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野村證券兩大首席:中國可以從日本經驗中汲取教訓,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烨 " 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經濟體,現在是、未來也是。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但我們看到,過去五年,中國在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產業領網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復蘇充滿期待,也期待政府推出更多舉措,提振房地產行業并刺激消費需求。"9 月 3 日,在 2024 年野村中國投資年會上,野村亞太控股首席執行官、野村控股中國委員會主席豐島賢士表示。
站在當下時點來看,全球經濟正經歷自世紀之交以來最為復雜的調整期,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疊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世界各大經濟體面臨的風險和機遇交織。
與此同時,通脹、能源價格波動,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的加速變化,進一步加劇了全球市場的動蕩。美國在經歷了數十年來最激進的加息周期後,逐步接近政策調整的拐點,而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也在艱難權衡經濟增長與貨币政策的平衡。此外,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存在壓力,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地方政府債務等問題,也對未來發展構成挑戰。
在 2024 年野村中國投資年會上,經濟觀察網記者與亞洲及印度(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 Sonal Varma、日本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岡崎康平進行了深入交流。在兩位首席看來,盡管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确定性,但科技領網域的復蘇、供應鏈的多元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推進,為亞洲各國在應對挑戰的同時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以下是對話實錄:
關于亞洲宏觀經濟
經濟觀察網:目前亞洲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或不确定性是什麼?
Sonal Varma:在短期内,我認為主要的挑戰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相關。今年我們确實看到亞洲的出口有所回升,但這一回升主要由科技行業推動,尤其是由人工智能帶動的復蘇。然而,這種復蘇并沒有擴展到科技領網域以外的行業。
因此,我認為展望 2025 年,亞洲的出口前景變得更加不确定,這也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其次,美國大選的結果以及随之而來的政策變化,短期和中期内将如何影響該地區及各國的經濟,這也是我們密切關注的重點。第三,地緣政治始終是一個持續的不确定因素。
在過去兩到三年中,盡管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但大宗商品價格總體上保持在較低水平。不過,地緣政治及其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仍然是一個不确定因素。最後,氣候變化也是一個風險。無論是幹旱還是過多的降雨,我們看到的與氣候相關的天氣幹擾增加了,并且影響了食品價格及更廣泛的通脹前景。
因此,氣候變化對未來亞洲通脹走勢構成了一個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在我們預測通脹将逐漸緩解時,必須特别關注這一點。
經濟觀察網:美國經濟放緩可能影響全球需求,這将如何影響亞洲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和投資?
Sonal Varma:美國經濟放緩對亞洲至關重要。美國經濟無論是 " 軟着陸 " 還是 " 硬着陸 ",都會對亞洲的貿易和投資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野村的基本預測是美國将實現 " 軟着陸 ",也就是說,雖然增長會放緩,但仍會接近長期趨勢,并避免陷入衰退。随着增長放緩,預計通脹也會逐漸回落,這為美聯儲在今年 9 月、11 月和 12 月各降息 25 個基點提供了可能,明年也有望進一步降息。
在這種 " 軟着陸 " 的背景下,亞洲反而可能受益。過去兩年裡,美國經濟表現出了某種 " 例外狀态 ",經濟增長強勁,利率遠高于亞洲國家,吸引了大量資本流向美國市場,給亞洲帶來壓力,如美元走強和資本外流問題。
如果這種趨勢逆轉——也就是美國利率下降,經濟放緩但并不急劇下滑——這将對亞洲形成有利局面。亞洲本身的經濟增長依然穩健,在這種全球環境的支持下,亞洲有望吸引更多資本回流。當然,另一種風險情景是美國未能實現 " 軟着陸 ",陷入經濟衰退。在這種情況下,亞洲的貿易和投資環境必然會受到衝擊,但我們認為,美國更可能實現 " 軟着陸 "。
至于亞洲國家如何應對,當前最重要的是尋找刺激國内需求的途徑。這可能包括一些新興經濟體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或者通過降息來刺激消費。此外,過去五六年間,全球經歷了多次經濟震蕩,因此,增強經濟韌性同樣重要。各國需要确保足夠的外匯儲備,保持健全的财政管理,推行必要的改革措施。在這類不确定的環境下,構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将是關鍵。
經濟觀察網:目前亞洲哪些新興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Sonal Varma:這個問題更偏向中長期視角。如果我們展望未來兩到五年,我們認為有幾個關鍵趨勢将非常重要,某些國家和特定行業将從中受益。
首先,人工智能領網域的持續投資是一個重要趨勢,尤其是在亞洲,像韓國和台灣這樣以高帶寬内存芯片為中心的國家和地區。這一領網域的出口已經在增加,内存價格上漲,AI 相關投資也在增長。這些地區可能會顯著受益于這些發展。
