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吉利已經不再依賴沃爾沃,歡迎閱讀。
文 | 巨潮 WAVE,作者 | 小盧魚,編輯 | 楊旭然
吉利控股近期計劃出售持有的沃爾沃集團全部 B 類股份的消息逐漸發酵,根據市場測算,這部分股份約折合人民币 96.3 億元。受此消息影響,沃爾沃股價明顯下行,近一個月的跌幅已經達到 14.6%。
其實年初以來,吉利控股已連續數月減持沃爾沃集團的持股,累計套現超過 70 億瑞典克朗,使其股權比例從 8.2% 降至 6.8%。完成全部 B 類股減持後,吉利控股仍可以憑借手中的 8850 萬股沃爾沃集團 A 類股,穩坐第二。
吉利控股年初的解釋是,主要為了獲得現金以償還債券。而現在吉利控股的理由已經變成了戰略調整——即将沃爾沃集團納入其汽車制造和投資組合,是 " 集團進行風險管理和推行多元化投資戰略的一環。"
當然,市場更好奇的是吉利對沃爾沃汽車的安排。畢竟沃爾沃集團主營卡車、客車、航空航天、建築等業務,而獨立運營的沃爾沃汽車才是對吉利更具有戰略意義的那個。
雖然吉利控股在去年 11 月少量減持了沃爾沃汽車的股份,持股比例從 82% 下降到 78.7%,兩者的電動汽車業務也面臨直接競争。
目前來看,吉利完全抛售沃爾沃汽車的可能性非常低。只是吉利的長期發展戰略,早已不再必須依賴沃爾沃才能完成。
01 盈利
吉利汽車的銷量一向能打,2023 年吉利汽車超額完成銷量目标,全年累計銷量 168.7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48.7 萬輛,同比增長 48%,占到集團整體銷量的三成。
2024 年 1-3 月,吉利汽車累計銷售 47.6 萬輛,同比增長 47.5%,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 14.4 萬輛,同比增長 130.9%。
強勢的汽車銷量也是支撐住了吉利的營收數據,2023 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 1792 億元,同比增長 21%,創下歷史新高;實現歸母淨利潤達 53.08 億元,對比 2022 年撇除一次性溢價收購受益後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大漲 51%。
在新車型研發和生產上不斷加大投入,并通過收購或參股沃爾沃、寶騰、路特斯、戴姆勒等汽車品牌來加強自己的品牌矩陣,讓吉利汽車多年來保持暢銷,但也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财務壓力。
2020-2023 年,吉利汽車總負債分别為 466.02 億元、641.20 億元、816.31 億元、1074.46 億元,負債率從 2020 年的 42.05% 增至 2023 年的 55.79%。2023Q3 時,其資產負債率更是高達 68.95%,距離國際公認 70% 的警戒線只有一步之遙。
同一時期,長城汽車的資產負債率為 65.64%,上汽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 63.95%,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為 47.15%,廣汽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 40.80%,這些同行的債務負擔都沒有吉利這麼重。
品牌虧損的問題也困擾着吉利,極氪品牌在 2023 年實現收益 516.36 億元,同比增長 62%,但錄得虧損 11.35 億元,好在與上年相比虧損收窄;領克品牌在 2023 年實現收益 347.87 億元,同比增長 19.5%,但錄得虧損 11.05 億元,與上年相比由盈轉虧 。
這同時也能解釋,吉利為何會在去年 11 月沃爾沃汽車股價并不是很理想時,仍然選擇減持套現了。吉利當時很可能急需現金來緩解财務壓力,尤其是暢銷車型還在虧損的時候,中國車市的價格戰已經愈發激烈。
從去年年底到如今,吉利可沒有少推出購車優惠活動,比如 2024 春季購車節促銷活動,為消費者提供限時钜惠 20 億元的優惠,活動期間,購買吉利車型的最低起售價僅為 2.99 萬元起,現金優惠可達 4.7 萬元。
本月的北京車展期間,吉利銀河混動系列宣布限時至高立減 25,000 元,這是今年以來吉利銀河系列第二次官降,距離上次降價僅過去 50 多天,吉利的焦慮也可見一斑。
目前,吉利正在通過優化產品結構、降本增效和擴大規模效應等方式,來從長期改善現金流問題。
2023 年吉利全年經營利潤率 2.2%,同比增長 0.4 個百分點,全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223.42 億元,同比增長 39.5%,且單車售價持續提升,公司的盈利預期是在改善的。
不過 2024 年是吉利的的產品大年,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可能還會增長,外部競争環境也因為小米 SU7 的入局更加撲朔迷離。所以吉利在大戰之前計劃賣掉沃爾沃集團股份來補充彈藥,也就不足為奇了。
02 出海
吉利想要繼續提高毛利率、改善品牌盈利能力,海外市場無疑會是其持續發力的重點。
事實上,吉利的國際化布局啟動的很早,取得的成績也不錯。截至 2023 年底,吉利已在全球 70 個國家布局 533 個銷售及服務網點,持續突破歐洲、非洲、拉美、中東、亞太全球五大區網域的業務布局。
