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馬斯克和OpenAI:分手,不要體面,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腦極體
科技圈越來越像娛樂圈了。" 頂流 "OpenAI,這兩年貢獻了一個接一個的熱搜。
去年剛上演過 CEO 奧特曼的 " 甄嬛回宮 ",今年又開始 " 互聯網升堂 ",與 " 前任 " 投資人馬斯克,用小作文扯起頭花。
最近科技圈最火的話題,就是馬斯克起訴 OpenAl,用 46 頁訴訟檔案描述自己是怎麼被 OpenAI 騙慘了,要求對方賠錢、恢復開源。對于控告,OpenAl 選擇了 " 硬剛 ",多位高管、科學家聯手撰文,在官網上駁斥馬斯克的 " 四宗罪 ",并附上了自 2015 年創立以來的郵件往來記錄。
這篇文章的末尾,OpenAI 說了一句令人唏噓的話:" 他(馬斯克)曾激勵我們追求更高的目标,但随後卻告訴我們注定失敗,并創辦了一家競争對手。當我們在沒有他的參與下,開始朝着 OpenAI 的使命取得有意義的進展時,他卻選擇起訴了我們。"
一個合格的前任,應該像死了一樣,體面地相忘于江湖。而馬斯克和 OpenAI 在度過了短暫的 " 蜜月期 " 之後,從被踢出 OpenAI 董事會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攻擊這家公司,他的怒氣值一路積攢,到了如今要對簿公堂的程度。
昔日兩小無猜的白月光,卻變成了世界首富眼中容不下一點兒的飯粒子,很有 " 虐戀 " 那味兒了。
今夜咱們不關心什麼人類命運星辰大海了,放松一下,回溯馬斯克和 OpenAI 的這段 " 孽緣 "。
緣起:人生若只如初見
馬斯克和奧特曼,可能不會忘記 2015 年的那個晚上。
時任投資機構 Y Combinator 總裁的奧特曼,促成了馬斯克與科學家伊爾亞 · 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在一次晚飯中會面。當時,馬斯克正在輸出自己一貫的 "AI 威脅論 ",認為需要趕快成立一個公益組織,來預防 AI 的災難性影響," 不然人工智能可能會把我們所有人都殺光 ",而伊爾亞 Ilya 所在的谷歌,在 AI 上強大而保守,因可能控制壟斷 AI 而受到争議。
創建一個非營利組織,以開源的方式,找到一條抗衡谷歌 / 微軟等巨頭的路,來創建造福全人類的安全通用人工智能,避免 AI 被濫用——馬斯克和奧特曼一拍即合,成立 OpenAI 的設想,對不少技術理想主義者具有吸引力。
于是,2015 年底,由馬斯克、奧特曼及其他投資者共同出資,創立了 OpenAI。
盡管薪資沒有谷歌、Facebook 等大企業那樣高,但 OpenAI 一成立,就吸引了 Stripe 的前 CTO 格雷格 · 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前谷歌研究員伊利亞 · 蘇特斯科瓦(Ilya Sutskever)、天才的計算機大師艾倫 · 凱伊(Alan Kay),以及眾多曾在學術機構、Facebook AI 或 DeepMind 裡工作過的青年才俊。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在最近的訴訟中,馬斯克控訴 OpenAI"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沒有遵守最初 " 公開開發 AGI,造福人類 " 的初始協定,反而成為微軟這類大公司的附庸。
而 OpenAI 回怼馬斯克 " 偽君子真小人 ",所謂的技術理想主義只是話術。他在一封郵件中曾清楚地表示:" 我們需要比 1 億美元更多的資金,以避免與谷歌或 Facebook 的支出相比,顯得毫無希望……承諾 10 億美金的初始融資,别人沒提供的,我來負責。" 然而其所承諾的資金,事實上并沒有到位。
OpenAI 沒能堅守初心,馬斯克也未能履行承諾,何嘗不是一種 " 雙向奔赴 " 呢?
