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還演這種片?我真要看吐了!,歡迎閱讀。
大街上,婦人看到乞丐可憐,發了善心。
小夥子 你沒吃飯吧
你絕對想不到。
這稀松平常的一句話,絕對有資格入選年度最雷人台詞。
來看乞丐的模樣。
是的。
馬景濤又演起了呂洞賓。
但,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注定杯具了。
很簡單,來瞧一眼劇版《東遊記》中的呂洞賓。
時隔 25 年,61 歲的馬景濤狀态早已不再,難以撐起那個潇灑不羁的神仙形象。
唯一的疑問是,這部新片到底能有多難看?
《東遊之八仙伏魔》
看《東遊之八仙伏魔》,當然是因為《東遊記》。
這部劇成功地打造出了一個令人向往的神話世界,眾多神仙形象立體飽滿,同時也塑造一個令人意難平的悲情反派:穿山甲。
而當我看完全片,有了自戳雙目的衝動。
但必須忍着工傷排雷。
怎麼形容這部網大呢?
消費情懷的 " 詐騙 " 之作。
故事序幕共 8 分鍾,走的是恐怖片的路子,也是本片唯一能看的段落。
夜黑風高,電閃雷鳴,兩個膽大的漢子去洞穴尋寶。
先是蝙蝠亂飛。
再是狐狸頭閃現。
而這狐狸頭,只是老人的帽子。
雖然有點刻意,但總算烘托了可怖的氛圍。
老人貼心提醒,山洞裡有邪物,不能進。
而漢子踏入洞穴。
一個找到了堆積成山的金銀财寶。
一個看見了正在沐浴的美女。
是的,跟其他網大一樣,它馬上要擦邊了。
美女以腿勾引漢子。
随即換了一條腿。
接着,又陸續伸出了好幾條腿。
而此時,漢子早已鬼迷心竅,被眼前蜘蛛精吸走了陽氣。
不得不說。
這場戲,擦得還挺有想象力。
它結合了蜘蛛精的身體特征,擦出了個性,擦出了詭異感。
但可惜,序幕部分已經集合了《東遊之八仙伏魔》的全部創造力。
剩下的部分,不堪入目。
先概括一下故事。
剛才提及的山洞裡有兩只妖怪,蜘蛛精和狐狸精,她們為魔尊 " 混元 "效力,吸收 999 個男人的陽氣,666 個女人的陰氣,以助其飛升。
呂洞賓圍着妖氣趕來,誅殺了狐狸精。
後面,混元出場,妖力很強,呂洞賓法力不及。
在關鍵時刻,何仙姑挺身而出,犧牲了自己,救了心上人。
呂洞賓擊敗了魔尊。
痛失所愛,他終日借酒澆愁。
突然有一天,犬子敖找到了呂洞賓,傳天庭召回的旨意。
到了這裡,我非常困惑。
這個人物哪來的?
根據民間傳說 " 狗咬呂洞賓 " 編的?
那實在太順拐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馬景濤演了個二郎神。
根據玉帝旨意,何仙姑尚有一絲魂魄,呂洞賓要下凡歷劫,去找回何仙姑。
而何仙姑的魂魄如今在凡間白鷹寨的寨主白莺體内。
但凡人之軀無法承受仙家神魂。
在犬子敖的提示下,他們一行人去找魔尊收藏的上古神器 " 渡世星盤 " ,以拯救何仙姑與白莺。
哦對了,跟白莺一樣,犬子敖下凡後,多少也有那麼點張牙舞爪。
他成立了個幫派叫 " 大狗幫 "。
其信物還是個大骨頭。
不知道你注意沒?
仨人要去找的,是魔尊的寶物。
這不就是去送死嘛。
别問。
問就是劇情瞎寫。
而這部電影,不僅情節差,其設定、橋段和故事主題,也禁不起推敲。
呂洞賓下凡渡劫有條件:成了凡人,他的記憶将被收回,直到遇見何仙姑的元神才能恢復。
熟不熟悉?
沒錯,周星馳主演影片《濟公》。
還有,在《濟公》裡,濟公下凡不能使用法力,觀音菩薩送了一把 " 心想事成扇 ",每天只能用三次。
而在《東遊之八仙伏魔》裡,玉帝給了三個錦囊,每次使用可以擁有一個時辰的法力。
再來看白莺的出場方式,是這樣式兒的。
熟不熟悉?
