介,主體不同不會帶來法律性質的改變,無非是責任的承擔方式不太一樣而已。機構冒充學生等身份偷偷混入新生群‘盜圖’,則是侵犯他人信息的問題。" 馬新國表示,如果 offer 涉及個人的身份信息,還有可能因為盜取别人的身份證信息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盜用身份證件罪。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有兩種行為方式,一種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且情節嚴重’,一種是‘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公開、使用肖像權人肖像的行為已經侵犯被盜信息者的肖像權;洩露他人學号、籍貫、生日等信息則屬于侵犯個人信息的範疇,若包含私密信息的,則可能侵犯隐私權。這都要承擔民事責任。"
學生發現機構盜圖後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中介機構盜圖被學生發現後‘删圖’并不意味着侵權責任的消失,也并不意味着機構侵權行為合法。學生後續仍然可以追責,機構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學生如果發現自己被‘盜圖’,發現自己的信息被盜用,對已造成損失的可要求對方賠償;也可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馬新國表示。
準留學生們該如何挑選合适的中介機構?
馬新國介紹:" 首先是不要輕信廣告。特别是網絡上的‘十大中介機構’等江湖排名,因為每個中介機構的特點、主攻方向、國際合作區網域不同。其次選擇機構時提前做個背景小調查。對中介機構是否曾經遭到投訴、陷入糾紛,有沒有‘黑歷史’等,要提前了解清楚。最後要重視合同,一定要仔細研究合同,特别是對自己不利的隐性條款,或者有些玩文字遊戲的,不要自己‘偷懶’一掠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