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财報一個比一個難看,BBA怎麼跌成這樣?,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差評汽車部 Author 脖子哥
這段時間, BBA 陸陸續續公布了三季度财報。
業績一出,大夥兒突然發現,你們這德系豪華三強,怎麼擱這比慘來了。
其實看營收還可以,市場行情不好大家也聽說了,哥仨雖然都在下滑,但最多也就是寶馬營收降了 15.7% ,奔馳和奧迪都是個位數降幅。
但一看利潤就拉胯咯,三季度奔馳淨利潤同比下降 54% ,寶馬淨利潤下降 83.8% ,奧迪公布的是營業利潤,下降了 91% ,真是一個比一個慘。
當然,對于這個不好看的業績,三家都給出了各自的理由。
寶馬就說,我們是因為供應商鬧出了集成制動系統( IBS )問題,導致大規模召回,影響了交付量,然後明年不是還要出下一代純電平台的電車麼,現在得抓緊研制,正是花錢的時候,大夥兒理解理解。
奧迪也說了,利潤下降是因為我們布魯塞爾工廠要關閉重組,關廠得花不少錢,大家擔待擔待。
奔馳倒是比較實誠,直接說是因為售價走低,然後產品和市場不夠匹配。
雖說各有各的理,但除了上面這些說法, BBA 都提到了中國市場的下滑。畢竟中國市場對 BBA 的銷量貢獻可都超過了三成,這賣不好,财報肯定受影響。
脖子哥再一細研究,發現個更有意思的現象:它們越貴的車,下滑反而越嚴重。
這是咋搞的嘞?來,咱一個一個看。
先從寶馬說起。
寶馬是三家裡車子賣得最多的,它的 IBS 召回事件,導致全球各個地區交付都受到了影響。三季度,它在歐洲銷量下降 1% ,在美國下降 9.2% ,但只有中國的數據是格外辣眼,直接跌了 29.8% 。
這明顯不只是因為召回這麼簡單,還和它在國内市場面臨的競争有很大關系。
翻一下國内銷量可以發現,寶馬下滑最明顯的兩個車型是 5 系和 X5 。
去年整個下半年, 5 系每個月銷量都能破萬;而到了今年,基本都是 6-8 千台的水平,中間因為換代銜接的關系,在 3 月份甚至只賣了 3874 台。
算下來,今年目前為止, 5 系銷量同比下降了 36% 。
5 系可是寶馬一大錢袋子,上一代車型光在中國就賣了超過 100 萬台。今年寶馬把 5 系更新到了第八代產品,并且在宣傳上猛推和油車同價、外觀也幾乎一樣的電動 i5 。
脖子哥之前參加了 5 系的試駕活動,去了才發現,寶馬給當天所有媒體都安排的是 i5 。
但這個銷量來看,這一代 5 系市場似乎并不買單。
其中最受争議的就是新 5 系的外觀有點太年輕跳脫了,剛出來的時候就有很多網友難以接受。
特别是車屁股這一塊,我是真欣賞不來。。。個人觀點,這套設計應該給 3 系的, 5 系還是穩重一點好。
另一款車 X5 的下滑,幾乎可以确定和問界 M9 有關。
要知道 X5 之前可是 50 萬以上賣得最好的車型,月銷能有 8 千 -1 萬台,但今年的銷量降到了 5-6 千台。
而問界 M9 已經連着幾個月銷量超過 1.5 萬輛,李想給 MEGA 吹過的牛,要成為 50 萬以上最暢銷的車型,如今被餘大嘴給實現了。。。
寶馬過後,再來看下奔馳。
有點意外的是,奔馳的核心車型銷量其實是在增加的,同比上升了 4% 。
像 GLC 這個季度在全球一共賣了 10.9 萬,去年同期是 8.4 萬輛。還有奔馳 C 級,這次是 8.88 萬輛,去年同期 8.2 萬輛。
問題出在了高端品類上,三季度銷量降幅是 12% ,前三季度降幅更是達到了 19% 。
尤其是 S 級、 GLS 這條線,去年三季度賣了 3.61 萬輛,今年只有 2.6 萬輛,同比下降近三成。國内市場上,今年 1-9 月,奔馳 S 級賣了 1.28 萬輛,同比下降 27% 。
大夥兒也知道,在國内市場 S 級一直是一款相當有信仰加成的豪車,也是很多婚車市場的首選。2023 年,奔馳 S 級(還不包括邁巴赫 )在國内一共賣了 2.3 萬輛,幾乎相當于它的兩位老對手寶馬 7 系、奧迪 A8 加起來的量。
而在 S 級沒賣好的同時,低一檔的 E 級,也是賣得不如去年。今年三季度是 7.25 萬輛,去年同期是 8.42 萬輛。
顯然,奔馳難受就難受在這幾個高端車了。
那和奔馳、寶馬兩位比,奧迪不管是終端售價還是體量,都要差一檔。
今年它更是不好搞,無論大車、小車,銷量全在下滑。而從财報公布的數據來看,也是最貴的 D 級車銷量降幅最嚴重,達到了 23.4% ,最便宜的 A0/A 級車降幅最小。
總的來說, BBA 的财報更反映出,在這輪厮殺裡,他們的高端車型受損更加嚴重。
其中原因可以分為幾方面來看。
首先,在全球經濟都不太樂觀的情況下,豪華車确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比如 78S 在的豪華大型轎車整個盤子都在降,去年的榜一單月還能賣到 1900 輛,今年榜一掉到 1300 輛了。
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曾經 78S 不僅是豪華的代名詞,也是技術的代名詞。
奔馳 S 是全球第一款引入 ABS 防抱死系統的車型,也是第一款配有主駕安全氣囊的車型。還有 ESP 、自适應巡航這些我們已經熟知的技術,當年也都是在這幾個旗艦車首推的。
但現在這些車已經越來越難見到讓人驚豔的技術了。
這兩年大夥兒讨論最多的技術,比如比如智能駕駛、原地掉頭啥的,都是在國產車上先看到。
而因為 BBA 新能源轉型較慢,也正在被向上的國產車們一頓圍堵。問界 M9 、理想 L9 以及剛上市的騰勢 D9 GT 這些車,都在從 BBA 嘴裡搶肉。
現在問題來了,什麼才是 BBA 的基本盤?是最多人購買的 34C ,還是豪華車的代表 56E 甚至 78S ?
誠然,如果從銷量和利潤貢獻來看, BBA 中間走量的這些車型是肯定占大頭,寶馬 3 系的銷量趕得上 7 系的十倍了。
但我覺得,如果從影響力上看, BBA 50 萬元以上的高端豪華車才是他們的基本盤。
正是他們在這個區間推出了标杆車型,奔馳 S 、奧迪 A8 這些面子車在老百姓那立住了,品牌的走量車型才會有大批消費者擁護。
如果 78S 都沒人認的話,想必 BBA 的品牌溢價能力多半會下降一大截。
最近幾年,在新能源的浪潮下,這幾個豪華品牌都忙着搞自己的純電平台,在油車上難免顧此失彼。然而他們搞的高端電車,比如 EQS 、 i7 等,目前也很難說有多成功。這就導致他們高端產品線的影響力逐漸弱化。
所以對于 BBA 而言,當下的關鍵是如何保住這塊 " 基本盤 " 。
而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新玩家的好機會。曾經長期被 BBA 牢牢占據的這塊市場,終于有了松動的迹象,就看哪些人敢有勇氣去搶一搶了。
撰文: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