劇變:等閒變卻故人心
今天的 OpenAI 是驚豔全世界的 AI 領頭羊,然而正如其研究者在《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劃》中所說的那樣,OpenAI 給了研究人員很大的自由度和開放度,所以產出效率并沒有 " 集中資源辦大事 " 那麼快。因此,成立初期的那幾年,OpenAI 并沒能像馬斯克預期的那樣拳打谷歌、腳踢 Facebook。
它在幹什麼呢?玩遊戲,靠 OpenAI Five 在《Dota2》中虐人類選手、刷新遊戲紀錄;做公益,研究防止惡意使用 AI;搞小眾賽道,使用古早時代的單向語言模型做預訓練。而當時谷歌 DeepMind 時不時就有神仙成果刷屏。
同樣高舉 AGI 的大旗,OpenAI 與谷歌的距離似乎在拉大。
就在此時,馬斯克與 OpenAI 爆發了一場重大衝突。馬斯克希望獨立運營 OpenAI,将 OpenAI 和特斯拉合并,由他擔任 CEO,來擊敗谷歌。OpenAI 放出來的郵件顯示,馬斯克認為 " 特斯拉是唯一有希望與谷歌匹敵的道路 "。
顯然,而奧特曼和其他聯合創始人并不接受。于是在 2018 年 2 月,馬斯克被 OpenAI 董事會踢出局,但 " 還會繼續提供資金資助和指導 "。
一邊是競争吃力,一邊還在持續燒錢。2015 年拿到的初始融資不可能永遠燒下去,OpenAI 需要不斷吸納新的資金支持,而這時候,馬斯克卻 " 變心 " 了。
離開 OpenAI 董事會之後,馬斯克被爆放棄了向 OpenAI 提供額外資助的承諾," 即使籌到數億也不夠,否則就算了 "。
從商業考量上,馬斯克的選擇似乎并無不妥。從道義上看,馬斯克 " 清楚非營利組織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卻對 OpenAI 停止資助,還對 OpenAI 的發展道路徹底否定,認為它們成功的概率為 0。一整個操作,可以說是 " 殺人誅心 "。
背刺:卻道故人心易變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後來,馬斯克曾在推特上談到他的這個決定:" 特斯拉與 OpenAI 在人才方面存在着競争,我也不同意 OpenAI 團隊想做的一些事情。所以,還是分道揚镳的好。"
而 OpenAI 也成立了一家限制性營利實體 OpenAI LP,由奧特曼擔任 CEO,來支撐在雲計算、超級計算機等基礎設施,以及 AI 人才上的投入。2019 年 7 月,OpenAI 又獲得了微軟的 10 億美元投資。
至此,究竟是誰先背信棄義,已經成了羅生門。
但馬斯克并沒有體面地結束這段關系,而是徹底 " 黑化 ",從此跟 OpenAI 杠上了。總是 " 先撩者那啥 ",先下手對 OpenAI 大開嘲諷。
2019 年 2 月,OpenAI 推出了 GPT-2,号稱 " 史上最強通用 NLP 模型 "。和當時谷歌的 BERT 相比,都采用了 Transformer 架構,但 GPT-2 的預訓練數據量規模巨大,使用了約 1000 萬篇文章的數據集,文本集合達 40GB,讓語言模型的通用性更強,更能理解語言和知識邏輯,可以用于任意領網域的下遊任務。
可以看到,當時 OpenAI 就已經有點摸到大模型 " 大力出奇迹 " 這條成功之路的邊兒了。
當然,和此後發布的 ChatGPT、GPT-4 等版本一樣,GPT-2 也沒有開放該模型和數據集。
馬斯克對 OpenAI 的這一決定,多次發出抨擊,他曾在推特上吐槽:"OpenAI 最初是作為開源和非營利組織開始的。現在這兩者都不是事實。"
而面對指控,OpenAI 沒有從官方角度正面回應過。一次采訪中,奧特曼表示,馬斯克非常渴望拯救世界,但前提是他必須是那個拯救世界的人。
總之,馬斯克作為 " 正義代言人 " 的形象,卻被 OpenAI 無情戳破。從相愛到相殺,雙方最終走到了矛盾徹底激化的一步。
激化:回首已是萬重山
時間來到 2023 年,OpenAI 靠 ChatGPT 的成功而一時風頭無兩。至此,可以說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然而,馬斯克對此格外憤怒。
業内人對馬斯克其人的一個普遍認知,是有着表演性人格的 " 自大狂 "。喜歡做大事,說大話,設定一些星辰大海般的宏大目标,比如完全自動駕駛、通用人工智能、移民火星、腦機接口,進而提高外界對他和他的事業的關注。因為 " 語不驚人死不休 ",也讓業内很多專家對其觀點大感無語。
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的楊立昆,就直說 "AI 威脅論是蒙昧主義,控制欲只有人才有 "。扎克伯格也認為 " 馬斯克這麼說(引發大眾恐慌的情緒)太不負責了 "。
這樣的馬斯克,看到自己多年來一直反對、嘲諷的 OpenAI 大獲成功,忍住不發言是根本不可能的。
從 2023 年以來,馬斯克對 OpenAI 的攻擊就呈現出矛盾激化的趨勢。他反復輸出:
目前存在的 OpenAI 根本不是我的初衷;
OpenAI 已經成為一家閉源、利潤最大化的公司,由微軟有效控制;
我捐贈了約 1 億美元的非營利組織居然成為市值 30B 美元的營利組織。如果這是合法的,為什麼不每個人都這樣做?
直到一紙訴狀,将 OpenAI、奧特曼和聯合創始人 Greg Brockman 告上法庭。
而 OpenAI 也是第一次,以官方的身份進行強有力的回應。在 OpenAI 放出來的郵件中,馬斯克其實也很清楚 OpenAI 邁向其使命的行動,并不意味着開源通用人工智能(AGI)。至此,馬斯克和他昔日的好友奧特曼、暢談理想的伊爾亞 Ilya 等,徹底站到了對手席。
當然,馬斯克被騙或許是無稽之談。但要說 OpenAI 純潔無辜,我恐怕也不能同意。
盡管伊爾亞 Ilya 聲稱:OpenAI 不開源開放,是擔心别有用心的人濫用 AGI,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考量是出于 " 競争保護 " 而非安全。
已經有仍然心懷理想主義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因為 OpenAI 不再開放,而選擇了離開。只不過,沒有像 " 自大狂 " 馬斯克那樣大膽開麥而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馬斯克和 OpenAI,哪有什麼 " 木石前盟 ",不過是一段 " 金玉孽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