第二個趨勢是供應鏈的多元化,一些供應鏈正在向本地區的新興經濟體轉移。我們的研究顯示,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在這一趨勢中受益尤為明顯。在這些國家,特定行業正在經歷增長。例如,在印度和馬來西亞,電子和半導體產業是主要受益者。半導體領網域,印度在組裝和測試方面增長顯著,而馬來西亞則在整個半導體價值鏈和數據中心方面受益。
越南在供應鏈多元化方面已經受益一段時間,尤其是在電子和汽車行業。因此,我們認為供應鏈多元化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第三個趨勢是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新興亞洲經濟體的一個重要發展點,因為這些國家正在努力改善商業環境。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正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特别是在道路、港口和橋梁等領網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由公共基礎設施支出推動,但未來也會有大量私營部門的參與。
這些是我們認為對亞洲新興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幾個關鍵趨勢。
關于日本經濟前景
經濟觀察網:日本今年的加息會對日本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岡崎康平:日本的貨币政策一直非常寬松,包括負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線控制(YCC)。自 2006 年以來,日本就沒有經歷過加息周期。我是在 2009 年開始職業生涯的,所以日本今年的加息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見到。
在這個意義上,這次加息周期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我需要仔細觀察經濟對加息的反應。這不僅僅是我的個人經歷,因為在過去的 15 到 20 年間,日本國内幾乎沒有人真正經歷過加息周期,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可能需要摸索應對的方法。
自 2016 年引入負利率政策以來,特别是年輕借款者的房貸期限大幅延長,有些家庭甚至同時承擔了兩筆房貸,夫妻雙方分别借款。這種情況在過去十年對房地產市場是有利的,推動了房價的大幅上漲。然而,随着加息周期的開始,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家庭是否能夠順利償還房貸。這是由于長期寬松的貨币政策所引發的一個非常突出的擔憂,未來我們必須謹慎應對其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盡管如此,鑑于日本在 1990 年代的經驗,大多數經濟主體(除了政府之外)并沒有過度暴露于利率風險。例如,企業并不依賴銀行貸款,日本家庭的老齡化趨勢明顯,主要集中在還清房貸。雖然總體風險可能不大,但我們仍需對這些風險保持密切關注。
經濟觀察網:中日兩國的經濟狀況在結構性問題上是否存在相似之處?中國可以從日本的經驗中汲取哪些教訓?
岡崎康平:很難說解決潛在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需要多少年。日本經歷了長期的通貨緊縮,我們有時把過去的三十年稱為 " 失去的三十年 "。然而,如果仔細觀察,這三十年實際上有所不同。1990 年到 2000 年的前十年是一次真正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當時政府行動不夠積極,金融行業陷入了困境,導致國内經濟陷入了嚴重的麻煩。
到了 2000 年代,通過政府政策,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例如對困境中的銀行進行公共融資,以及日本央行從銀行業購買股票。此外,全球經濟的復蘇,特别是由美國和歐洲的房地產熱潮推動的復蘇,也幫助了日本經濟。當時,日本被描述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
當時的問題并不是資產負債表問題的直接負面影響,而是它對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餘波影響。企業普遍不願意增加資本支出,消費者和企業的通縮思維,比如壓低售價、避免提高工資,也拖累了經濟復蘇。
最後,在 2010 年代,随着安倍政府上台,日本央行實施了大膽的貨币政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振興了日本經濟,并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經濟的 " 活力 " 開始恢復。因此,在讨論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持續時間時,需要區分這三個不同的階段。
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我不是中國經濟方面的專家,但我認為中國的情況與日本的經歷有所不同。中國的資產負債表問題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領網域,與日本不同的是,中國的金融部門并沒有陷入同樣的深度困境。此外,中國的政府、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已經從日本的經驗中汲取了教訓。
就中國面臨的問題而言,我認為中美關系是一個關鍵因素。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大選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尤其是中美之間可能會再次爆發貿易戰。這與日本當年的情況不同,因為在 2000 年代,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幫助日本通過出口緩解了經濟壓力,但現在中國可能很難像當時的日本那樣從全球貿易中受益。
我認為,中國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更大膽的舉措來應對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