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歐美壟斷的百萬人次滑雪場,殺出兩匹中國黑馬,歡迎閱讀。
随着 2024-2025 雪季逐漸接近尾聲,國内各大滑雪場戰績陸續披露。其中有兩家滑雪場的數據引發業内高度關注:
北大湖滑雪度假區(以下簡稱 " 北大湖 ")官宣本雪季滑雪人數達到 105 萬人次,同比增長 25%;
萬科松花湖度假區(以下簡稱 " 松花湖 ")官宣本雪季滑雪人數成功突破百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北大湖和松花湖開業以來滑雪人次首度突破百萬人次大關。
這一突破具有劃時代的雙重破局意義:不僅意味着北大湖和松花湖雙雙跻身國内首批滑雪人次突破百萬的滑雪場,将中國滑雪市場正式推進 " 百萬人次 " 時代;還意味着北大湖和松花湖成功打破了歐美常年以來對于百萬人次滑雪場的壟斷,全球滑雪場頭部陣營終于出現來自亞洲的東方選手。
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中國在如何發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區網域冰雪經濟方面開始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成熟方法論。
01
縱觀北大湖和松花湖過往雪季的滑雪人次走勢圖,2022-2023 雪季是個關鍵點。
以北大湖為例,彼時受到三年疫情結束和北京冬奧會雙重利好因素加持,這一雪季北大湖滑雪人次從 60 萬 + 人次開始起飛,随後以每年20 萬 + 人次的增幅一路飙升,短短三個雪季就實現滑雪人次翻倍,可謂吃到了近些年國内 " 三億人上冰雪 " 浪潮最豐厚的市場紅利。
有人疑惑,從北大湖歷個雪季滑雪人次增長情況來看,感覺其突破百萬人次似乎順理成章,沒有什麼特别稀奇之處呀?
實際上," 百萬人次 " 對于 99% 的滑雪場而言是無法觸及的天花板級存在。
來自《2023-2024 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 2023-2024 雪季國内對外營業的室外滑雪場共計 719 家,其中滑雪人次達到或者超過 10 萬人次的滑雪場為 50 家,占比僅為 6.95%。 而這 50 家滑雪人次達到或者超過 10 萬人次的滑雪場中,滑雪人次能夠突破 50 萬 + 的一只手就可以數的過來。
滑雪場是一個市場集中度非常高的產業。2023-2024 雪季,國内 TOP50 的滑雪場共計吸引滑雪者 1264 萬人次,占據當年國内滑雪總人次的 54.47%。
因此,突破百萬人次的北大湖和松花湖無疑是牢牢坐穩了中國滑雪場第一陣營,而且這對來自吉林的滑雪場兄弟在可以預見的三五年内在國内鮮有敵手。
" 百萬人次 " 還是一家滑雪場殺入全球滑雪場頭部陣營的入場券。
勞倫特 · 凡奈特每年發布的《全球滑雪市場報告》顯示,截止 2019 年,全球滑雪場超過 5000 家,其中達成百萬人次的滑雪場共計 53 家。
這 53 家達成百萬人次滑雪場全部被歐美壟斷。
歐洲區網域:奧地利 16 家、法國 13 家、瑞典 5 家、瑞士 5 家和意大利 7 家;
北美區網域:美國 6 家和加拿大 1 家。
一直以來,中國都在努力打造滑雪強國,尤其是境内的長白山脈和阿爾泰山脈,都在對外宣傳中極力強調擁有不亞于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雪質和環境。然而,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之所以成為全球滑雪聖地,不僅僅是因為先天自然優勢,更核心的是擁有一批實力強橫的滑雪場。
全球 53 個百萬人次滑雪場中,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獨占 80%,甚至還有法國拉普拉涅滑雪場這種每個雪季 250 萬 + 滑雪人次的全球榜首,更是讓法國、奧地利、瑞士等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滑雪強國。
突破百萬人次的北大湖和松花湖無疑讓以粉雪聞名的長白山脈更有底氣跻身全球一流滑雪目的地的序列。
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突破百萬人次的一個潛在重要意義,就是讓全球更多滑雪愛好者在必刷滑雪場名單中看到新鮮的 " 中國身影 ",獵奇也好,興趣也罷,這都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全球滑雪發燒友将目光投向中國,再加上這兩年愈發積極的入境遊政策,勢必會吸引他們前往中國體驗。
眾所周知,号稱白色鴉片的滑雪運動的參與者向來以高淨值人群為主,當這批人開始轉向中國探索滑雪體驗,由此帶來的潛在利益和輿論影響到底會有多大。
而這正是中國從滑雪大國走向滑雪強國至關重要的一步。
02
過往十年,中國大力發展冰雪經濟,滑雪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什麼只有北大湖和松花湖率先衝破 " 百萬人次 "?