還是《濟公》。
但身法完全沒有星爺那般妖娆和獨特。
《東遊之八仙伏魔》很明顯是想做喜劇的。
白莺原本想起範兒,但繩索提早斷了,摔了個狗啃泥。
寨中上下全是女眷,現在,寨主召集很多男人到場,目的是想延續香火。
好看且有本事的,是寨主的人。
否則,就賞給李大媽。
這種男扮女裝的醜角,很難不讓人想到如花。
再比如表演。
群演只能提供浮誇的擠眉弄眼。
想做喜劇,笑料卻過于俗套和幼稚,表演也跟不上。
真是越看越尴尬。
回到片名:《東遊之八仙伏魔》。
關鍵詞其實有兩個," 伏魔 "、" 八仙 "。
關于伏魔,只有一頭一尾兩場動作戲。
最開始,呂洞賓請出神劍,在何仙姑的幫助下,擊潰了魔尊。
神劍一出
萬妖自潰
破!
在最後,何仙姑再次犧牲,将仙力跟元神都送給了呂洞賓,他再次請出了神劍,又一次打敗了魔尊。
神劍一出
萬妖自潰
破!
前後有何區别呢?
魔尊的表情更加崎岖了。
神劍更大了。
以及,最尴尬的是,從頭到尾,也就出現了呂洞賓、何仙姑,外加那條不知哪來的工具狗。
說好的八仙呢?
《東遊之八仙伏魔》差在哪?
說到底還是劇本。
就拿它有意或無意效仿的《濟公》來說。
其故事精髓,是對權力的反叛。
濟公下凡是有原因的,他在凡間為百姓們出頭,這激怒了閻王、月老、财神等仙家,惹得他們上天庭告御狀。
玉帝有句話很猛。
多虧了觀音菩薩說情,濟公才有機會可以感化凡人,以向仙家證明:凡人的命運不該草率寫就,都有轉圜餘地。
至于凡間故事,也是深刻的,充滿佛理的——
九世乞丐、九世惡人、九世野雞,對應了 " 三毒 ":貪、嗔、痴。
濟公感化的過程異常曲折,這才是故事該具備的復雜性與豐富性。
而相比之下,《東遊之八仙伏魔》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故事。
它到底靠什麼在硬撐?
可能只有馬景濤這個演員所攜帶的情懷濾鏡。
在影片中,他也盡可能地揮舞着扇子,呈現出潇灑風流的一面。
雖然,扇子還在,耍酷的 pose 還在。
但畢竟,25 年的時間過去了。
飒爽倜傥的形象,沒了就是沒了。
過期的潇灑,就不再是潇灑。
即便如此,資本認為,他自帶的記憶,還是可以拿來收割一波觀眾的情懷。
再不行。
" 咆哮帝 " 的印象,也滿上。
總能把演員的 " 形象價值 " 給榨幹。
類似的例子還有。
比如僵屍片的标志性演員,錢小豪。
作品部部推出,但無一及格。
再比如陳浩民。
他因《天龍八部》《封神榜》《天地争霸美猴王》大火,後來又因《活佛濟公》系列翻紅,有很大的觀眾基礎。
如今的他,也在網大圈混。
《東遊傳》《真假濟公》都安排上了。
但看扮相,不對了。
再看角色适配度。
不好意思,跟馬景濤一樣,遭遇了類似的評價:" 老黃瓜刷綠漆 "。
甚至,他們在情節的走向上也有相似之處。
可謂" 不同演員,雷同人生 "。
我無意對他們的選擇做出任何評判,這是個人自由。
但對作品質量帶來的不适感,有發聲的權利。
那麼,被困在了網大之中,有何破解之道?
唯一能做的或許是。
盡力選擇适合自己的角色。
給出精湛的表演,給人物增光添彩。
就比如達叔。
在《大話西遊:緣起》裡,他的表演有細節,有溫度,節奏感也好。
再看看馬景濤呢。
在片中,他似乎也想挑戰無厘頭式的表演方式,但不得要領。
徒增尴尬。
而他一聲聲的 " 沒事吧?沒事吧?"
也喊出了觀眾的心聲。
念及過往。
只剩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