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給最大号券商加杠杆”傳聞攪動,真相是什麼?,歡迎閱讀。
随着近期券商撤回定增項目的情節陸續上演,在股權整體融資步調放緩的情況下,業内屢現放開券商杠杆水平的傳聞,最近一條傳聞提到 " 給最大号券商放松融資杠杆,可能包括中信中金建投等 "。但目前該傳聞尚未得到證實。
近日,财聯社記者就此與行業進行了多方溝通。有觀點認為,現行風險監管指标體系對券商杠杆運用能力有所約束,應當适度有所調整,期待更多舉措落地。
一來是在證監會頒布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标計算标準規定(2020)》中,以淨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對券商設立了各項風控指标要求。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中,券商資本中介職能發揮必不可少,而當前證券行業風控指标約束較強,杠杆率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約券商發揮資本市場中介職能。
二來是近年資本市場改革深化,券商加快推進業務模式轉型更新,券商盈利重心逐漸從傳統通道業務向資本中介業務轉型,資產負債表運用能力成為利潤和 ROE 穩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三是我國券商資本規模與杠杆水平較海外大型投行仍有較大距離,仍需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客戶復雜交易需求的能力,長期來看券商擴大資本與資產規模仍是大勢所趨。
整體來看,目前行業倡導券商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 " 看門人 " 作用。在這一導向之下,對券商資本運用實力提出更高要求。
擺在券商面前的 " 不可能三角 " 已經出現
向資本中介轉型的競業趨勢、對 ROE 提升的渴求是本輪傳聞以及市場預期的關鍵引信。
中信證券研究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2022 年,資本類收入占比行業總收入的比例從 30%提升至 44%,峰值達 56%。整體可以看到,證券業是明确帶有重資本屬性的行業,近幾年來,由于行業競争加劇、資本類業務的高速發展,進一步催生了券商擴表需求,但或由于現行《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标管理辦法》形成的風險監管指标體系,從一定程度上對券商運用杠杆的能力有所限制。
一般而言,券商可以通過持續的、健康的再融資來緩解指标壓力,這樣一來,又使得行業 ROE 承壓和估值中樞下移,導致券商擴表需求與股東回報難以兼顧,往往產生中小股東的排斥。加之如今股權融資步調放緩,擺在券商面前的 " 不可能三角 " 現狀出現,即資本暫無法補充存在壓力、杠杆加以約束 ROE 下行,業務驅動緊逼等。
近日,中原證券,華鑫證券母公司華鑫股份陸續撤回 70 億元與 40 億元定增方案。二者的募投項目較大比重傾力對資本市場建設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其中也有對資本中介業務的需求。此外,截至目前,兩融、場外衍生品均是近年驅動券商杠杆提升的主要業務,部分中小券商受限于創新業務資質,同時在客戶資源、合規風控等方面相對較弱,重資本業務仍以自營投資為主,加杠杆能力相對有限,這進一步體現了券商業務需求。
從估值角度來看,雖然大金融板塊持續上漲,但估值仍然處于歷史低位,券商板塊市淨率最高的為華林證券、錦龍股份、首創證券、東方财富等個别券商,其他的基本在 1 左右,逼近破淨邊緣,如國泰君安、華創雲信、海通證券 3 家破淨,此前行情低迷時破淨券商數量更多。
中信證券研究表明,相較于國際投行,國内券商受制于更嚴的流動性指标、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和券源不足,在股權融資受阻、破淨加劇的情況下,證券公司短期内可通過調整資產結構釋放一定指标空間,但長期适度放松風險監管指标才是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認為綜合業務能力出色、風控能力較強的公司有能力駕馭更高杠杆,适度放松風險監管指标可提升券商經營效率和為資本市場服務能力。
杠杆運用能力有待提升,業界觀點分歧該松或保持
不少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必須要承認現行淨資本指标體系的有效性,包括體系優化資本杠杆率,将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資金率兩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标由行業自律規則上升到證監會部門規章層面,進一步優化流動性監控指标,強化資產負債的期限匹配,以及完善單一業務風控指标,提升指标的針對性,并明确逆周期調節機制,提升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目前來看,券商行業内部 ROE 水平及趨勢的分化亦主要體現在杠杆率上,是業務資質、創新能力與風控水平的綜合體現。當前環境和在分類監管的框架下,龍頭券商有望享受政策端的優惠。
目前,行業傳聞較多的便是将放開個别頭部券商的杠杆,但這一傳聞并未獲得證實。數據顯示,前十大券商風險控制指标中,淨穩定資金率和資本杠杆率相對緊張,其中,華泰證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淨穩定資金率不足 130%,接近淨穩定資金率 120% 的預警标準,中金公司、銀河證券資本杠杆率分别為 11.24%、12.42%,在十大券商中最接近 9.6% 的預警标準。
中信證券研究提到,當前頭部券商主要受限于淨穩定資金率和資本杠杆率兩項指标。不過,記者了解到,從指标折算結構來看,淨穩定資金率可通過發行長期債券、次級債等債權融資手段來緩解;而大多數券商受制于其他監管指标限制,較難達到 9.6% 的杠杆上限。
整體來看,目前風險控制主要指标分為兩類,一類為流動性指标,包括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資金率,要求負債久期與現金流狀況相匹配,确保券商留有充足的流動性資產以應對償債需求。另一類為淨資本指标,包括風險覆蓋率和資本杠杆率,要求各類資本類業務對應的風險敞口能夠被公司淨資本所覆蓋,确保淨資本規模與業務規模相匹配,避免在風險情況下出現資不抵債。
業界人士分析稱,若淨穩定資金率較為穩健,而資本杠杆率相對吃緊,短期内可通過調整資本類業務的風險偏好或發行次級債來釋放空間,長期來看仍需進行股權融資補充淨資本以滿足長期業務發展的需求。但目前,頭部券商的股權融資基本延緩,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兩筆再融資都已擱置。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行業對放開杠杆率的呼聲長期存在,但有觀點認為,以全面注冊制為代表的改革深化,以及差異化監管的引導将促進行業供給側改革,持續優化競争格局,綜合服務能力領先的頭部券商及專業化水平突出的特色券商盈利水平更加穩定,風險監管指标是否放開也并不是當前必要選項。尤其是目前多數券商淨資本指标體系内的指标并未用滿。
據記者了解,部分券商可能更多的是從提升行業排名的角度出發,在資本金仍較充裕的前提下通過擴大淨資產的方式擴大業務規模。
不可輕視的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也是杠杆調整的必要參考背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期表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當前宏觀經濟金融風險的關聯性、系統性進一步增強,給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提出了新的要求。證監會将與相關方面共同加強宏觀研判,密切跟蹤分析國際金融市場輸入性風險,完善跨市場跨行業跨境風險監測預警處置機制,不斷提升風險應對綜合效能,此外,持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加強與有關方面政策協同,穩定和提振市場信心,守好底線,全力維護股市、債市、期市平穩運行。
此外,上述觀點還有補充稱,盡管當前融資步調放緩,但後續只要是合理必要性融資的要求,又将會恢復融資步調,券商可以繼續通過持續的、健康的再融資來緩解指标壓。與此同時,券商也可以積極參與政策并表監管試點,或通過資本監管辦法的其他潛在優化助力邊際杠杆率提升。
>