這就不得不提兩大滑雪場背後的操盤手冰雪大省吉林的謀劃布局了。
其實從 2023-2024 雪季國内各省滑雪場數量上來看,吉林滑雪場數量在全國并不是最多的,但為什麼吉林反而能最先跑出兩個百萬人次滑雪場呢?
這就要提到吉林發展滑雪場的一個明确邏輯—— 集中資源優先打造高品質專業滑雪場及配套滑雪度假區。
滑雪場分三大類型:旅遊體驗型、城郊學習型和目的地度假型。《2023-2024 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顯示,國内 719 家滑雪場中,三類滑雪場占比分别為 77.05%、18.92% 和 4.03%。
數量越稀少,說明價值度越高。
吉林想要優先重點打造的就是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場。
這類滑雪場更像是一個區網域冰雪經濟的發展引擎,說白了就是能夠以一己之力拉動整個區網域冰雪經濟發展的滑雪超級綜合體項目,主要特點是滑雪專業度極高、投資規模龐大大、建設周期漫長,覆蓋人群極廣且對高淨值人群更有吸引力。
《吉林省文化和旅遊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就提出,在規劃期内吉林要争取打造 1-2 家冰雪主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0 個滑雪旅遊度假地,冰雪產業總規模超過 2500 億元。
北大湖和松花湖有多受吉林的厚愛?
在《規劃》中,吉林未來 5-10 年的 10 個冰雪經濟重大項目中,北大湖 + 松花湖占了 6 個。
在這一邏輯之下,北大湖和松花湖自 2016 年開始步入狂飙突進式發展階段。
以北大湖為例,僅在 2023-2024 雪季,北大湖的雪道就從 27 條狂飙至 64 條,雪道面積由 126 公頃增值 239 公頃,相當于 1-2 年就新建一個北大湖,而且還在逐漸擴張。
03
吉林在圍繞" 如何有效激發大眾滑雪需求 "方面打造一套自有邏輯,也是刺激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人次暴漲的另一大原因。
國内滑雪市場明面上是 " 群雄争霸 ",暗地裡其實是一場 " 三國殺 ",只有三位高端局玩家:
河北、新疆和吉林。
新疆滑雪場的優勢是雪質好、雪期久(長達 8-10 個月)以及山地條件佳,由此造就了将軍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等為代表的一批天賦異禀的高品質滑雪場。
河北滑雪場的優勢集中在冬奧大基建以及京津冀大市場,以萬龍、雲頂為代表的一批承接過北京冬奧會的滑雪場人氣旺盛。
吉林在兩大競争對手的長板方面并不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是吉林卻巧妙選擇了一條新路——通過差異化競争優勢凸顯滑雪消費綜合性價比。
面對新疆的挑戰時,吉林強調自身大小交通的便捷性以及綜合配套設施的完善與豐富;面對河北的競争時,吉林反過來強調長白山粉雪的優質性與滑雪自然環境的優越性。而每當滑雪消費者将三大省放在一起對比時,吉林就積極凸顯自己在方方面面的綜合性價比都是最優的選擇。
有滑雪俱樂部負責人曾向勁旅君解釋,從滑雪發燒友的視角來看,吉林是當下國内最具潛力的滑雪目的地。" 長白天下雪 " 的品牌已經足夠響亮,随着長春、長白山、通化等主要滑雪城市與國内重點客源地城市的冬季班機持續加密,而且相互直航城市越來越多,吉林的大交通優勢愈發明顯。還有一個重大利好因素,那就是 2025 年通車的沈白高鐵,沈陽是整個東北亞的交通樞紐城市,從這裡高鐵直達長白山只需要 2 個小時,這一優勢全面碾壓新疆,讓吉林滑雪場财富之門大開。
與此同時,吉林也是這幾年針對冰雪旅遊消費補貼最積極的省份之一。
2024-2025 雪季,吉林省文旅廳就開展境内外客源地冰雪主題推廣活動、小分隊 " 點對點 " 上門營銷等 30 餘次。開通冰雪旅遊直通車線路 55 條 , 對大型營業性演出給予 3%-5%門票收入獎補。投放冰雪消費券 23.6 萬張,核銷超過 3700 萬元 , 直接帶動冰雪消費超過 1.3 億元。
吉林這套主打 " 超高性價比 " 的營銷邏輯在消費端格外吃香,吸引了大批量冰雪旅遊人群前往吉林。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3-2024 雪季和 2024-2025 雪季,吉林共計吸引遊客 1.25 億人次和 1.7 億人次,位居全國之首。