在墨西哥市場,吉利建立了第四家子公司,以體系化實力發展拉美市場;在馬來西亞,吉利通過技術、供應鏈賦能以及產業協同帶動寶騰汽車的市占率顯著提升;領克已經開拓以色列、沙特阿拉伯、阿曼、卡達、越南等新市場,未來還将在歐洲發布新款純電車型。
2023 年,我國汽車出口量約達 491 萬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這意味着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正在向眾多國產汽車敞開懷抱。
吉利在 2023 年全年累計出口 27.4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超 38%,出口量再創新高,海外市場銷量占到集團總體份額的 16%。吉利這個出口成績雖然不錯,但是比起奇瑞和上汽,仍有不少需要追趕的空間。
吉利開拓海外市場的優勢在于,通過此前收購的沃爾沃、馬來西亞寶騰汽車、戴姆勒集團、雷諾韓國汽車的股份,并與沃爾沃聯合成立高端品牌極星汽車、與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可以采取資源整合式的出海策略。
吉利可以由自身多品牌矩陣為基礎,針對不同市場各個擊破。例如領克品牌主要面向歐洲出口混動及插混車型;寶騰品牌以馬來西亞為根基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路特斯以純電超跑定位走向全球;吉利品牌則主要進軍俄羅斯及中東市場。
在收購沃爾沃、與之融合的過程中,吉利汽車已經成為了中國車企裡最具海外視野、也是最像西方車企的公司,基本不用加之一。目前吉利仍然是國際汽車标準合作組織 IATF 中亞洲唯一入選的汽車集團。
而且沃爾沃在歐洲、美國等地的工廠也對吉利有着特殊作用。因為歐洲此前為保護本土車企的市場地位,已開啟針對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反補貼調查,建立歐洲本土生產基地、實現本土化供應就成為了中國車企出海歐洲的一大重要途徑。
不過如今的吉利,早已不再是十多年前那個需要沃爾沃輸出技術、帶動品牌知名度的 " 小 " 企業了。在電動化轉型的時代,反而是沃爾沃需要承接吉利的技術反哺,基于吉利浩瀚 SEA 架構推出新車以在歐美電車市場搶占先機。
雖然電動化轉型的又積極又徹底,但是沃爾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低迷。2023 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零售銷量達 70.87 萬輛,其中只有 11.34 萬輛是純電動汽車,因此外界也不乏擔心沃爾沃在新時代會淪為二流車企的擔心。
而吉利則會繼續開拓海外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沃爾沃并不是吉利唯一的選擇,甚至可能不會是最優先的選擇。
03 領先
三年前吉利公布了 " 智能吉利 2025 戰略 ",以此為集團實現全球化、電氣化、智能化、科技化目标的新起點。
這個戰略的其中一條就是到 2025 年,吉利汽車總銷量要達到 365 萬輛,這對于目前年銷量尚未突破 200 萬輛的吉利汽車來說,确實是個不小的挑戰。另一個目标是新能源汽車占比要達到 30%,目前看吉利汽車已經實現了。
不過最重要的戰略目标還是如吉利汽車 CEO 淦家閱所說的," 吉利要保持核心技術的領先,我們要思考未來車子是什麼樣的車子,未來我們要做這件事情,核心是要把背後真正的邏輯講清楚。"
吉利旗下的品牌們正在積極響應各類細分市場的客戶需求,吉利幾何、吉利中國星、吉利銀河系列定位大眾市場,主打 10-20 萬元價格區間;領克主打 20-30 萬元價格區間,定位中高端市場,是吉利電動化,高端化和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極氪則是定位 30 萬元以上的豪華的智能純電品牌,極氪 001 曾連年獲得 "30 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明星 ",極氪 009 則進入 50 萬以上豪華 MPV 全品類的第一梯隊。
產品力提升的根源,來自于吉利通過内生培育 + 外延并購的方式實現了技術、銷量、市場、營銷等要素的全方位提升。
產品力與性價比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吉利在這一輪車企價格戰中一直呼籲要回歸價值,因為吉利相信資本市場對車企的評估最終會回到盈利能力上。眼下這種被迫卷入價格戰,甚至需要抛售大量沃爾沃股份來補充現金的狀态實非吉利所願。
事實上也沒有哪家車企是真心喜歡打價格戰的,大家更想抓住電動智能化領網域的技術優勢給我國汽車產業帶來的彎道超車機會,通過擴大出海業務來緩解我國汽車產業競争加劇的矛盾,推動汽車行業品牌向上。
吉利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就是 " 穩中求進 "," 穩 " 是做好傳統燃油車的生產銷售," 進 " 則是在新能源領網域(電動、混合動力、綠色甲醇等),甚至是低軌衛星互聯網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開發方面尋求突破,走到前列。
吉利汽車股價表現(自 2019 年 1 月至今)
為此,吉利今年準備了 150 億元的資本開支預算,這筆資金主要用于新車型和智能化技術的研發,以及現有工廠生產設施的更新改造。
可以預見的是,抛售沃爾沃集團股份得來的資金,最後都會流向吉利看好發展的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