有如此充沛的客流量作為基礎,北大湖和松花湖滑雪人次以滑雪人次瘋漲就不難理解了。
04
北大湖和松花湖兩大百萬人次滑雪場的誕生,離不開一個優越且穩定的發展環境,這背後則需要所在區網域政府耐心、持續且長久的打造一片冰雪經濟沃土。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曾表示,全國十大滑雪場吉林省占三席,雪道總長度居全國前列,架空索道數量全國第一,吉林的最終目标是将 " 冷資源 " 變成 " 熱產業 "。
吉林在實踐這一目标方面是一個典型的 " 長期主義者 "。
不久前,吉林剛剛召開全省雪季工作總結會議,有參與會議的知情人士向勁旅君透露,吉林幾乎是舉全省之力發展冰雪經濟,不僅各地市都将冰雪經濟作為重點產業在支持,而且全省所有部門都制定了支持冰雪經濟的對應方案,從各個角度支撐吉林冰雪經濟一路狂奔。
基礎支撐方面。去年吉林省發改委争取下達國債資金 1000 多萬元,用于支持松花湖等冰雪項目的設備更新改造。吉林省工信廳推動吉林大學冰雪旅遊實驗室、吉林市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園等機構探索滑雪模拟器、滑雪智能穿戴設備、雪地特種車輛等新設備的開發,并推動滑雪板等冰雪裝備新產品的研發。吉林省科技廳則支持相關企業重點攻克室内滑雪裝備、造雪機、滑雪裝備測試儀器等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吉林省自然資源廳和吉林省林草廳則對省内重大滑雪度假區項目的用地保障給予及時支持,确保重大冰雪項目的建設施工。
市場保障方面。吉林省衛生廳在全省 42 家滑雪場設定臨時醫療處置點,指定滑雪場定點救治醫院并開辟綠色通道。吉林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多部門成立 9 個省級督導檢查組,赴各地督導冰雪旅遊安全檢查。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成立雪季消費維權工作專班,重點解決影響消費者冰雪旅遊體驗和消費滿意度的突出問題。吉林省氣象廳與各冰雪企業合作,針對雪季多變的天氣提供準确預警。吉林省交通廳劃定 6 個重點區網域、50 個重點保障場所,17 處交通運輸執法服務台,确保雪季交通秩序。
消費保障方面。吉林省工會安排 1000 萬元專項資金,面向全省職工發放 16 萬張 + 消費優惠券,刺激冰雪消費。吉林省商務廳指導舉辦第八屆冰雪美食節,同時開展新春消費季,聯動全省 1200 多家企業參與促銷,拉動雪季消費 47 億元。吉林省教育廳通過積極落實 " 中小學生雪假 " 和開展校園冰雪運動,鼓勵更多青少年及家長參與冰雪活動。吉林省體育局通過引入多項國際國内重大冰雪賽事,營造冰雪消費氣氛。
吉林各地市也鉚足勁兒刺激冰雪消費。
吉林省會長春今年雪季打造了 " 一主兩新四場十園多點 " 產品體系,冰雪產品質量、規模和豐富度達到歷年之最,由此推動全市雪季遊客接待量和旅遊花費突破 7800 萬人次和 1300 億元,再創新高。冰雪經濟重鎮吉林市通過打造 " 凇星江山夜 , 雪鳥食文泉 " 十大文旅 I P 集群 , 共推出 38 類 62 項產品,讓 " 霧凇之都 · 滑雪天堂 " 的城市品牌更響亮。前郭縣承辦了吉林省首屆群眾冰雪運動會,吸引國内外遊客 17416 人次。四平發放冰雪消費券 30 萬。遼源打造的悅動遼源歡樂荟接待遊客 34.64 萬人次。通化承辦全國高山滑雪大師賽等多項高端冰雪賽事。白山推出 " 激情松花江冰上運動季 "" 雪遇 331 尋夢鴨綠江 "" 長白山下 冰雪奇緣 " 和 " 金山銀山 美麗白山 " 四大冰雪品牌活動。松原更新推出千燈雪世界、查小魚兩大冰雪 IP 主題樂園。白城在查幹浩特冰雪遊樂園、西郊公園冰雪樂園打造滑雪區。延邊州圍繞 " 長白天下雪 · 吉美在延邊 " 打造 75 項冰雪活動。長白山管委會新增雪雕版雲頂天宮等 10 餘個冰雪項目。梅河新區五奎山全新開板運營 ……
正是因為有這些官方力量在背後的保駕護航,讓吉林冰雪經濟在供需兩端都始終擁有穩定的發展環境。
不難預測,中國吉林長白山脈正在成為培育全球冰雪經濟巨無霸的新興沃土,未來将會有更多北大湖和松花湖級别的優質冰雪企業脫穎而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